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探析

時間:2022-03-25 02:37:28

導語: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探析

摘要:本文首先從簡潔性、趣味性和導向性三個方面就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原則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在此基礎上,本文就利用趣味故事、利用情境渲染、利用生活經驗、提出有效問題、復盤學習經驗五個課堂導語設計策略進行了具體研究,旨在通過開發豐富有趣的課堂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課堂探究欲望,最終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原則

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作為一堂課的開始,課堂導語在課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在當前的課堂導語設計中,存在以下問題:課堂導語的模式過于單一。導語模式的單一性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效率也比較低。課程導語偏離主題。有的教師為了使導語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采用了多種方法,但繁復的內容不但難以凸顯重點,有時還會偏離主題,給學生的探究增加困難。這些問題使學生在學習時遲遲難以進入狀態,缺乏主動探究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也就難以提升。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導語的設計,從學生出發,利用形式豐富的課堂導語優化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1]

一、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原則

(一)簡潔性原則。在上文中我們提到,許多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會設計華麗的、豐富的課堂導語。雖然課堂導語在一堂課的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其在課堂教學中占據的時間僅三兩分鐘。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導語時,要注意簡潔性原則;即教師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用精悍的語言點明要點,使學生了解課堂學習的主題。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抓住學習的重點,又能夠保證導語不會跑偏,對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有著積極意義。(二)趣味性原則。課堂導語的目的在于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盡快調整狀態,進入到學習模式。尤其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本身就不容易集中,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導語時要盡量遵循趣味性特點。比如教師可以講述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播放與學生生活相關的VCR。這些趣味性的課堂導語可以使學生在整堂課中保持積極、興奮的狀態,這對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都有著積極意義。(三)導向性原則。導向性原則是指教師設計的課堂導語要與教材內容相關,貼合課堂教學的主題。而它與簡潔性原則的區別在于簡潔性原則更注重時間方面的把控,導向性原則則更重視內容方面的設計。教師設計導向性較強的課堂導語,可以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最終有利于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2]

二、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

(一)利用趣味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有趣的故事有著極高的興趣,教師在設計課堂導語時,利用趣味故事開展教學,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投入到學習中。當然,根據導向性原則,教師選擇或設計的故事也必須與課堂內容相關。以《金字塔》為例。教師在開展本課教學時,就可以設計這樣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你見過什么樣的墳墓呢?你見過埃及金字塔嗎?據說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墳墓你知道嗎?相傳,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埃及的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還是利用泥磚建設長方形的墳墓,并取名為“馬斯塔巴”;后來有個聰明的小伙兒利用方形的石塊建立了六級的梯形金字塔,于是就出現了埃及金字塔這一著名建筑。這一故事帶有神秘的色彩,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聽完故事之后,也會對“六級的梯形金字塔”產生興趣,在課堂學習時會更加認真。教師利用趣味故事設計課堂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二)利用情境渲染,調動學生情緒。教師在設計課堂導語時,可以利用情境渲染,調動學生的情緒。在情境中,教師可以融入音樂、畫面,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以《青山處處埋忠骨》為例。這篇文章講述了經過艱難的抉擇,選擇將葬在朝鮮的故事。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時,要感受到在失去兒子時的痛苦,在選擇埋葬地點時的艱難與猶豫,以及的博大胸懷。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設計這樣的課堂導語: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情境,并配以音樂;在視頻的開始,音樂低沉;在中間,音樂激烈卻不高昂;在最后,音樂變得開闊高昂。這樣,通過音樂的變換和畫面的展示,學生可以迅速體會到的感受;在自主探究時,也會細細品味文章內容和精神。情境渲染實際上間接地展示了文章的基調,為學生點明了探究的方向。教師以情境渲染創設課堂導語,通過“先聲奪人”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調動學生情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專注度,也增強了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最終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三)利用生活經驗,激發學生興趣。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事物與語文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利用生活素材設計課堂導語,拉近學習與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的興趣。以《人物描寫一組》為例。這幾篇文章講述關于人物特征的描寫,教師在設計本課的課堂導語時,就可以從人物描述出發。比如教師先觀察學生的特征,包含語言、行為、外貌、神態等各個方面。然后通過簡筆畫的形式描繪出這些人物特征。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求學生從簡筆畫中找出對應的同學。因為這一活動涉及學生本身,學生會迅速地投入到活動中,積極地觀察、尋找對應的人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探究效率,還掌握了人物描述的方法,最終在學習中深刻掌握了重點知識。教師以實際生活為引導創設課堂導語,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不僅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積極意義,對打破語文教學與生活的壁壘,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也有著積極作用。因此在設計課堂導語時,教師要重視生活素材的開發與利用。[3](四)提出有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教師在設計課堂導語時,可以利用相關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另外教師設計的問題可以是從教材中提煉出來的。以《田忌賽馬》為例。教師在設計本課的課堂導語時,就可以借用文章中的比賽。比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要進行一場馬賽,每個學生有三匹馬,這些馬分上、中、下三等;然而別人最好的馬比你最好的馬要好一點,中等和下等的馬也是這樣。想一想,怎么樣你才能贏得這場馬賽?在這一問題中,教師讓學生作為主人公進行比賽,將學生與文章關聯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和探究欲望,促進了學生的積極思考。在學生討論短暫的時間之后,教師再引入文章,讓學生讀一讀田忌是如何贏得馬賽的。學生受到好奇心與好勝心的驅使,就會積極、認真地閱讀,于是這一問題導語就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教師從教材中提煉問題,利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質量,最終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五)復盤學習經驗,點明學習內容。教師還可以通過復盤學習經驗的方式,設計課堂導語,同時點明學習內容。何謂復盤學習經驗呢?就是教師利用學生以前學習的知識,作為課堂導語,在勾起學生回憶的同時,使學生了解本課的學習內容。當然,教師利用的以前學生學習的知識,必然要與當前所學知識存在共性,這樣課堂導語才具有有效性。以《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為例。這首古詩的作者是杜甫。教師在設計復盤學生學習經驗的課堂導語時,就可以選擇學生以前學習過的陸游的作品,比如《示兒》《絕句》。而相較于《絕句》,《示兒》的內容與情境明顯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關聯度更高,教師在從這兩首詩中選擇時,就可以選擇《示兒》。在創設課堂導語時,教師可以吟誦出《示兒》這首詩,讓學生回憶作者是誰,是在什么背景下創作的這首詩;然后再導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通過這一復盤,學生不僅會增加對古詩的熟悉度,還會回想起學習《示兒》時的心情,在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也就會更好地感知作者的情感。教師利用復盤學習經驗設計課堂導語,引導學生以溫故知新的方式學習新的知識,促進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深入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最終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吸引學生注意、調動學生情緒、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探究、點明學習內容五個角度,就小學語文課堂導語的設計技巧進行探索。當然,課堂導語的技巧并不局限于以上五點,比如教師還可以利用相關背景資料展示導語課堂學習內容等等。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要充分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開發,豐富課堂導語的形式。希望本文的探究,可以為小學語文課堂導語的設計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議,使學生在課堂導語中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李宏霞.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探究[J].考試周刊,2019(15):50.

[2]廖黃陂.淺析小學語文課堂導語的設計技巧[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6(11):79.

[3]劉忠明.試論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J].課外語文,2016(16):29.

[4]蔡銘山.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分析[J].快樂閱讀,2016(6):29.

作者:張智年 單位:甘肅省玉門市油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