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上課趣味語言在教學中的用途

時間:2022-03-04 02:32:00

導語:語文教師上課趣味語言在教學中的用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師上課趣味語言在教學中的用途

摘要本文針對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從語文教師課堂語言入手,嘗試性地提出課堂教學幽默語言的問題。作者提出并界定了課堂教學幽默語言,指出它在課堂教學中的四個作用,強調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幽默語言藝術性課堂效率

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意思是,說話如果沒有文采,不講藝術性,就不能打動人,因而也不能廣泛、長遠地流傳。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教育家對教師語言就頗為重視。教師的語言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其語言的優劣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好壞,制約著教學效率的高低。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師的語言素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所以教師的語言不僅要講求科學性、規范性、還要講求藝術性。語文教師是更直接地同語言打交道的,因此,對其語言的要求也應更嚴格。語文教師的語言要在準確鮮明、簡潔明了的基礎上力求做到風趣幽默。本文想就語文教師課堂幽默語言的作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教學中,我們常會看到這種現象,教師備課仔細認真,講課也很賣力,語言也較簡潔準確,但學生就是不愛聽,課堂效果與教師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只重視了語言的科學性、規范性,卻忽視了它的藝術性,因而事倍功半。幽默是語言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正確使用會大大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課堂教學中如能運用得當,便會使教學語言具有針對性、情趣性、啟發性和指導性,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幽默語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如下的作用:

一、調節氣氛,縮短距離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教學實踐證明,第一堂課至關重要,因為良好的開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這時,師生彼此陌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幾句幽默的開場白便能調節這種緊張的氣氛,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的畏懼感頓消,感到教師的和藹可親,愿意與教師配合。學生活動積極了,主體作用得以發揮,教師講課便如順水行舟。有些青年教師在教材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對自己的教學語言卻研究甚少,結果課上得很吃力,好比逆水駛船。現代學生思維活躍,情感豐富,不輕信、不盲從,善于標新立異,敢于堅持己見。他們喜歡博學多才、熱情開朗、平易近人又具有高超講話藝術的教師,不喜歡正襟威“言”、不茍言笑、古板冷漠又缺乏講話技巧的先生。

特級教師錢夢龍一次去外地做示范課。開始,課堂氣氛嚴肅緊張。錢老師走上講臺后,微笑著說:“我請大家猜個謎,雖然發了財,夜夜想成才(財),打一人名。”此語一出,就如一塊石子投人平靜的湖中,它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活躍了課堂氣氛,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同學們積極思考著,一會兒,一名同學舉手回答:“錢夢龍。”全班隨之報以熱烈的掌聲。學生一下子和錢老師貼近了。學生頓時覺得這是一位風趣幽默的老師,跟這樣的老師學習一定是輕松愉快的樂事。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幽默語言是教師睿智的思想、廣博得學識借助詼諧含蓄的語言形式形象生動的再現。它的恰當使用,可以創設出一種風趣動人的情境,驅除了學習疲勞,引起學習興趣,強化知識記憶,往往會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韻雋永的藝術效果。

于漪老師教《拿來主義》,講到“放火燒光”的第二種人時說:“暖!算是保全了自己的清白,‘左’得可愛!”這種時空錯位,以今說“古”的講法引得學生會心的大笑,從而創設了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了知識容量。它將課文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放火燒光”的“昏蛋”與的“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昏蛋”一并刺了,給了極左的人當頭一棒。正如別林斯基所言:“準確的和使人畏懼的幽默,對一切卑鄙可笑的東西來說都是當頭一棒。”精巧風趣的幽默藝術,將語言點化到出神人化的境地,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三、引導思維,啟迪智慧

傳統教學的最大弊端是重“灌”輕“啟”,因而造成學生思維僵化、膚淺。僵化表現為:思維死板呆滯,看事物想問題,只信“自古華山一條路”,不曉“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常常陷于“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缺乏思維的靈活性。

這就迫切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有目的地使用幽默語言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燃起積極思維的烈火。

我國有位作家隨團出訪歐洲,在宴會上,有位西方記者一邊大嚼牛排一邊問這位作家:“中國改革開放,向西方學習,難道不怕變成資本主義國家嗎?”請學生根據當時的情境用幽默的話來回擊對方。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教師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給出答案。作家說:“這正像先生吃牛排而不怕變成牛一樣。”然后教師讓學生找出自己答案的不足,并簡要地講講幽默的有關知識,接著引導學生分析作家幽默語言的妙處。這樣就很好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教師巧用幽默語言,將書本知識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有一箭雙雕之效。

四、處理“突發”,強化注意

課堂突發事件是最令教師特別是初登講臺的青年教師懂頭的事。它打亂課堂秩序,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教師情緒。然而有些經驗豐富的教師憑著深厚的知識底蘊,高超的語言技巧,靈活處理,巧妙引導,化消極為積極,其做法常常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

一個夏日,有位教師正在上課,突然窗口飛進幾只蝴蝶。那幾只色彩斑斕的蝶兒在教室里翩翩起舞,久而不去,學生為之嘩然。這時教師突然機智發問:“你們誰知道蝶兒為什么不愿意離去?”學生默然。教師自答:“因為蝶戀花,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所以蝶兒才如此依戀你們。”一語拈來,學生恍然醒悟,急忙將注意力收回,集中到學習上。教師的幽默語言驅除了蝶兒對學生的誘惑。講究語言藝術,使用幽默語言,不僅是教學的需要,更是時代的需要。教師對語言的精雕細刻,目的是培養學生豁達、樂觀的人生觀,這是關系學生健康成長的大事。公務員之家

幽默語言是高雅的、優美的,它妙趣橫生,使學生如坐春風,享受語言藝術所帶來的歡娛。不過教師要正確使用,才能發揮它的最大魅力一格調要高,不可俗用;二緊密結合課堂教學,不可濫用。

教師要想用好幽默語言,自己必須是一個具有幽默品質的人。列寧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莊子云:“水之積也不厚,其負大舟也無力。”精當幽默的語言是教師靈感的外現,是厚積薄發的結果。教師必須加強思想文化的修養,豐富鑄煉自己的語言。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讓學生置身于優美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