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策略激發學生的寫作樂趣

時間:2022-04-25 11:51:00

導語:談論策略激發學生的寫作樂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策略激發學生的寫作樂趣

在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一般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學生厭煩作文,害怕上寫作課。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只要在教學方法上打開創作的源泉,就能使詩人的琴弦發出美妙的樂聲。”由此可知,學生害怕寫作文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們平時作文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和興趣培養。因此,消除學生寫作中的畏難情緒,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筆者通過幾年的探索,覺得以下幾點策略是切實可行的。

一、正確評定作文成績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我執教的班有個的學生,他數理化成績突出,而語文一般,尤其是作文不夠理想,常感頭痛。有一次,他寫了一篇文章《燭光里的媽媽》,我覺得很有真情實感,于是叫他上課時當堂朗讀自己的作品,可是,還沒有念完,打下課鈴下課了。楊明同學回到家,對他的媽媽說:“今天真高興又遺憾。”他媽媽問其原因,原來,他高興的是他的作品也能在班當范文念,遺憾的是沒有念完就下課了。得知這個情況,我在后來的一堂語文課上,再次讓他有感情地朗讀自己的作品。此后,這位同學的寫作興趣和信心大增,寫作水平也提高很快。

究其原因,這實際上是人渴望得到肯定的一種心理趨向,對學生來說,如果教師給他較高的評價,他就會由衷地體會到作文中取得成績的歡樂和自信,感到作文有趣,從而更努力地寫好作文;如果作文常常不及格,就會失去信心,就會討厭作文,所以,我后來在作文教學中特別注重對學生的肯定。在寫評語的時候,多肯定學生作文的優點,使學生發揚優點。講評時,不只注重寫作文的尖子生,而是面對全體學生,對平時作文較差的學生,努力尋找他們寫作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句話、一小段,都加以肯定、表揚。對習作中存在的問題,拿來和學生一起討論、分析原因,讓學生來出謀畫策,看如何改進,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還有,我還把自己平時訂閱的刊物,如《讀者》《散文》《小小說選刊》等,作為獎品,獎給那些作文寫得好、有特色和有進步的同學,以示肯定和鼓勵,這樣,原先對作文喪失信心的同學覺得經過努力也會有希望的,慢慢地就喜歡上作文了。

教師對學生的真誠和美好的希望,是學生搞好學習的巨大動力,作文評改中流露出對學生的愛和希望尤為重要。教師在作文評改中,不論學生作文中出現怎樣的情況都應冷靜地提醒自己:愛學生,安慰他們,鼓勵他們,給他們以希望,讓學生在和諧寬容的氣氛中領悟道理。

二、及時反饋作文信息

學生辛辛苦苦的完成一篇作文,交給了老師,都有一種急于知道老師如何評價自己作文和求助的心理。學了詩歌單元后,我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寫一首詩,學生劉芳很快就寫了一首詩歌《街景》,周圍同學看了之后也很佩服和欣賞,可是她不知老師看法怎樣,于是還沒等我收作文時,她就第一個提前交給了我。我看了之后,先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就個別地方和她進行了商量和修改,并鼓勵她投稿,不久,果然被一家刊物采納了。這對全班同學影響很大。

我認為,這種渴望老師及時指點迷津的心理正是激勵學生把作文寫得更好的動力;反之,學生把作文本交給老師后,老師如果長時間置之高閣,學生對此次作文的印象就會淡忘甚至遺忘,所以當學生作文交上后,我無論多忙,也要及時把學生作文批改出來,及時發還給學生,讓寫得好的學生盡快嘗到寫作成功的甜頭,使他們越寫越愛寫,產生強烈的寫作欲望;讓寫得不夠好的學生趁熱打鐵,盡快著手修改或重寫,明確努力的方向,從而刺激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我每次收到學生交上來的作文后,大多數學生的作文都得到了面批,除了及時指出個人的優缺點,還在全班范圍內組織傳閱,并將好的習作張貼,對特別優秀的還向報刊推薦發表。另外,我把自己讀過的好文章,好作品,也經常向學生介紹交流。信息廣泛地反饋到學生那里,使學生嘗到樂趣,容易激發起他們向好的學習,營造了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學生看到了作文的價值,作文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了,創作的熱情也就自然產生了。

三、經常組織各種活動

為了給學生多創造些“自我表現”的機會,我精心組織一些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課前的三分鐘演講效果最好。我把整個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8周時間,學生自己定內容,拿著稿子念;第二階段,6周時間,學生定內容,不拿稿子說;第三階段,即興演講,我在打上課鈴之前5分鐘,給出幾個題目,學生任選其中一個,上課后用2分鐘說,然后由一名同學用1分鐘的時間點評。

這短短的三分鐘演講,使學生把“說”和“寫”聯系起來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了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作能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又大大地激發了作文興趣,提高了寫作水平。平時還強調多記日記,多寫片段,讓學生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不僅讓他們得到一種精神享受和樂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寫作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鐘聲》文學社(200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中學生社刊)活動,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嘗到了創作升騰的喜悅,以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受到精神上的滿足。這些喜悅和滿足又反過來成了作文的直接動機,促進學生更自覺地作文。作文的興趣就向高級層次發展了。

四、偶爾提倡模仿寫作

魏書生老師曾在常德上了一堂公開課《改造我們的學習》,給我啟發很大。他上課時,要求學生假設寫一篇《我主張勤儉節約》的作文,魏老師一邊分析課文,一邊問學生到這里我們的作文該怎樣寫,學生按照《改造我們的學習》的結構,很快找到了相關的詞語。一堂課下來,學生即理解了課文,又在腦子里模仿寫了一篇作文。

實際上,歷史上許多文學家也曾模仿古人寫作,成為一代風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脫化來的。再如左丘明的《左傳》善于用對話敘事寫人,司馬遷的《史記》善用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這些手法都為后世的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所模仿。模仿是創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開始求“與古人合”,其后必須“與古人離”,所以我們總是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培養好文風。

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只要重視作文教學中的人的因素,既重視培養智力品質,又重視培養非智力品質,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那么學生們就都會愿意寫作并且水平也會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