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創新論文

時間:2022-06-12 10:46:30

導語: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創新論文

伴隨教育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化發展,職業中專語文教學自身存在的弊端日益暴露和凸顯。職業中專教育過于強調對學生技能技法的訓練,這與職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如何培養出符合時展要求,兼具良好的語文素質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日益成為職業中專語文創新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職業中專語文教學現存的弊端

目前的職業中專語文教學仍然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即課堂仍然是以教師為主導,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在講堂上滔滔不絕的講,學生在座位上卻昏昏欲睡。“我教,你學,我講,你聽,我出題考試,你死記硬背。”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注重傳播知識,注重的是講課最后所落在的結論上。卻輕視了教授的方法。對學生,只要求他們死記硬背,乖乖聽話。卻并不鼓勵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不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長此以往,語文課堂慢慢淪為了學生最不愿意上的課。故此,我們教師要汲取經驗和教訓,敢于大膽創新打破傳統舊有的授課體系。在教學中應該敞開心扉,多多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更多的傾聽他們對學習語文的意見。只有走進學生,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知其所思,給其所需”,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他們喜聞樂見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采取適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教學方法,才是學生最欣賞的。

二、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創新的意見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見,疑問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手段。因此,為了達到推行創新性教育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允許學生產生和自己不一樣的想法,允許學生對教授的內容產生合理的質疑。條件允許的話甚至可以鼓勵學生“異想天開”。鼓勵學生大膽的突破陳規、敢于擺脫對原有知識范圍和思維定式的禁錮。結合自己實際,將頭腦中原有的知識和信息進行重新的組合安排,在打破原有知識范圍和思維定勢束縛的基礎上,創新出新的想法和觀點,從而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新的教育改革中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教師的工作不再僅僅是教會學生書本的知識,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刺激學生加深學習的欲望。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只有實行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打破以往教師絕對化的課堂模式,逐漸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各種形式啟發和誘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思考、引導深入,循序漸進的實現教師“教師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各具特色,與眾不同。因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也應該有針對性,因材施教。綜合考量學生的多方面素質和自身的教育經歷狀況,旨在培養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語文素養。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之中,教師應該打破常規,不要在把學生看做被動的“接收器”。而是應該明晰學生才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其次,教師的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課堂上,更應該延伸到課堂之外。教師應該充分的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愛好、學習習慣等。有針對性的教學,因勢利導,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發現每個學生身上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有效引導配合才是上好每一節課的前提。

(三)發展激勵式教育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行激勵機制。我們知道,自信心是一個人個性成長的重要心理素質,職業中專的學生由于自己受教育的經歷、在綜合素質以及思想品德、心理狀態上都存在缺點、錯誤,不完美是心理發展過程的必然現象,靠“打壓”的教學方法則很容易造成學生逆反心理,所以,要積極的采取“激勵”式樣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他們自始至終參與知識的積累,逐漸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在新的歷史時期對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職業中專的語文教育來說,更是機遇和挑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擔負起歷史責任,結合現行的語文教學現狀,積極探索出更加適應學生自身素質、更加符合社會需要的語文教學方法,從而實現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的目的。語文教學的改革任重道遠,我們一直在努力。

作者:周長金 單位: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