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培養策略
時間:2022-02-24 02:59:51
導語: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并予以有效的引導,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文中以小學語文教育為例,就語文教育注重學生個性培養的重要意義及當前語文教育中難以實現個性化教育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培養學生個性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培養
個性就是個別性、個人性,它是一個人思想、性格、品質、意志、情感、態度的綜合性產物,與其他人在本質上存在著本質上的差別。個性屬于一種心理特征,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積極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個性,無論對于語文學科的發展還是對于小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1小學語文對于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重要意義
首先,小學語文尊重并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符合新課標的基本要求。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康人格,實現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其次,利用小于語文進行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對于學生的發展積極的引導作用。小學階段,學生的個性尚未完全形成,對事物的認知也十分不全面。這個階段內學生的個性具有較高的可塑性。利用小學語文知識對學生的個性進行引導和培養,對于學生兩家人格的養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2小學語文當前難以實現個性化教育的限制性因素
常規的小學語文教育缺乏新意,在應試教育的理念下,小學語文教育過于注重教師講解的環節,忽略了學生的主觀感受和與學生的交流討論。在這種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很難準確的掌握課堂效果,課堂中沒有充足的學生留給學生去討論和發言,導致其主管意識難以被表達,對其個性的培養十分不利。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為了實現打牢學生語文知識基礎的目的,小學階段,教師往往要帶領學生反復的讀寫生字和課文,這種單一的模式很難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長久下來,學生很少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學生們的聯想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會因此受到較大的影響,難以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另外,小學語文教學在日常測驗和期末考試過程中所涉及到主觀性問題一般會設置標準答案。學生們在作答的過程中,為了獲得考分需要努力迎合考試要求,一些學生即便另辟蹊徑也會被以正確答案的名義獲得很低的分數。在這種考試模式下,學生的個性化思想難以得到合理的表達和抒發,因此語文對小學生個性化品質的培養很難得到實現。近年來,網絡以及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再為小學語文教育提供了更多途徑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比如教師在課程中準備的一些來源于網絡的課程材料,其中可能會蘊含一些與語文教育的初衷不相符合的內容,也有一些教學資源中存在和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或是基礎的知識性錯誤,這些不規范的語文學習資料將會對學生的語言運用以及掌握的能力造成嚴重的影響,也就無法實現小學語文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
3小學語文實現個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徑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存在的課堂氣氛沉悶,教師占據課堂時間過長的問題。想要實現小學語文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就要營造一個活潑、生動的語文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為此,語文教師首先要積極的意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主動詢問、關注、尊重學生的想法。努力與學生形成一種平等、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既要學會贊賞學生,也要學會信任學生。這種關系形成以后,學生會覺得老師更加親切,在一些課堂互動環節中,學生就能夠更加主動、積極的去表達自身的想法。從不同的回答中,教師可以逐漸了解不同學生的主觀思想和個性偏好,在此基礎上加以引導。其次,在日常活動和生活中,教師也要注意與學生們的溝通和交流的活動。在課堂中,很多學生由于不同原因,很難直接將真實的行為狀態以及思想情感表達出來,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最真實的狀態,從而了解不同學生的長處和短處,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揚長避短,實現對學生良好個性的塑造與培養。其次,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語文教學水平和素養。主動學習最新的教學模式及理念,對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創新。盡量縮短教師的講解時間,多給學生實現去思考語文知識中的各種內容。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情境教學、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聯想能力,促使學生主動將語文教學中的各種食物與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相互聯系起來,通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個性化。此外,教師還要將各種課堂教學模式之后學生的課堂反饋狀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和總結。這可以方便教師對課堂教學措施進行改良和創新,在不斷的實踐和練習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實現小學語文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另外,教師還要通過教學模式的創新,對學生的個性進行積極的引導,比如,通過增加課堂討論、問題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渴求。這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品質,也有助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較高的課堂應用價值。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對于學生個性的塑造與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創新語文教學途徑,綜合使用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是當前實現小學語文個性教育的主要途徑,文中提出相關建議,希望為同行教育人員提供有益的指導與借鑒。
作者:孫靜 單位:山東濟寧市任城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楊細丹.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3).
[2]蔡麗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個性[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09).
[3]姜琪,王學男.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
[4]余承燕.以人為本張揚個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個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
[5]趙艷.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個性的策略[J].成功(教育),2011,(10).
- 上一篇:小學語文教育與自主學習探討
- 下一篇:生活教育對當今小學語文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