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國學教育分析
時間:2022-04-03 09:13:23
導語: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國學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知識一直是重點教學內容。隨著教育理念的改變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入了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內容。國學經典作為我國文化的精髓所在,對小學語文教育有著深刻的影響。小學語文教育中,應該加大國學經典的比例,通過國學經典來啟發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愛國意識。文章主要從我國小學教學中國學經典滲透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探尋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作為學生接觸語文教學的起始教育,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意識和文化自豪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是學生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也能夠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和進步。(一)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小學階段是學生智力和心理成長的關鍵期,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通過背誦國學經典,比如古詩詞等,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完整的語言體系,為以后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素質養成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支持。(二)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由于科技的發展和計算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很多小學生都對電子產品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電子產品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語文教學能夠給小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由于小學生缺乏自制力,很容易沉迷于電子產品的各種游戲和視頻中,而長時間上網對于學生的視力和心理健康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經典的文學教育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教育,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學意識和文化自豪感,并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三)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在現代經濟建設條件下,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單單只是注重學生的書面成績,更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素質教育作為小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和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從小就能夠體會古人的智慧。除了積累文學知識以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多多關注。另一方面,國學經典能夠很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情商和智商,尤其是在學習國學經典時,通過教師詳細的講解,學生能夠了解到古人是怎么生活和思考的。將國學經典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的各個方面,從而促進小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文化意識,以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四)有利于弘揚傳統文化。我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深厚的文學底蘊,國學經典是我國經典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來,我國的各級教育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國學經典的學習,一方面,有利于大力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豪感,并培養他們良好的文學素養;另一方面,我國的文化事業對于學生了解歷史和理性思考有著重要的幫助。小學語文作為語文教育教學的第一階段,是學生接觸文化知識的初級階段,應當適時安排一些傳統文化學習。在新課改的影響之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逐漸開始加大古詩詞、書法等國學教育內容,這體現出國學教育的重要性。另外,教師也要不斷加強關于國學教育的融入與滲透,使學生進一步地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堅定學習并繼承傳統文化的信心。
二、目前我國小學語文國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入了很多國學經典知識內容,以幫助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其養成良好的文化意識。但是從目前來看,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還存在一些問題。(一)對于國學經典的認識不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雖然加入不少國學經典內容,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沒有把國學經典的內涵講出來,只是進行簡單的朗讀和背誦,很少能夠從本質上理解其所蘊藏的精神內涵,沒有真正掌握國學經典的核心內容。除了教師不能夠很好地掌握國學經典的內涵之外,很多家長對于國學經典深層次的內容了解得也不深,從而導致小學教育中國學教育難以發展,這也凸顯了整個國學經典教學中的短板。這不僅僅是教學中的一個問題,更凸顯了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對于國學教育價值的認知不夠明確的問題。(二)課程設置不合理。在小學語文的課程教學設置中,很多內容涉及國學經典知識,但是沒有明顯的教學計劃和指標,在課程的安排上有些不合理。大部分學校都是隨意找些國學知識加入到日常教學中,甚至有些學校將《論語》等加入到日常學習課程中。雖然《論語》屬于國學經典,但是學校隨意地把其作為教學國學經典的教材,使得整個小學語文階段的國學教育難以形成統一的規模,難以保證學生吸收到其中的精華,無法使學生形成統一的傳統價值觀。一方面學生缺乏興趣,另一方面內容過于死板,說教意味太濃,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國學經典的滲透教學中,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在教學材料的選取中,過于形式化,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知識結構和體系。(三)教學素材選擇不合理。在傳統的文化中,有經典也有糟粕。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大部分學校在小學語文國學經典素材的選擇上,還是沿用之前的一些素材進行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一些老學究式的說教課程明顯不適合現在的教育教學。在素材的選取上一定要有針對性,要明確其對象是小學生,不能夠在教學時帶有濃厚的說教意味,更不能給學生灌輸一些腐舊的思想。一部分教師沒有甄別國學內容中的精華與糟粕,只是一股腦兒地傳遞給學生,卻沒有注重作品的教育意義與時代價值。同時,有些學校雖然具有足夠的師資力量,但是缺乏教學實踐,使得教學活動難以順利開展,影響了整體國學教育質量的提升。(四)國學經典注解不完善。國學教育是否能夠很好地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整個國學的注解合不合適。在目前的一些課程中,很多經典作品的注釋資料很難查閱到,同時,很多似是而非的知識點不知道該怎么講解,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些困難。很多時候是教師依靠主觀判斷來講解,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學生對某些傳統文化知識意思的曲解和附會。在傳統的經典作品中,很多字和詞語的意思與現代意義完全不同,教師必須依靠文章的注解對其進行正確的解讀,并傳授給學生,從而保證國學教育的有效性。
三、小學語文教育中國學經典的滲透策略
我國的優秀文化汗牛充棟,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國學經典作品更是博大精深,是我國幾千年智慧的表現和凝結。在目前的教育教學中,要不斷加強對我國學生的思想和文化教育,通過傳統文化再教育的滲透來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通過創新讓古代思想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現代社會,為現代社會提供一個良好的價值導向,從而共同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近些年來,我國中小學教育一直大力探索國學經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來提高中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豪感。(一)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國學經典知識多種多樣,僅僅依靠閱讀來了解是遠遠不能夠滿足個人發展需求的。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更多地增加國學知識,將國學知識最大限度地展示給學生。通過讓學生了解國學知識的豐富多彩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在漢字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加入一些國學知識,比如在教學一些漢字的時候,可以很詳細地給學生講解漢字的最早寫法和基本的意義,通過在基本的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國學知識教學,讓學生了解到國學知識的有趣之處,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二)抓課堂成效。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誦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國學知識涵蓋了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元曲等等,課前的朗讀能夠創造一個很好的學習國學經典的氛圍和氣氛,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相比于干巴巴的語文教學,讓學生自己體會國學知識的趣味和配樂朗誦的樂趣所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三)寫作中體現國學經典。寫作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學習手段,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國學知識的積累,在課堂上多組織一些活動,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四)營造一個良好的國學經典學習氛圍。國學經典教學是一個周期較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積累,才能夠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古文化環境的布置,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古代人民是怎樣進行學習和生活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通過環境熏陶,讓學生的心態發生改變,借鑒古人好的方法去學習國學經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環境的布置方面,學校要注重特色的突顯,走廊以及宣傳欄都要設置相應的國學板塊,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感受到濃厚的國學氛圍。
總之,國學經典對個人的文學素養和知識素養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對于個人的發展能夠起到良好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小學語文階段的教育屬于啟蒙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應的要求進行,課程的選擇和知識體系的制訂要符合時代的發展和需要。將國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豪感,更好地傳承并發揚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國學經典。
參考文獻:
[1]關艷梨.國學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分析[J].漢字文化,2018(S1).
[2]周玉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教育的意義與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8(29).
[3]章丹.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教育的意義與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
[4]劉榮珍.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國學教育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
[5]魏學剛.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教育的策略[J].才智,2017(16).
作者:杜艷蓉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店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職業學校語文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 下一篇: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