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學校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

時間:2022-02-17 09:24:58

導語:鄉村學校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學校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

摘要:鄉村小學進行整本書閱讀是開拓小學生視野的關鍵,實現課內與課外閱讀的有效結合。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單篇閱讀在傳統教學中無法滿足學生的整體性知識。鄉村學生閱讀意識薄弱,對小學生而言,個人成功更重要的因素是鄉村教師在專業知識獲得與實踐性知識汲取中開展的新型閱讀教學模式,本文在整本書閱讀現實意義的基礎上,教師對整本閱讀進行分類指導,確定有效的教學程序,組織教學策略,提高鄉村小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縮小鄉村與城市小學生文學素養的差距,為鄉村學校小學生語文閱讀量補短板。

關鍵詞:鄉村學校;整本書閱讀;實踐應用

1鄉村學生語文整本書閱讀的現實意義

鄉村小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提升是一項長期巨大的工程,豐富課外知識,學生在封閉的環境中難以獲得。通過誦讀語文課文,將鄉土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四書五經、人物傳記及詩經楚辭的接觸,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期塑造正確的人生導向。提升小學生文化自信,在閱讀的同時引領兒童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小學生閱讀自己喜愛的書會記錄作品中的句子,對一些映像深刻的閱讀材料會不自覺地運用到寫作或日記中。長期語言素材積累使學生對事物有清晰判斷力,在學習過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這種魅力被學生接受與分享的時候,學生的審美會逐步提高。

2鄉村語文教師整本書閱讀的指導標準

2.1立足課堂教學,整合讀書資源。鄉村學校地處偏遠,學生長期處于封閉的環境,文化基礎薄弱。教師在課堂中不僅傳授鄉土課程,注重課堂學習效果。增加課外閱讀量,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樣重要。因此鄉村教師針對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指導。例如,低年級學生段在課本中更多接觸歌謠與兒童故事。中年級段學生通過三年級《在那奇妙的王國》這一課文引導學生找到童話王國,閱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童話。以及《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打開寓言寶庫大門,走進童話王國。高年級段學生開始接觸小說與名著?!遏敒I遜漂流記》《駱駝祥子》一系列名著打開學生的精神世界,漫步于世界名著花園。在幽默與諷刺的語言中對隨筆記下自己的感觸。教師針對不同體裁的閱讀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分類指導。2.2結合學生學特征與年齡特點教學。教師在推薦相應的文體,不僅關注推薦書目自身的特色,考慮閱讀對象的特點與發展規律至關重要,學生的年齡段不同。對不同書籍閱讀興趣的認知水平不同。基于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的閱讀興趣階段大致分為:第一階段(4-6)歲,第二階段(7-8)歲,第三階段(9-10)歲,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對于低年級段的學生,聽教師講述故事是他們最有興趣的閱讀方式之一,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可以留下懸念,孩子們急切知道接下來的故事情節。需要在教師引導下引讀,提起孩子們濃厚的閱讀興趣。

3鄉村學校語文教師整本書閱讀的指導策略

3.1教師先讀引導學生共同閱讀。對于鄉村小學學生而言,整本書閱讀突出教師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鄉村教師由于學歷限制,教師隊伍質量較低,教師需要接受集體培訓,將傳授學生知識變為學習的研究者。教師的學養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一是教師梳理文章節選內容,結合實踐經驗積累課外閱并廣泛收集與課文有關的相關資料。鄉村學生閱讀意識缺乏,接觸一本陌生的書無法進入真實的情境中,讀完整本書不現實。教師需要分析整本書中的故事、人物、場景、令自己感動的故事情節做記錄并分析。通過了解文中的作者,語言感染力。探究分析整本書內容并做梳理,教師結合學生易接受水平與欣賞水平先讀起來,再帶動學生讀進去。教師通過之前的自讀選取寓意深刻的段落讀,學生產生對整本書的閱讀求知欲,提起學生的閱讀性質,與教師共同閱讀同一本書籍。二是教師以生為本,根據學情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鄉村小學教師考慮到學生閱讀環境與學習狀況。易接受、低難度、地緣性,是鄉村教師選擇整本書閱讀書籍的優先考慮因素。教師播放對小學生感染力的電影、動畫片,直觀教學的形式,利用學生對教學活動引發的興趣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在播放影片之后,教師預設問題,與學生共同在影片改編的書籍中找尋答案。采用提問題的形式,探索書中的奧秘。培養小學生整本書閱讀習慣。3.2整本書閱讀因地制宜。對于鄉村小學生而言,記憶深刻的便是腳下的土地,鄉土教育是生命之根。鄉村教師是鄉土文化重建的主力軍。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引導學生傳承鄉民樸實的價值觀念,培養學生熱愛鄉村生活,是鄉村教育及鄉村社會文化的發展瓶頸。例如,學生在學習課文《鄉下人家》時,因為此文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教師引導學生熱愛家鄉生活,用勤勞善良的雙手點綴美麗的鄉村。以愛為起點,樹立家國情懷。對窮人給予更多的關懷。激勵鄉村學生閱讀關于農村生活的書籍。3.3結合課文內容,創設閱讀活動。針對整本書閱讀方法,小學教師按照語文課程標準掌握生詞,語言特色,文章中心思想進行解讀,鄉村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忽視了內容情節的生動性、形象性。單調無味的閱讀方法學生難以靜心閱讀,只有學生對單篇閱讀產生興趣時才會有效進行整本書閱讀。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針對不同單元的學習確立主體。將學生的閱讀投入真實情境中。

4結語

在我國,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存在不足,大多為城市學校作為研究對象,對鄉村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因地制宜,按照學生的心理特征分類指導、教師帶領學生共同閱讀。解答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遇到的疑惑,采取有效教學策略提高整本書閱讀,是提升小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關鍵。同時也豐富了閱讀教學內容,為形成整本書閱讀這一學科體系提供借鑒思考。也為鄉村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教學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劉國正.葉圣陶語文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梁作玲.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探究與實踐[J].吉林教育,2017(42):85.

作者:王丹丹 單位:甘肅省天水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