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語文老師教育語言素養(yǎng)路徑

時間:2022-12-22 11:39:00

導語:提升初中語文老師教育語言素養(yǎng)路徑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初中語文老師教育語言素養(yǎng)路徑

語言是社會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際工具。人們的信息溝通、知識傳播和交際都離不開語言。而對于肩負為祖國培養(yǎng)一代新人、傳道授業(yè)解惑重任的廣大人民教師來說,掌握好語言這一工具顯得更為重要。所以,努力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水平,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促進語文教學改革有重要意義。

一、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與教學質(zhì)量的關系及其主要特征

教師要有良好的教學語言,就必須清楚語文教學語言的特征及其內(nèi)在規(guī)律,要對教學語言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這樣才能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采用適當?shù)慕虒W語言對癥下藥,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使教學語言與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值此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根本目的。

1.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思想性和教育

語言是信息的第一載體,是人們最常用的表達工具,但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具有明顯的思想性和感情色彩,同時還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當學生接觸到課文時,接受的不僅是課文的形式,同時也是接受它的內(nèi)容、觀點、方法和感情。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也要具有與語文學科一致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即教師的教學語言應有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傾向性,以及對學生所起的思想教育作用。所謂教書育人,不光是教書,還要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陶冶學生品德情操的目的。語言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作為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首要特點,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語言中首先要具備這一點,在教學中要善于恰當?shù)剡\用富有教育性的語言,把思想教育巧妙地滲透在教育之中,使學生在接受文化知識的同時還接受到思想教育。

2.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

語文教師應該注重言傳身教,在語言方面應該是學生的榜樣。如果教師缺乏必要的語言修養(yǎng),不僅使自己的教學目的不能達到,還會誤人子弟。因此,中學語言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有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中學語文新課標中有使學生熱愛祖國語言、能夠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要求。普通話是全國各民族的共同語言,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的語言也應該是標準的普通話。語文教師普通話水準的高低,關系到教學中各種環(huán)節(jié)諸如正音、正字、朗讀等完成得好壞。

3.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針對性和直觀性

教師面對的是幾十甚至上百的學生,每個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存在著年齡大小、心理素質(zhì)的好壞及各人的智力不同等問題。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語言進行教學,語言的古板、晦澀、千篇一律必然會導致教學的失敗。語文教師要想自己的教學語言達到最大的功效,只有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興趣愛好、知識水平、思想狀態(tài)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對教材內(nèi)容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

1.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

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學語言把教師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如果教師沒有豐富的知識,那么語言再好也是沒有用的。知識和語言是相互促進的,所以,教師不僅要努力鉆研語言專業(yè)知識,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還應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懂一些,這樣才能使語言豐富多彩、內(nèi)涵深刻、富有吸引力。

2.努力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

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可從以下幾方面提出要求:

(1)教師語言的準確性。教師的語育要準確、鮮明、簡練。

(2)教師語言的激勵性。語言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離不開言辭的熱情、誠懇和富于激勵性。因此,教師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靈感和思想貫徹到自己的話語中去,使“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從而“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

(3)教師語言的啟發(fā)性。教師的語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啟發(fā)性。教師如果言語豐富、措辭優(yōu)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讓學生置身于語言美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之中,學生就會心情愉快、興味盎然、思維敏捷,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學效果。

3.要多練口語表達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把四十五分鐘占得滿滿的,學生卻在下面開小差、搞小動作。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他講得太多了,沒有給學生一點消化所學知識的機會。因此,教師的課堂應主要用來闡釋重點、答疑、解惑、總結和引導、啟發(fā)學生如何學。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精”到這一步,主要取決于教師語言的質(zhì)量和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如果教師的語言貧乏,辭不達意,準確性不高,語言不流暢,或者存在過多的不必要的口號,就會影響教學質(zhì)量。所以,教師平時應多練口語表達能力,以便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能應用簡潔扼要的語言,使學生及時解疑、記憶和鞏固。

總之,努力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水平,與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是分不開的,我們應該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