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在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價值
時間:2022-03-28 04:52:00
導語:日記在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當前中學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是作文水平,是眾多語文教師所關注的問題。其研究的重點也大部分放在如何提高學生課堂聽課效率、如何改進教師教材教法以及如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問題上,而較少注意日記——語文第二課堂活動的重要形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日記是學生所見、所聞、所做、所感的記錄,是語文學科第二課堂活動的重要形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重視日記教學,加強學生的練筆活動,可以突破課堂教學傳統觀念,讓學生回到“大自然”和“大社會”中去觀察和感受,接受教育和磨練,獲取更多的語文信息,得以提高語文成績,特別是作文水平。
一、鍛煉持恒心志,養成良好習慣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在“作文教學”部分指出:“要指導學生課外經常練筆,把所見、所聞、所感隨時寫下來,以提高寫作能力?!比沼洷闶瞧洹皩W生課外經常練筆”一種有效的重要活動形式。在日記教學中,語文教師關鍵要培養學生一種持之以恒的意志,以養成良好的寫日記習慣。首先要改變學生的觀念。從小學到中學,學生一直是在繞著作業圈轉的,他們對于老師在課堂上所要求“做”的事,第一個心理反應便是“作業”,非完成不可,更何況是“日記”。于是他們便會產生“疑懼”甚至“厭煩”的心理:每天哪有那么多的事情可寫?怎么完成得了?鑒于此,語文教師可特設專題講座,著重介紹日記及其格式、內容、寫法和作用,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日記,把日記當作是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去做,就如同吃飯、睡覺、上學讀書一樣,而不是把它當作“作業”看待。其次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讓日記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樂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認為“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學生一旦感受到“日記是最真誠的朋友”,便會對日記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寫,在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增強信心,并會樂此不疲。一般說來,日記是學生生活感受的記錄,選取與其生活密切關聯的題材,引導學生去觀察、去寫,就可以激發學生日記的興趣。如:“我的家里人”“我的小伙伴”“我最高興(煩惱、傷心)的……”。同時也可以把學生的日記張貼出來,采取評比鼓勵的辦法,激發學生寫日記的主動性。一旦學生感受到日記是其生活中的一種需要,則可以達到欲罷不能的程度。久而久之,學生便會養成一種持之以恒的意志和一種良好的日記習慣。
二、提高觀察能力,積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本源。社會是一座巨大無比的熔爐,自然是一個五彩紛呈的世界。在日記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觀察自然,鼓勵學生積極投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日記是一種“詩外功夫”,它可以把學生平時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于是隨著那一頁頁日記的翻過,他們的思想感情豐富了,他們懂得如何認識自己,懂得如何理解別人,并由此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東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了,也因此積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一到用時,他們自然便會感到文思泉涌,下筆如有神了。
三、體驗道德情感,促進德育教育
語文學科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僅僅只體現在文學作品的教學中,從教師對學生日記的批改中,也可以見其德育教育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自己所做的事,有時會感到“心安理得、無限欣慰”,有時會感到“自責悔恨、慚愧不安”,對別人的行為有時會感到“欽慕贊賞”,有時則感到“厭惡憤慨”,這都是道德情感的體現,而這種體現又常顯示于學生的日記中。日記成為一種自我傾吐活動的形式,他們在日記里透露出自己的內心秘密,并進行自我分析,表達自我修養、自我提高的愿望和要求,于是日記便成為學生思想認識的“反光鏡”和情緒變化的“晴雨表”。據此,語文教師就可以對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四、關注身心成長,增進師生情誼日記,對于中學生來講是一個五彩繽紛的自我世界,它記錄著每個學生身心成長的過程,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其中高興也好、悲傷也好、得意也好、失落也好,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情真意切。教師可以從這五光十色的窗口中關注學生的身心成長,傾聽學生心靈的呼喚。
“感人心者莫天先乎情”,根據中學生求學情感傾向性的心理特點,語文教師在進行日記教學時,要真正做到投入時間和感情,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聯結情誼的橋梁,溝通師生間的感情。當一個學生敢于把自己的心里話訴諸于語文老師時,那么,他對于語文科的學習便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無比的激情。小日記,大文章。日記正是以它在語文學科里所具有的情感功能,在今后的中學語文教學中,不但會越來越發揮出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還將有助于把作文教學以整個語文教學納入素質教育的軌道。
- 上一篇:中學語文學生閱讀能力鍛煉
- 下一篇:剖析中學語文教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