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學語文教師的價值
時間:2022-03-28 04:54:00
導語:剖析中學語文教師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改后的中學語文新大綱和新教材,非常重視對學生的人文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教育,它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運用和語感的培養,也要承擔起“體認中華文化,厚植傳統精神”的重任。這對我們中學語文教師的學科業務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中學語文教師的素養現狀卻令人堪憂。由于受重分輕質的評價機制的影響,不少語文教師是一頭扎進題海,把那些鮮活的藝術形象、人文味十足的作品肢解成一道道標準選擇題,用理性分析替代情感交流。更有不少語文教師,經過幾年的“潛心”教學,自以為有了應試的心得,加之語文也不必像數學老師那樣埋頭于偏難怪題之中,受了社會上急功近利的思想影響,變得愈加浮躁,對于自身的知識更新和素養提高則無暇顧及。此外,“職稱評審”與“教師專業成長”客觀上誤導了不少中學語文教師,或者說讓不少語文教師喪失了“文”性。因為不少教師片面的認為多、研究好課題就能早升職稱,還能成長為教育的專才。許多教師為了職稱、為了專業成長而“失其本心”,缺少了文人的些許清高、缺少了文人的寬大胸襟。他們看得更多的書籍是教育理論,少了文學作品;寫得更多的是教育論文,少了文學創作,甚至根本沒有文學創作。鑒于上述現狀,筆者認為,當代中學語文教師身上應該少一點“俗”氣,多一點“雅”氣;少一點“匠”氣,多一點“師”氣。如何形成自身的“師”氣,應該先培養自己的文、才二氣。
一、中學語文教師要以有才氣為自身的追求
1、要具有寬廣淵博的知識。語文是一門基礎的獨立學科,又可以說是一門“綜合課”,它與哲學、政治、文學、美學、天文、地理、歷史、法律直至音樂、美術、書法……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新課標下的中學語文教師,盡管不是直接向學生教授系統的自然科學知識,但無論如何不能是“科盲”。另一方面,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幾乎是取決于教師的知識深淺和眼界的開闊。所謂居高方可臨下,深入方能淺出,這就需要我們這些語文教師不斷探求更新知識,力求廣博精深,廣中求長,一專多能,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的創新教育環境。
2、要具有精深的中文專業知識。在教學的實踐中,大量的語文知識基本上來自《古代漢語》、《古代文學》、《現代漢語》、《現代文學》、《文學概論》等專業學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是傳播知識的必然前提。教師要對每一篇課文進行分析講解,如果教師不具備堅實的專業知識、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藝術水平,是很難被學生理解、接受、消化的。于漪、錢夢龍、魏書生等一大批優秀中學語文教師的課之所以受學生歡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的中文專業知識雄厚,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語言藝術水平也很高。
3、要具有扎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這是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言傳身教,教師寫得一手好字,就能給學生做榜樣,起示范作用,無論對于課堂教學還是對學生今后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幫助。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與學生交流感情,能以情動人,深深地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中學語文教師要以有文氣為自身的突破點
1、語文教師要有儒雅有致的氣質風度。語文是文化色彩十分濃郁的一門學科,教師必須高度關注自己的言語、舉止、衣著、體態。因為一個人的言談舉止、衣著打扮,不僅是知識修養的外在表現,也體現出良好的個人品味、生活態度和審美能力。國內知名的語文教學專家余映潮老師,在每次上示范課時,總是衣冠整潔,風度翩翩,神態自然,揮灑自如。優秀青年教師熊芳芳老師,總是一頭俊俏的短發,一身得體的衣著,體現出知識女性特有的典雅端麗、秀外惠中。
2、語文教師要大量閱讀文學作品,提高文學素養。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感受課文的形象,體悟課文內涵,領會作者情感,就需要語文教師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語文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才能引導學生品味欣賞到形象的意義,理解到形象刻畫的手法,感受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而要想提高自身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教師就必須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閱讀,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3、語文教師要堅持文學創作。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個文人。教育家葉圣陶首先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朱自清先生在教學的閑暇寫出了那令人愛憐的《綠》,他們的學生必定欽佩、敬仰他們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才是最幸福的。試想,一個不閱讀文學作品、不進行文學創作的人,還對莘莘學子高談闊論“文”,甚至舍本求末,空談教育理論,這是何等的畸形!其結果必然是學生對語文毫無學習興趣,學校毫無文學氛圍,社會難出文學巨匠。
語文教師的工作是一種藝術,是以人的活動為中心的系統結構,更是一幅有靈有肉的藝術長卷。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的形成取決于語文教師本身的文學素養,一個語文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文學素養,才能將教學引入行云流水般的境界,才能將古人“傳道授業解惑”的理想活化為“生動感悟勵志行”的心靈撞擊與熏陶。
- 上一篇:日記在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價值
- 下一篇:構建中學語文的知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