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

時間:2022-10-30 02:47:59

導語: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傳統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大多教師都是根據預讀題目類型硬性引導學生將文章進行分析、講解,一直采取“填鴨式”教學方法,從而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甚至讓學生對閱讀起反感。鑒于此,筆者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模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促使學生形成主動閱讀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如:筆者在閱讀教學中,結合閱讀文本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將情景法、開放教學法、空白教學法相融合,首先為學生營造一定的文章閱讀氛圍,引發學生自我與閱讀文本的共鳴,進而鼓勵學生大膽的思維、表達自我理解,引導學生想象等等來讓學生真正體驗和感悟閱讀文本,感受閱讀的快樂,從而對閱讀產生一定的興趣。

二、鼓勵學生積累閱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閱讀也一樣,學生想要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就必須學會積累。現如今,語文閱讀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實施,使得部分教師開始依靠多媒體課件,即,將閱讀文本內容都用華麗的圖片和文字來展示,使得學生不能夠真實的體驗和感悟,從而使得閱讀教學流于形式,學生對于閱讀更是學之忘之。對此,筆者在教學中嘗試以多種方式來鼓勵學生積累閱讀,讓學生感受每個閱讀文本的文學魅力、創作方法和構思等等。如:筆者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作對好詞好句的記錄,這樣以摘抄和做讀書筆記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對閱讀有個初步的積累;同時,筆者還每月舉辦一次“閱讀積累比賽”,閱讀積累內容可以是學生的閱讀感想、閱讀評價,閱讀故事總結等等讀書筆記。這樣給予學生閱讀積累展示平臺來鼓勵學生深入閱讀,在學生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自我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會相應的得到提升,一舉多得,進而促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生成。

三、因生施教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新課改倡導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顯現,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需圍繞學生來開展。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較大,諸如:閱讀能力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等等,教師想要推動學生全面的參與閱讀教學,就必須以全體學生的實際來構思教學活動。對此,筆者采取因生施教的方式來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即: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實際需求來有目的地開展閱讀教學,諸如:對于缺乏閱讀興趣的學生則重在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對于閱讀能力匱乏的學生則指導他們相關的閱讀方法;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則引導他們積累閱讀,多寫評價等等,因生施教,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彰顯自己的閱讀,這樣合理的、科學的規劃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助于全體學生都能夠有所提升,都能夠在閱讀教學中實現提升自我綜合技能和素養。這樣,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閱讀教學活動不僅僅能夠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某個角度來說,深化了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

總的來說,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閱讀不僅僅是語文學科的基礎,更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不斷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夠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對此,筆者認為,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整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實際的閱讀需求,結合新課程改革教學新理念,多途徑的探究多元化的閱讀教學,借以最大限度提升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曹小寧單位:江西瑞金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