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芻議

時間:2022-05-12 03:35:05

導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芻議

摘要:語法知識是英語語言知識體系的核心內容,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仍然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教師應根據高中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可以自己發現語法現象,歸納語法知識,并迅速地內化,熟練地應用,達到領悟和掌握英語語法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教學策略

高中生普遍具備了較好的思維能力,達到了一定的認知水平,為自主學習語法知識創造了有利條件。教師要按照英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圍繞高中英語語法的學習目標,引領學生進行多樣化的探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發現語法知識,熟練掌握語法規則,正確地應用語法進行表達和交流,奠定語言知識的基礎,實現英語綜合能力的良好發展。

一、根據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發現語法現象

高中生具備了較高的思維水平,可以通過閱讀文本、獨立思考和分析發現新知識。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在組織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時,應立足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閱讀材料,組織學生圍繞當堂課的知識目標,通過閱讀發現語法現象,并結合語法的應用語境,初步感知語法知識。這樣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語法學習。例如,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Unit2Growingpains的Grammarandusage時,教師根據這一單元的語法“Relativeadverbs:when,whereandwhy”引導的定語從句,組織學生閱讀reading部分,并要求學生快速閱讀理解文本大意,找出文本中的定語從句。然后,教師將學生找到的句子呈現在黑板,如“Idon’tknowwhythehouseissodirty...”“Perhapsthereisareasonwhyhouseisamess...”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又為學生提供了“Doyourememberthedaywhenweleftyouincharge?”“Thisisnotafamilywherebadbehaviourcanbetolerated.”并且提出問題:“Whatdidyoufindfromthesesentences?”學生理解句義、分析句子結構發現了“when,where,why引導定語從句修飾這些詞語前面的詞語”這個語法現象。明確的語法知識目標對于學生的閱讀和思考具有清晰的導向作用。教師依托課堂教學目標的呈現和閱讀材料的選用,引領學生帶著任務閱讀文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獨立思考問題,發現文本中包含的語法現象,獲得與語法知識相關的感性信息。

二、借助比較方法,輔助學生歸納語法規則

眾所周知,語法知識是語言知識體系中最核心的內容,也是構建學生語言知識結構和能力基礎的必備要素,具有固定的語法規則,這也是語法知識學習的重中之重。教師組織高中生學習語法時,在學生初步感知了語法現象的基礎上,還要進行比較分析,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討,歸納語法規則,發現易混淆的語法知識之間的差異,牢固掌握語法知識,完善語言知識結構,打好英語學習基礎。例如,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Unit2Growingpains的Grammarandusage的“Preposition+which”“Prep‐osition+whom”時,教師出示例句“Wethoughtyouwereapersonfromwhomwecouldexpectgooddecisions.Themoneywithwhichyouweretobuydogfoodisgone.”讓學生比較兩個句子,總結“介詞+which/whom”類型的定語從句的構成。學生通過分析例句結構發現“formwhom”中whom代指人稱代詞you,即代指人,“withwhich”中which代指themoney,即代指物。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再區別“介詞+which/whom引導的定語從句”,學生可以根據指代的內容準確應用which/whom引導定語從句。學生通過比較例句發現了“介詞+which/whom定語從句”的語法規則,自主完成了語法知識的學習。比較的方法能讓學生發現語法現象的不同。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通過分析歸納,引導學生概括英語語法規則,輔助學生完成語法知識核心內容的自主學習,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訓練。

三、設計練習題目,促使學生鞏固語法知識

語法知識作為英語語言知識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點,需要學生熟練、牢固地掌握。在學生通過比較分析發現語法規則的基礎上,教師還需要針對具體語法知識學習的重難點,結合高中生學習語法時的易錯點,設計具有典型性的練習題目,促使學生準確記憶和理解語法,以牢固掌握語法知識。例如,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的Unit3Lookinggood,feelinggood中的Grammarandusage部分時,為了幫助學生鞏固這一單元所學的重點語法“Non-restrictiveattributiveclauses”,教師在學生完成了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學習之后,為學生出示了一組練習:Amyisanactress,()isZhouLing’sfriend.Amyeatslotsoffruitandvegetables,()ofthemaregoodforherhealth.MikehasdecidedtovisittheGreatWallnextmonth,()hobbyistravelling.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選擇適合的引導詞填空。學生依次填寫了“who,which,whose”答案。教師又讓學生解釋選填這三個詞語的原因,使學生真正“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牢固掌握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相關知識。教師在深入解讀語法學習目標的前提下,基于對高中生學習情況的全面了解,為學生提供了類型多樣、針對性強的語法練習題目,組織學生有效完成了練習,并及時做出了客觀反饋,強化了學生對語法知識的記憶。

四、開展交流活動,引領學生掌握語法應用

注重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學習英語,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明確要求。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要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為載體,促使學生正確運用語法知識組織語言,積極與同學和教師進行交流,在應用中鞏固語法知識,快速內化語法,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實現英語語言能力的發展。例如,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Unit3Lookinggood,feelinggood的語法“Non-restrictiveattributiveclauses”之后,為了達到熟練靈活掌握“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目的,教師先帶領學生復習了“UsageofNon-restrictiveattributiveclauses”的用法“addsextrainformationtothemainclauseofasentence;Thereisacommabeforeit.”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筆“Writeanarticleabouthowtobehealthbyusingnon-restrictiveattributiveclause.”學生按照要求練筆,如“Healthisthemostimportantthings,weshouldpaymoreattentiontoit.Ilikeeatlotsoffruitandvegetables,whichofthemaregoodformyhealth...”學生通過與全體同學的交流,做到了學以致用,深入理解了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用法。形式多樣的英語交流活動為學生應用英語知識創造了有利條件。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交流活動,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正確恰當地應用語法進行表達,從而順利實現語法知識向語言能力的轉化,實現學習語法的最終目的。常言道:“學貴心悟。”學習知識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不斷開悟的過程。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領悟學習語法的方式,完成語法學習任務,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在學生“悟法”的過程中,教師的及時指導不可或缺,它既可以幫助學生圓滿順利地完成語法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實現知識與方法、能力與思維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馳.探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改進策略[J].海外英語,2019(10).

[2]魏梅芳.研究性教學理念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探討[J].英語教師,2019(7).

作者:顧玲萍 單位:江蘇省南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