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民主科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0 05:21:00
導語:營建民主科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教育領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反映,良好的、協調的師生關系是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完成教育任務的必要條件,它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自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早已對師生關系有過精辟的論述和成功的實踐。春秋時,孔子對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從而引起學生的無限敬仰與尊重。戰國時,荀子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為喻,鼓勵學生后來居上,超過老師。唐朝韓愈在《師說》中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正確闡明了師生切磋,教學相長的道理和能者為師的原則。這些都反映我國古代師生關系中的民主性和科學性。這些營建民主與科學的師生關系的教育遺產,的確值得我們去借鑒、繼承和發展光大。
高二(2)班,是一九九九年所組建的一個文科班,全班六十七人。我這個班主任一年前走馬上任。在我的班級管理中,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旗幟。著重于建立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為特點的健康的師生關系。
(一)尊師愛生
尊師愛生就是學生應當尊重老師,老師應當熱愛學生,這是我們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也是建立良好、協調師生關系的感情基礎。實踐證明,尊師常是愛生的結果,愛生是尊師的前提。通過數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認識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熱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生,才能對教育工作高度負責,才能深入了解學生,全面關懷學生,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如果教師不愛學生,就會失去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就難以在教育實踐中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教育效果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利用各種機會,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和知心朋友,全身心地關愛學生,從而贏得學生對自己的尊重。
文科班在剛組建時,大多學生在心理都有一種自卑感,認為在別人眼里,他們是因為理科成績不夠理想才“改換門庭”。這種心態的存在是對今后的學習生活極為不利的,所以要盡早將其消除,鼓舞其士氣,樹立其信心。
我在開學后的第一次班會上,使用了一個“激將法”,說了幾句“刺激”的話:“同學們,首先我歡迎大家加入到高二文科班這個集體里來,做為班主任,我將率領大家浴血奮戰兩年,勝利殺進大學校園。”(聽到此話,同學們都面露喜色,突然話鋒一轉)“但你們知不知道,別人是怎么評價文科班學生的?他們說文科班的學生是成績不好的才去學文科,是所謂差生的集合。”(聽到這里,學生們或埋頭不語,或很不服氣。刺激見效后,就要樹立自信心了)“這是偏見,但面對偏見光用語言去回擊未免太無力,我們要用行動去證明,我們是一群有實力的學生,我們大學校園里見!”(然后用歷屆文科生中的出類拔萃者的事實來說理,鼓舞士氣,達到效果)
除了“心理戰術”外,教師還需要將愛心融于點滴小事中,高二(2)班有個特點,借讀生人數相當多,全班六十七人中,在籍生39人,借讀生28人,借讀生占全班人數的42%。借讀生由于進校分低,往往自覺得低人一等,害怕老師會另眼相看,有同學說在籍生是“親生的”,而自己是“抱養的”。一旦他們長期得不到重視與關心,加上成績不理想,很容易演變成“破罐子破摔”心態。這對整個班集體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因此,作為班主任老師,不能厚此薄彼,應一視同仁。
首先班主任老師有意識地在班級管理中淡化“有籍”與“無籍”,強調我們是六十七人組成的大家庭。其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獎懲”分明,一視同仁。第三,更多地留意借讀生中成績不夠理想者的動向,防微杜漸。
我曾經笑談,班上學生較多,如果每天找一個學生談話,全班同學要兩個多月才能輪到一次。因此一方面鼓勵學生主動與班主任交流,另一方面堅持“一天一談”(每天抽二十分鐘時間找一名同學談話。)這種談話是平等的交流,班主任以朋友,師長的身份,以幫助學生困難的角度來談話,效果不錯。學生談完后覺得老師正在關心我,關注我,從而信心大增,積極性增強。此舉比多補幾節課,多訓幾次話要成功得多。
例如班上一名女生,一直在學習上漫不經心,對班級活動不聞不問,在“一日一談”中她說出了心里話:她初中就讀于省重點中學,成績相當好,作為保送生(優錄二十分)推薦進入該校高中;但中考中“馬失前蹄”成績大幅下降,以至保送生最低線都未達到,于是心灰意冷,覺得無顏見人高一時便到郊縣借讀,在哪里未能很快適應,學習更是覺得無回天之力了。不得已高二回來借讀,對自己也沒有多大信心了。我聽完后與她長談了一個多小時,講到了人生道路上對待挫折的態度;講到了如何走出心理陰影區;講到了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講到了她父母為她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她聽著流下了眼淚。這一談對她觸動很大,好像變了一個人,學習上開始用功了,個性也變得開朗起來,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老師和同學們贊許的眼光中她又成為一名自信活潑的女孩。
通過“一日一談”,作為班主任的我也嘗到很多甜頭,總結出了一點規律:考前找那些學習成績起伏較大同學談,提醒他們早作準備,精心備考,增強自信。考后找有進步的同學談,及時肯定他們,使之一鼓作氣。更要找退步的同學談,及時分析失誤,亡羊補牢,防止氣餒。
同學們和我的關系都不錯,朋友式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親其師才信其道”這句古話我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二)民主平等
教師的教育應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礎上,以說理疏導,循循善誘的方法,促使學生學業的進步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教師決不能以為學生是孩子而以“大人”、“長者”自居,動輒以簡單、粗暴的態度和壓的方法來對待學生,從而造成師生關系的緊張和對立。
作為教師,不體罰、不訓斥學生是平等、民主的最基本原則,實質上,師生民主、平等的關系還應是教師善于虛心向學生學習,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在發生問題時,師生之間要善于民主討論,服從真理,倡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風尚。所以我常對學生講布魯諾的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有產生班干、團干這一關鍵步驟,他們是班級領導核心。任命班干部,則簡單易行,但專制色彩濃些,選舉班干部,看似麻煩,但他們代表了學生的要求和利益,使“民主”得以體現。
選舉過程大致如下:首先班主任在全班作動員,強調班干部要有為大家服務的意識,要成為班級中的模范。然后由競選者就競選職位,自我評價,施政綱領等進行演講。之后,由全班同學及班主任老師投票表決,產生班委會成員(3名)團支部成員(3名),當場宣布結果。接下來一周時間,由班委會成員、團支部成員“組閣”,任命宣委、文藝委員、生活委員、組織委員等職務人選。再交全班同學審議通過后,臨時班集體核心力量產生,試用期半年。半年后經民主評議,作適當調整后正式任命。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只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
這樣民主選舉產生的班干部、團干代表了全體同學的意志,他們今后的工作也必然會得到全班同學的支持。
班委會、團支部領導下各小組設組長,各學科有科代表,每天有值日生(輪流),目的是讓百分之百的同學參與班級管理與建設工作,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如圖示:
副班長學習、宣傳、文藝、生活、體育委員
班委會:班長組長(五大組)
副班長值日生(全員輪流)
班主任:領導、協調作用
班級管理
機構組織委員①團小組
②
團支部:團支部書記③
④
宣傳委員⑤
在班級重大決策時,由班委(3名),班主任及團支部成員(3名)經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后,投票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民主與嚴格管理并不矛盾,在班級管理納入“法治”軌道的過程中,在民主前提下執法,在執法的過程中體現民主。
首先讓全班同學分小組討論,班委會、團支部研究修改后制定出《班級公約》等班級制度,從而使班級管理納入“法治”的軌道。
然后堅持督促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檢查形式有:
①學生自檢。讓學生自我反省,如在自檢中以現有“違法”行為,可以從以下“自懲”方法中任選一種:a、做一件好事,將功補過;b、在自評表上對“違法”行為作小結,自己保存,以觀后效。
②學生互檢:互檢方式有要好同學自由組合互檢,“先進”與“落后”搭檔間互檢。以起到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作用。
③干部檢查:由班干部檢查班內同學,發現問題后,作記載,一周一“通報”,使班干部能力得到鍛煉,也使班風中充斥著一股正氣。
④集體檢查:配合校文明示范班評選工作,既檢查同學,也檢查班主任的工作、言行,評出優秀榜樣,激勵先進,爭創先進集體。
⑤班主任抽檢:一旦四種檢查落實到位后,班主任抽檢工作就會很輕松。班級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律精神,學生如果學會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這個班集體就會是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甚至老師“不在”比“在”還好。
(三)教學相長
教學相長包含三種含義:
(1)教可以促進學,即“教然而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2)教師可以向學生學習。教師雖以教人為主,學生以學習為主,但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學習,能者為師。
(3)學生可以超過老師。學生不應“書云亦云”,“師云亦云”,要獨立思考,獨立判斷,鼓勵質疑。追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我在上任三個月后組織了一次懇談會,請同學們給我提意見,意見收集起來真不少,有聽頗為尖銳,大至工作方式上希望我在考試后分析成績時不要因恨鐵不成鋼而影響學生心態。小至個人小節上希望我改掉曾隨地吐痰的不良行為。雖然我聽得有些面紅耳赤,但我知道,只有主動聽取,學生的批評和建議,教師才可能不斷改進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懇談會成為我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規活動,二到三個月便開展一次。
在學生身上的確學到了許多東西。他們教我如何上網,他們交給我讀韓寒的文章。他們告訴我最喜歡什么樣的老師……
在學生的幫助下,我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班會:網上班會——用網上聊天這種學生喜愛的形式來討論問題。《中國足球為何夢難圓網上班會》因創意新穎被評為學校優秀班會教案。
總結我的班級管理,談不上什么經驗,但實踐證明:營建健康的師生關系是班級管理工作取得成效前提和關鍵,而民主與科學這兩面以來的大旗是我們應高高舉起的。
- 上一篇: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改革論文
- 下一篇:非智力型后進生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