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2 11:26:00
導語: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畢業生就業注重外語能力和計算機能力,醫學院校學生也不例外。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公共基礎課,是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必修課。我校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多年,通過多年的實踐,不斷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已基本構建起比較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現代化教學體系,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培養出了一批批具有一定計算機使用能力的畢業生。以下從幾方面討論我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建設思想。
1先進的教學理念
1.1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原則教師作為引導者應該把學生帶到知識殿堂的門口,引導學生入門,把主要任務放到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上來,把重點放在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上,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到做學習的主人上來。
1.2注重培養學生能力的原則計算機學科基礎知識所包含的知識面廣,內容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正確地選擇教學內容,選取適當的知識點。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單一的操作和軟件的使用,還要注重各類知識點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能觸類旁通,較快地掌握新的機型和新軟件的使用,達到具備自如的使用計算機的能力。
1.3突出課程實踐性的原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要強調實踐性,離開了操作,整個課程的學習只是紙上談兵,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因此,要注重為學生提供上機操作的機會。講授內容和上機操作的課時比例安排要不少于1:1,同時也要注意操作技能的考核。
2先進的教學內容
由于計算機科學本身更新快、發展迅猛,幾年來,計算機學科的知識內容有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以DOS操作系統為主,轉到了以Windows視窗系列為主的操作系統。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普及,這就決定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的動態性,而教學內容又要求相對的穩定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特點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及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的行業特色,把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分為三個層次,即: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和計算機應用基礎,每個層次都有其基礎教學內容和目標。為了及時跟上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同時又保持教學課時的穩定性,我們注重處理好教學內容不斷更新與教學過程相對穩定的關系,不斷更新、精選教學內容,兼并、壓縮或者取消重復或陳舊的內容,突出教學的先進性和應用性,使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建設不斷完善,逐步達到科學、規范的要求。
3完善的教學方法
3.1精講多練的原則精講,就是在教學中避免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講清課程的要點和基礎知識,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更多的具體內容讓學生自學。多練,郎讓學生多上機操作,其目的是從培養學生的的操作技能人手,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提高操作的準確性、迅速性、靈活性和協調性。
3.2注重啟發式教學計算機學科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為此,我們在教學中巧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形象化比喻,從而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如在講授文件目錄結構這一節內容時,用一棵樹的枝葉結構來比喻文件目錄結構,并用圖形加以解釋,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相對容易些。又如在講授VisualFoxpro設計應用程序時,可事先設計好一個關于學生檔案演示的軟件,上課時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設計。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好處在于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吸引學生聽課時的注意力。
3.3努力堅持學習不斷線的原則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技能的提高,單憑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我們每年均設置多項選修課,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繼續計算機課程的學習,以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4注重考試改革在考試方面,加強對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核。評價方式上實行筆試、機試與平時成績相結合的評分體系,做到知識掌握系統化,具有連續性。
3.5交互式教學,增進學生感性認識采用交互式的方法,使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互動起來。比如,在講授計算機網絡應用時。讓學生通過E—Mail方式提交作業,這樣,許多同學的興致特別高,他們不僅僅局限于電子郵件的使用,還與教師交流一些他們自己下載的軟件、文章及網站。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完成了教學任務,還觸發了學生探索Intemet資源的潛在能力。
4改進的教學手段
為了實現上述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采用多媒體聯機大屏幕投影系統進行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校園網、Internet在教學中的作用,改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條件,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4.1運用多媒體教室進行直觀教學由多媒體系統構建而成的數字化教學環境具有許多優勢,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認知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多媒體計算機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1)在用電子教案進行講解時,使用多媒體技術,做到圖文聲并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直接使用各種軟件實時操作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同步感受軟件的運行過程。3)演示程序的調試與運行過程,真正實現了“用計算機教計算機”,使教學更具直觀性和互動性,同時大大加快了授課的速度。
4.2開展網絡實驗室機型實踐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研究開發網上教學系統,構建了一個自主學習和培養創新能力的平臺。以“校園網”為依托,構筑一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生態圈”,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實現從環境、資源到活動的全部數字化,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多年來,我們不斷強化實驗教學環境,不斷改進實驗條件,建立了多樣化的學習平臺,為了滿足學生的多種需要,安裝了各種CAI教學軟件。
- 上一篇:企業開展四大運動心得體會
- 下一篇:大學學院科學發展觀交流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