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思政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18 02:49:10
導語: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思政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課程為研究對象,闡明該課程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意義及現狀,深入挖掘課程所含的思政元素,設計課程知識點與思政元素的有機結合,提出具體實施途徑。
[關鍵詞]工業機器人;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一、課程思政的背景意義及現狀
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2019年3月,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挖掘其他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一直是以思想政治課教師授課為主。但是以現在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專業技能技術課程的比重較大,思想政治課程比重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思政育人的要求,因此需要專業課教師參與到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中,才能更好地實現思政育人[1]。另外,一些高職院校的學生存在學科基礎較差、學習動力不足等情況,錯誤地認為只要學好本專業的相關知識,今后的工作就沒有問題,并不重視職業道德等其他方面的養成。以數控技術專業的學生為例,由于傳統的教學習慣,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教師在課程中主動融入思政元素的主觀意識不強,傳授專業知識、技能比較多。本文以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課程為載體,積極探索結合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使得思政教育貫穿整個課程,使課堂更具有活力。
二、課程性質
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是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專業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應用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在工業機器人編程中應用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在機器人技術實踐方面的專業技能。課程緊密結合未來工業機器人以及智能制造發展,樹立安全意識,突出培育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協作的品質以及工匠精神,為工業機器人編程應用相關工作奠定基礎。
三、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一)提高教師育人的水平。首先應加強教師思政水平的教育,學校應該定期舉辦思政教育培訓,提高基礎課、專業課教師的思政水平。課程思政需要專業課教師不能只掌握相關專業知識,也要了解本課程每一個案例的背景、每一個知識點后面的背景知識并挖掘該知識背后所蘊藏的思想,并將這些想法結合專業課程傳授給學生[2]。以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課程為例,授課教師要結合教材,從工業機器人發展挖掘名人和故事,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工業機器人編程來深入了解課程中融入的安全意識、職業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等各方面的思政元素。(二)課程思政內容實施方案。1.設計思路。本課程依據專業培養目標對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主要培養學生專業崗位核心技能以及專業綜合技能,拓展學生職業發展能力。課程以項目案例為依托,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體現課程思政的要素,通過將課程思政元素與課程章節內容有機結合,實現課程思政的目的。教學章節、思政育人內容及教學方法如表1。2.具體實施途徑。①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的組成部分[3],因此應結合專業課程的教學知識點,在專業課程的授課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比如講到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時候,可以給學生介紹國內老一輩無私奉獻的科學家,比如錢學森先生放棄國外舒適的生活回到祖國的懷抱,在十分艱苦的工作條件下從事研究。通過敘述一些事跡,來鼓勵學生認真學習,回報祖國,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懷。②課程中融入培養職業精神。本課程以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課程為載體,課堂上通過分組討論學習,反復論證應用方案的可行性,選擇最優的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可以提高工作過程中的生產效率,使同學們明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另外,在信號配置和工業機器人編程的時候,由于有些操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復試錯,需要同學們有不斷嘗試,堅持不懈的工匠精神。通過工業機器人的案例與智能制造比賽相結合,讓學生們體會了解在實際工業機器人的工作過程中的職業規范和職業態度,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的精神。③課程中融入安全意識,鍛煉團隊協作能力。實際工作過程中安全是重中之重,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課程中有實驗和實訓環節,面對的是一臺臺機器人設備,所以安全教育是課程中的第一課,因此針對實訓環節教學,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工業機器人編程操作過程中講解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讓學生時刻保持安全意識。其次是碰到相關問題如何處理,培養學生應對安全事故的良好心態。圖1為工業機器人實訓室場地。通過實施課前資料預習、課堂教學互動答疑、課后鞏固和考查等方式,依據本課程標準,通過任務分配、項目導向,將工業機器人工作過程分解成若干個項目,通過分組的形式進行項目的訓練。如圖2現場分組實操,每組會有組長、組員、設備管理者以及項目匯報人,任何一個環節都是有考核分數的,只有本組成員同心協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們間的團隊協作精神。
四、總結
本文以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課程為例,探討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主要從教師育人水平的提升、課程的教學設計等方面做了闡述,使得課程的專業知識、技能與思政元素有機結合。改革實施后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提高了個人的德育水平和職業規范,鍛煉學生的個人品質,對學生學習產生積極的作用,接下來將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葉陳勇.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以高職院校汽車車身結構課程為例[J].教師,2017,(34):79-79.
[2]曹勝彬,王馨.工科大學生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以《工程科技寫作》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402(08):13-14.
[3]尹國杰,衛應亮.《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思政理念的滲透———以應用化學專業為例[J].大眾科技,2019,(3).
作者:尤光輝 蔣立正 祝洲杰 胡佳斌 單位: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策略分析
- 下一篇:高職思政實踐教學融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