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學報》是一本由重慶大學主辦的一本工業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工業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60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1.71。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哥白尼索引(波蘭)、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國家教育部主管、重慶大學主辦的全面反映社會科學最新研究成果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一、嚴謹辦刊,特色鮮明。學報在忠實執行黨和國家新聞出版方針的基礎上,始終堅持以社會效益為中心的辦刊原則,主動為社會科學和地方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發展服務,形成并鞏固了為地主發展服務的鮮明辦刊特色。
二、原量優秀,贏得社會好評。學報在突出辦刊特色的基礎上,銳意提高學術質量,贏得社會及學術界的廣泛好評。學報曾獲得各種獎勵,學報所發論文多篇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目前,學報已經成為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重慶市期刊協會等期刊學術團體的重要成員。
三、加強改革,與時俱進。學報社版于1999年由16開改版為大16開;2001年又由季刊改版為雙月刊;2003年學報將在鞏固特色的基礎上,調整和優化欄目,增強學術內涵,從而在更高起點上為學報發展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重慶大學校科研和教改項目。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122151)、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Program)、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8351503101000001)、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Program)、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2310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87109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9051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98383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1040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472037)。
1.文章題名是能反映論文中特定內容的恰當、簡明的詞語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含義籠統及泛指性很強的詞語。(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盡可能不用動賓結構,而用名詞性短語,也不用“……的研究”)。
2.文章標注3~8個關鍵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隔開。中文關鍵詞盡量不用英文或西文符號
3.參考文獻應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開出版物,以15篇以上為宜,其中80%應為期刊或會議論文,80%以上為近5年出版的文獻,50%以上為國外優秀期刊文獻(注意:若是會議論文集析出文獻,必須要有會議主辦者、會議名稱、會議召開日期(如August 23-28 ,2007)及地點,論文集的出版地、出版者(或電子文獻的獲取和訪問路徑)、出版年、析出文獻的起止頁碼)。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標引處。
4.英文摘要排在中圖分類號、文獻標志碼之后,正文之前。
5.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各稱及編號。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 | - | - |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正街174號
郵編:400044
主編:王時龍
我們不是重慶大學學報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重慶市沙坪壩正街174號,郵編:400044。
重慶大學學報雜志是一本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重慶大學主辦的一本工業類期刊。國內刊號:50-1044/N,國際刊號:1000-582X。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重慶市沙坪壩正街174號,郵編:4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