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教育在高職德育工作的應用
時間:2022-06-06 11:34:08
導語:激勵教育在高職德育工作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于價值觀念尚未完全形成的高職學生而言,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激勵教育工作的開展對于調節學生心態、加強溝通與引導、促進學生素養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激勵教育在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應用的必要性,開展高職學生接受激勵教育效果的實證研究,針對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設計高職學生激勵教育調查問卷,通過調研結果分析,探索激勵教育在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應用策略,如實施榜樣激勵措施、競賽激勵措施等,以期讓學生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的職業選擇。
【關鍵詞】激勵教育;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激勵教育在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應用的必要性
激勵教育是在教育過程中采用激發勉勵和鼓勵的有效措施,讓學生自覺積極地朝著既定的方向努力。激勵教育在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1激勵教育更符合高職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高職學生大多已滿18周歲,大多是“00后”,自小生活條件優越,家庭環境相對寬松,學生普遍個性鮮明、自我意識強。學校較為傳統的德育工作方式難以與高職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價值觀念等相適應。激勵教育通過表揚激勵的教育方式、朋友式的談心方式能夠發現高職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部分學生擺脫自卑、厭學等心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我成長。2激勵教育更符合職業教育的人才培育理念“以就業為目的,以市場為導向”是職業教育在日常教學、班級管理和人才培養中的指導方向。激勵教育重視對學生專業實踐技能、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的培養。特別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職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開展激勵教育能夠鼓勵學生提升實踐技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容易建立自信,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3激勵教育有助于高職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職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開展激勵教育,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形成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以更加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未來的職業選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對于德育工作的認識,優化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手段,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2]
二當前高職學生接受激勵教育效果的實證分析
1問卷設計筆者圍繞激勵教育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共12個問題,1~3題為基本情況題,4~12題圍繞激勵教育展開,有兩道題設置了開放性的選項,其他皆為封閉式問題,題型有單選和多選兩類。2問卷發放與回收問卷調查以網絡調研方式在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商貿系開展,從各專業一至四年級學生中隨機抽取在校學生開展調研。5天時間內共收集問卷266份,回收問卷數量達到預期。通過問卷調查掌握目前高職學生接受激勵教育的真實情況,為高職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開展激勵教育提供數據參考。3問卷統計與分析參與本次調研的學生中,女生占82%,男生占18%。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分析如下。一是鼓勵類的單選題目。662%的學生有被教師夸獎的經歷,有105%的學生明確表示沒有獲得過教師的夸獎,233%的學生表示記不清,多數學生記得被教師夸獎的經歷。79%的學生希望獲得教師的鼓勵,有21%的學生覺得無所謂,近80%的學生希望獲得教師的鼓勵。有40%的學生表示在高職階段給予自身最多鼓勵的是朋友,選擇父母的學生占387%,選擇其他的學生占146%,選擇教師的學生只有67%,占比最低。這一統計結果顯示高職教師給予學生的鼓勵較少,未能滿足學生的期待,需要高職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認真思考改進。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應該多鼓勵學生,采取正面激勵為主的教育方式。二是對激勵教育態度感知類的單選題目。學生對激勵教育所持態度的調研數據顯示,選擇支持的學生占83%,認為無所謂的學生占158%,有12%的學生表示反對。學生感受到激勵程度的調研數據顯示,選擇一般的學生占52%,選擇較高的學生占257%,選擇很高的學生占143%,選擇較低和很低的學生均為4%。部分學生較為認可激勵教育對自身的積極影響,但一半以上的學生覺得激勵教育對自身的激勵程度一般。三是典型人物激勵類的多選題目。在學生覺得最能激發自身斗志的人物調查中,選擇身邊先進典型的學生占703%,選擇父母的學生占515%,選擇優秀企業家的學生占47%,選擇影視體育明星的學生占459%,選擇革命英雄的學生占444%。大部分學生認為身邊的先進典型最能給自己帶來激勵效果。四是激勵教育對自身影響類的多選題目。認為激勵教育能鍛煉意志的學生占65%,認為能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學生占59%,認為能夠幫助自身發現缺點和不足的學生占553%,認為沒什么影響的學生有12%。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五是激勵教育開展形式的多選題目。60%的學生通過家人的鼓勵獲得激勵教育,515%的學生通過課堂教學獲得,48%的學生通過參與校外活動獲得,462%的學生通過與教師溝通獲得,個別學生認為通過追求個人愛好可以獲得激勵。在哪些形式可以更好地推進激勵教育開展的調查中,有571%的學生選擇參加社團或興趣小組,占比最高,549%的學生選擇組織個人或小組評比活動,選擇宣傳榜樣人物事跡和教師的表揚與鼓勵的學生人數一樣,為53%,459%的學生選擇組織主題班會,455%的學生選擇家人的鼓勵,425%的學生選擇開展體育競技比賽,372%的學生選擇德育量化加分。在其他選項中,個別學生提到個人的成就和愛好帶來的喜悅會給自己很大的激勵。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學生接受激勵教育的途徑多樣,校內校外活動、家人和教師的鼓勵都能給學生帶來激勵作用,也有少部分學生重視內在的自我激勵與興趣激勵。
三高職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開展激勵教育的有效途徑
學校的激勵教育是利用各種外在的誘因和措施激發高職學生內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職業技能的提升和思想品德的提高由外在的需要教師督促和管理轉變為學生自身希望獲得進步的內在動力。激勵教育在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應用需要遵循主體性、發展性、整體性等原則,必須以學生為本,強調學生自我的內在激勵,從而達到較為理想的激勵效果。從高職學生激勵教育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來看,絕大部分學生認可激勵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也希望能獲得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鼓勵,筆者提出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開展激勵教育的具體措施如下。1榜樣激勵措施在高職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專業知識學習、實踐技能提升、思想認識提高、道德品質培養等方面都需要利用榜樣力量,讓學生在認同、學習、內化中逐漸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優化自身行為。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班主任可以把抗疫英雄的先進事跡融入德育工作中,讓學生深刻了解什么是責任,指導學生如何做一個對國家有用之人。[3]教師也可以將學校抗疫期間的先進教師和先進學生事跡在班級中進行宣講,讓貼近學生生活的人和事發揮榜樣力量,取得更好的激勵效果。為深入傳承和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引導學生堅定制度自信,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校舉辦“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筑牢家國情懷”先進事跡報告會。邀請蘇州市中醫醫院“援鄂英雄”周運海醫生為師生講述抗疫故事。報告會上周醫生用一張張珍貴的照片、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一幕幕動人的畫面還原了蘇州市中醫醫院援鄂醫療隊在武漢奮戰52天,用專業專注的態度、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患者做好服務的感人故事,用傾情付出詮釋“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2競賽激勵措施“00后”學生個性鮮明,普遍具有強烈的好勝心,班主任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性格特點,適當組織一些具有競爭性的比賽活動吸引其參與,讓學生在比賽競爭中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組織創新能力。結合上述調研結果,班主任教師可以組織演講比賽、知識競賽、體育競技、朗誦比賽等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緩解學生緊張情緒和壓力的同時配合激勵性的話語,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學校舉辦的“一二·九”大合唱比賽,參賽班級以歌聲緬懷戰爭歲月中前赴后繼的先驅們,以此傳承自強不息的“一二·九精神”,通過形式多樣的表演展現了班級風采。3獎懲激勵措施獎懲激勵是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實施激勵教育的有效方式,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當學生出現違反紀律、品行不端等問題時,教師則會采取相應的批評和懲罰措施以達到德育工作之目的。獎勵激勵措施主要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兩個方面。教師對學生的獎勵應以精神獎勵為主,如對在抗疫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精神獎勵贊賞。具體來看,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協助班主任做好班級各項統計工作的班長、副班長,督促學生及時參與、完成線上學習和線上作業的學習委員和課代表,班主任都應及時給予表揚,德育量化加分。教師還要注意對班集體進行團隊激勵,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4]4興趣激勵措施興趣是高職學生在成長中的內驅力,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動力來源。高職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中需要耐心觀察和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巧妙引導、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采取賞識教育等方式,幫助學生不斷成長,有效地推動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興趣激勵措施需要班主任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行為習慣,善于發現和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肯定和鼓勵學生的興趣特長,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班級德育活動中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愛好或是學生較為關注的時事熱點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如組織讀書會、影視作品欣賞茶話會、就業創業主題班會等,為學生提供展示自身興趣愛好、分享自身心得體會的機會。教師還可以組建班內興趣小組,鼓勵學生利用閑暇時間多互動交流,加深同學情誼。在此過程中,既能夠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又能激發他們思考的興趣,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逐漸成長。
四小結
高職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念形成、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教師應恰當地運用激勵教育方式,如實施榜樣激勵措施、競賽激勵措施、獎懲激勵措施、興趣激勵措施等,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的職業選擇。激勵教育在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應用應把握適度原則,同時需要家長的有效支持與配合,加強家校溝通交流,在開展德育工作中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楊雪群.激勵策略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應用探究[J].時代教育,2018(2)
[2]畢傳林,陳小秀.論高職院校班主任對學生的激勵教育[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4(2)
[3]趙文玉.淺談高職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國高新區,2017(17)
[4]雷盧鋒.激勵教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運用初探[J].科學咨詢,2015(41)
作者:宋飛 單位: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近代契約法強制性變遷探討
- 下一篇:汽車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