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9-15 11:49:16

導語:政務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務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科技水平也在逐漸提升,尤其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社會整體現代化建設,目前來看,我國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政務信息化建設程度會直接關系到其日常業務開展效率及準確性,因此,今后政務部門應該提升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雖然我國基層政務部門在當前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例如信息化建設條件不充沛、信息化建設流于形式、存在信息安全隱患等。今后,政務部門應該針對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確定相應解決措施,從而促進政務部門高質高效開展業務。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化建設;問題與對策

一、引言

當前來看,我國政務部門已經將信息化建設提上日程,具體來說,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所包含的內容較為廣泛,會涉及信息聯網建設、政務信息系統建設等多個方面,當前最為集中的信息化表現形式則是電子政務。對于電子政務來說,其主要是指各級政務機構通過互聯網開展信息傳遞及共享等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政務部門各項公務開展效率,也使得政務部門多項工作開展獲得了有力輔助。我國部分政務部門在推行信息化建設時,遇到了一些問題,由于其對問題理解不夠深入,導致了信息化建設無法進一步推進,因此對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分析非常有必要。

二、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公共行政績效提升

對于政務部門來說,其具有公共行政特性,政務部門在日常運轉過程中,信息化理念及技術的融入可以使其工作效率明顯提升。由于政務部門日常運作所涉及的內容較為豐富,并且工作流程較為繁雜,傳統的人工或半人工管理方式很難實現對多種信息的有效整理、檢索及利用。而將信息化技術融入政務部門公共行政工作中之后,實現了網絡辦公、遠程會議、虛擬平臺構建,這也使得以往政務工作所受到的時空限制被解除,使得信息交流更為及時、便捷,促進了公共行政績效水平提升。

(二)強化了公共行政成本管控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我國政務部門在開展公共行政業務時,成本管控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具體來說,公共行政成本主要包括政務部門為社會提供生產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時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投入,這也使得公共行政成本具有多樣化特征。而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降低當前政府各種公務處理成本,實現了公文電子化處理、信息資料網絡傳輸及管理系統開發應用,使得行動管理流程得到了有效優化,最終降低了公共行政成本消耗。

(三)使得公共管理更為公開透明

將信息化理念融入政務部門公共管理工作之后,使得公共管理更為公開、不明,這也為今后的公共管理工作開展創造了良好外界環境。從當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情況來看,其正處在不斷完善的重要階段,是以互聯網平臺作為主要依托,這也使得政務開展更為方便、高效,可以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接受全社會監督,進而提升了公共管理工作的整體透明度[1]。

三、當前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存在較為嚴重的信息化建設條件缺失現象

對于我國各級政務部門來說,在開展信息化建設時,依然會面臨資源、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尤其對于基層政府部門而言,上述制約更為嚴峻。目前來看,我國很多政務部門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依然缺乏資金支持,同時,想要使廣大公務員隊伍可以有效適應信息化工作模式,其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整體來看,我國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條件并不理想,這也是導致政務信息化建設推進速度緩慢的關鍵原因之一[2]。此外,很多政務部門在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時,往往過于追求信息化建設層面共性,而忽略了對當前政務部門發展階段的準確判定,并且忽略了政務部門自身所具備的特殊性,這也導致了信息化建設與當前政府實際條件不符的情況經常出現,致使很多基層政務部門盲目模仿上級單位開展信息化建設,這也勢必會影響最終信息化建設綜合效果[3]。

(二)領導層面對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不高

從當前我國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往往有很多政務的領導層,對信息化作用認知較為淺顯,并沒有將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提上日程,甚至片面地認為信息化建設就是技術部門的工作,對政務部門整體運轉發展的推動不大。在當前我國政務部門運作過程中,技術部門實際上只是整個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推動者之一,而真正發揮關鍵作用的還是政務業務部門,技術部門與其他部門只能發揮輔助作用,在實際開展信息化建設時,技術部門不可能有效起到調節其他多個部門完成信息化建設任務的作用。由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政務部門運轉模式較為固化,這種運轉模式往往與當前的信息化管理機制存在較大沖突,再加上人員主觀因素影響,這也使得很多政務部門領導對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不高[4]。

(三)公務員自身信息化意識不強

傳統的政務業務理念對公務員影響根深蒂固,雖然現階段我國國家級政務各級機構已經提倡信息化建設多年,但從我國各級政務信息化建設實際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理想,這與很多基層公務員自身思想觀念較為落后有直接關系,其對信息化重要性認知存在偏差,在實際開展本職工作時,依然以傳統的業務理念為指導。從當前我國政務部門公務人員結構組成情況來看,存在年齡結構不合理、知識結構不合理等現象,部分部門的公務員年齡較大,并且還有一些公務人員知識結構不完善,并不能有效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本職工作[5]。甚至還有一部分工齡較大的公務人員對信息化建設存在抵觸心理,片面地認為信息化建設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量,并且提升日常工作難度。

四、“互聯網+”背景下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對策分析

(一)領導層要提升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

在政務部門開展日常工作時,部門領導發揮了重要引導及指揮作用,是推動整個單位信息化建設的關鍵,這就需要領導層人員意識到自身建設重要責任,充分協調各個下屬部門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由于政務信息化建設是內容較為龐雜,是一個長期性過程,因此需要單位領導及部門領導始終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對各部門職責進行合理安排,保證信息化建設持續性開展[6]。在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方案實施前期,應該注意將軟件系統開發作為重點,從而保證今后政務部門業務開展的便捷性,但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增加當前政務部門個別工作崗位工作量,并且使得以往常態化工作模式發生一定改變,這可能會導致部分崗位工作人員不習慣,這時候需要單位領導及部門領導發揮自身帶頭作用,鼓勵員工調整工作心態,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新計劃建設目標實現[7]。

(二)強化對員工信息化意識的培養

之所以信息化建設目標在我國很多政務部門遲遲沒能實現,主要與一線員工自身信息化意識較為薄弱有直接關系,很多政務員工由于對信息化技術的認知程度較低,因此在信息化建設制度落實時,往往存在一定抱怨心理,不積極配合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展。今后,政務方面在正式開展信息化項目建設之前,應該主動強化基層員工信息化意識,可以通過定期開展信息技術培訓班及相關理論知識講解活動的方式,促使基層員工對信息化建設有更為深入的認知,并且了解信息化建設對提升政務日常業務效率的重要作用,使得員工意識到信息化建設是當前政務部門運轉發展的主要趨勢[8]。在對員工信息化意識進行培養時,需要企業領導層人員有一定耐心,要根據當前政務部門運轉情況及基層員工實際工作能力、工作習慣確定培養模式,從而促使員工實現思想上的轉化,進而積極配合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展。

(三)健全政務信息化安全保障制度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雖然信息化建設機制在我國政務部門得到推行,但并沒有確立與之相匹配的信息化安全保障機制,這也使得很多時候政務部門的業務信息面臨安全性問題。因此,今后政務部門在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時,應該注意確立更為嚴謹的信息化安全保障機制,將安全保障機制與信息化建設有效結合,從而實現對當前信息供應鏈、網絡平臺、軟件系統的保護,具體來說,政務信息化安全保障制度的建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加大對我國信息化產業的研發力度,提升信息化基礎產業技術水平,這就需要各級政務部門有更為鮮明的信息化建設工作態度,針對知識產權產品開展產權維護工作,積極引進多種實用性強的信息化安全技術,將其應用到當前政務業務信息安全管控工作中,可以嘗試引用通信線路安全技術、病毒防護技術等[9]。其次,基層政務方面還應該確立更為完善的信息資源安全管理制度,資源安全管理制度的設定與完善是一個持續性過程,需要政務相關領導人員有一定耐心,根據當前政務部門信息網絡系統實際運行情況確定網絡安全管理模式,并且制定出一套更為規范的信息化操作準則,將這一準則落實到政務部門日常業務管理工作中,保證廣大公務人員在開展崗位工作時,可以按照標準規范來進行計算機軟件及設備操作,這樣可以明顯降低因為人為因素引發安全隱患的可能性。再次,政務部門還應該建立起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安全管理體系,要保證管理體系涉及內容廣泛性,具體應該包括網絡公共安全秩序、電腦設備安全運轉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定期安全檢測、人員信息訪問權限等幾個方面,這樣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用得到有效發揮。最后,要注意加強公務員隊伍信息化安全教育力度,引導公務員隊伍在開展日常崗位工作時樹立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識,防止外界病毒入侵[10]。綜合來看,想要使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開展取得良好效果,應該積極構建其相應的網站平臺及維護管理規范,通過自上而下的梯度管理方式來開展電子政務安全管理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政務部門電子政務系統日常運轉的安全性及穩定性。

(四)盡量選擇適合的信息技術開發公司

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信息技術開發公司數量越來越龐大,但其技術水平卻參差不齊,各家信息技術公司魚龍混雜,其技術體系完善程度存在較大差別。政務部門在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時,應該選擇一個與當前政務單位運轉發展情況相適宜的信息技術開發公司,要保證技術開發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團隊綜合素質較高,同時還要對信息技術開發公司整體規模進行明確,并且確定其社會聲譽及行業口碑,這樣才能使政務部門后續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展更為順利。在進行招標文件制定時,應該將信息技術公司的規模要求、人員結構要求、入行時間要求、資金成本要求等詳細體現出來,嚴格按照招標文件中的各項要求來開展招標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最終中標的信息技術公司與政務部門當前實際信息化建設需求相符合[11]。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現階段我國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我國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對于各級政務部門來說,也開始積極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整體來看,雖然信息化建設理念在我國落實時間較早,但在具體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時,并沒有發揮理想效果,主要由于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較為復雜、系統的工程,需要相關領導人員提升對政務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并且進一步加大資金、精力投入力度。同時,還應該注意對政務部門基層公務人員的信息化意識進行持續性培養,之所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我國政務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沒有發揮應有效果,與基層公務人員自身信息化意識較為薄弱有直接關系,需要政務部門相關領導人員清晰意識到這一點,轉變以往的工作人員工作思維,通過定期開展宣傳培訓的方式,促使基層公務人員意識到信息化建設對崗位業務開展的促進作用,這樣才能使其更為積極地提升自身信息化技術水平,從而使得崗位工作開展更為高效、精準。此外,我國政務部門在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時,還應該對信息資源安全予以充分重視,構建起具有針對性的信息化安全管控機制,將其與信息化建設工作一同開展,這樣才能保證信息化資源收集、整理、檢索、利用的整體安全性。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性過程,需要有高素質技術人才及先進信息化技術對其進行支撐,這就需要政務部門加大對新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在保證人才本專業知識水平的同時,還要對其信息化技術水平有所要求,保證其能夠熟練運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本職工作。還要注意對信息技術公司進行嚴格要求,信息技術公司是提供信息化技術體系的單位,只有保證其整體專業性,才能使其所提供的信息技術體系完善性得到保證,進而促進“互聯網+電子政務”發展。

參考文獻

[1]崔璇.“互聯網+”背景下天津社保電子政務平臺建設研究[D].天津大學,2019.

[2]黃小根.淺談“互聯網+”背景下,我國政府部門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系統工程,2016,10(2):115-116.

[3]楊燕.論政府參與模式對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的影響——基于湖北和上海的實地調研[D].華中科技大學,2016.

[4]劉振峰,覃娜娜.淺談“互聯網+”背景下我國政府部門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系統工程,2016,28(10):46.

[5]葉信躍.基層政府部門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信息與電腦,2017,10(19):41-43.

[6]劉涵.益陽市長熱線現狀及其“互聯網+”發展探索[D].國防科技大學,2018.

[7]李明福.大數據背景下泉州公安信息化建設研究[D].華僑大學,2019.

[8]白成易.本溪公安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D].沈陽師范大學,2017.

[9]金明.“互聯網+”背景下農村地區政府信息化建設探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0,38(2):223,225.

[10]李勝琦.基于互聯網+的規劃信息化建設新思路[C].//2016年中國城市規劃信息化年會論文集.2016:187-190.

[11]楊娜.信息化建設推進“放管服”改革[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6,26(41):46-46.

作者:鄭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