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分析

時間:2022-09-29 11:27:44

導語: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分析

摘要:在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采集完整的會計數據信息、根據項目資本消耗和材料價格波動等各類信息進行項目運營分析,能夠為科學決策和高效化管理提供支持?;谌诤掀脚_進行會計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可以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時性,助力項目效益管理,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本文主要針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問題,采取實例分析的方法展開討論。首先概述了融合的意義,其次分析了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的思路和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案例分析,提出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策略,以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

隨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和行業整體競爭加劇,未來建筑行業的利潤空間將會被進一步壓縮。對于企業而言,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如何獲得預期效益,保持自身的良好發展,成為管理者思考的重點內容。做好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工作,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深度挖掘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的價值,為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優化提供支持,具有重要意義。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意義

從融合的角度分析,能夠實現財務與業務數據信息的有效整合,深度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為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財務會計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管理會計又稱為“內部報告會計”,是指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和其他資料對其進行加工、整理和報告,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幫助決策者做出各種專門決策的一個會計分支。管理會計所提供的各類信息不具有固定格式,包含很多計量信息,除了定量財務信息,還包括定性信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會計服務對象、會計主體、會計職能定位等方面發揮的作用不盡相同。財務會計側重于對外部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財務信息,通過交易資金和記錄,定期編制財務報表并報告,為管理者做出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屬于“外部會計”或“對外報告會計”。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往往只有一層,即以整個企業為主體。財務會計的職能定位是“記錄價值”,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會計工作程序,對單位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記錄、加工、處理,提供并解釋歷史信息,屬于“報賬型會計”;而管理會計側重于滿足單位內部管理需要,為單位內部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決策的各種財務與管理信息,為強化單位內部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可分為多層次,既可以是整個企業,也可以是內部的局部區域或某一生產環節。管理會計職能重在“創造價值”,并滲透于單位管理的全過程。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有以下原因:一是行業競爭激烈、業務風險多。現階段,建筑行業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留給施工企業的“蛋糕”有限,在價格比拼的當下,企業必須具有“慧眼”,精準識別有利的項目。要具有較強的財務風險管理能力,合理運用各類金融工具優化資本結構,做好業務運營管理,提高業務管理水平。二是項目運營周期長,潛在的風險很多。由于建筑施工的周期長,要做好建筑施工項目的策劃,做到精準預算和全過程跟蹤控制,保證資金得到合理利用,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當前,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管理面臨很多挑戰,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需求更高,同時也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提出更多的要求。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職能并不重疊,管理會計可以理解為一種在財務會計基礎上的進一步分析與擴展。通過管理會計對財務會計所提供數據的進一步利用,能夠為原本只反映日常業務的財務信息增加可利用價值,兩者各自發揮優勢,實現資源整合,完整采集數據信息,采用財務大數據分析技術,為管理者提供多樣化的數據支持。

二、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實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以某建筑施工企業為例,其主要業務包括:總承包、設計和施工等,2019年企業營業收入大約100億元。近年來,國內建筑市場競爭逐漸從完全競爭狀態中脫離,走向壟斷競爭,工程量衰減,為了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案例企業積極進行戰略布局,實現業務多樣化和經營多元化。但是,現有的賬務處理和報表披露工作模式,無法滿足企業發展對財務管理的需求和要求,甚至制約著企業發展,需進行財務管理的轉型,增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度,構建新的財務管理模式?,F結合具體實踐,進行全面分析。

(二)財務管理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財務專業的復合型人才不足。隨著企業業務不斷增加,對財務管理的人力資源需求很大。轉型前,企業的職工人數為5273人,其中,專業財務人員有259人。表1為人員結構情況。從集團的財務隊伍情況分析,持證比例很低,財務知識更新滯后,財務人員的業務素養水平有限。二是會計信息處理能力有限且質量水平不高。建筑企業原來的硬件條件不完善,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影響工作人員對業務的職業判斷與賬務處理,這關系到形成的會計信息質量,若質量不達標,則難以反映企業實際的財務情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三是財務管理的成本很高。案例企業是建筑施工企業,承包項目后財務人員才開始進駐項目,由于參與度不足,難以實現對事前的有效管控,缺少財務風險研判與分析,影響到項目管理的效益。除此之外,建筑施工項目多且作業點分散,數據信息采集不及時,出現了單據信息傳遞速度慢的問題,影響財務管理的效益與目標實現。四是外部監管力度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壓力大。無論是企業生產,還是企業財務管理,都接受外部的監管。在綠色低碳建設標準實施背景下,一方面,生產方面的壓力和挑戰眾多,正在探索轉型發展的模式,需要資金資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在經營管理方面,多元經營和深挖市場等需求很大,財務管理工作應高質量做好精準研判和處置,為企業經營發展助力。目前的財務管理模式,面臨很大的挑戰,走轉型之路勢在必行,需積極轉變財務管理理念,構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模式,挖掘數據價值,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支持。

(三)財務轉型升級的方案

1.樹立財務服務業務的理念建筑施工企業在經營管理與發展過程中,時刻面臨著風險,影響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企業因負債經營,風險向權益資本轉移,這也是財務風險存在的本質原因。財務風險按其性質,可劃分為資金類、稅務類以及信用類等,每個風險“暴雷”,帶來的后果都不是企業所能夠承受的,必須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管理。作為財務管理部門,應該認識到職責與使命,立足于會計賬務處理,深度挖掘業務中的財務信息,及時發現并提示風險,幫助管理者強化業務管理能力,有效處置或者規避風險,保證企業合法合規經營。在傳統的會計工作中,在開展會計核算時,稅務核算極易被忽略,潛藏巨大的稅務風險,要做好有效的防范、處理工作。目前,涉及建筑行業的稅務改革正在實施,財務工作人員應及時通過稅務APP、微信、微博等渠道,了解建筑行業的稅務法規政策,保證合法合規經營,降低企業的經營管理風險。2.構建精細化財務管理體系一是構建標準化會計核算管理體系。圍繞內控和資金集中化管理、科目體系構建以及賬務處理流程等內容,實現內部統一化和規范化,形成標準化管理手冊,高效開展會計核算工作。通過統一賬務處理方法,結合建筑施工項目業務的特點,統一科目的使用、流轉,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助力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提高財務系統數據信息處理能力。積極獲得軟件企業的幫助,結合企業自身業務的特點,構建集團內部的科目體系,增強數據采集與數據處理能力,保證數據信息的精細化處理。在企業資金使用管理方面,利用資金系統,優化資金的配置,實現資金使用全過程的有效管理,保障資金高效化利用。三是精細化財務管理體系。企業經過兩年的標準化建設,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跇藴驶ぷ黧w系,并結合自身的財務管理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內控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細化分解財務會計工作的職責與任務,形成交叉監督審核機制,充分調動各方的力量作用,實現協同化辦公。四是促進財務業務一體化。構建精細化管理體系后,將財務管理滲透到建筑施工業務的各方面,圍繞承包項目合同評審、風險研判以及稅收等方面,進行風險監督控制,保證財務與建筑施工企業業務的有效融合,提供財務專業意見和建議,為公司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支持。在財務管理實踐中,圍繞資產購置、資產處置、并購交易等方面,實施全面嚴格控制。3.組建高素質的財務管理團隊為優化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工作的融合,企業設置了總會計師,全面負責財務管理工作,為企業管理提供服務。在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財務負責人主要對子公司財務總監負責,而財務總監要對財務部各類業務負責,財務對總會計師負責。首先,在財務工作中,財務人員既接受各層機構的管理,也接受財務部的管理。其次,細化分解職責和內容。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背景下,構建財務管理體系,實現對人員職責范圍與權限的細化分解,設置獨立的機構以及專門的管理團隊,負責相關信息的采集和處理,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積極組織財務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促進業務、財務、管理的多元融合。最后,實現財務數據信息的精準提取和分析。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和辦公軟件等,輔助數據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挖掘數據信息背后的價值,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持[1]。

(四)案例企業轉型升級的成效

2020年,企業完成財務管理轉型。從近兩年運行的情況分析,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具體表現如下。一是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平行運行。從企業財務管理的角度分析,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構建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平行運行機制,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落實傳統會計核算任務,同步推進財務管理轉型升級。例如,實現資金集中管控和資源優化配置等。在具體實踐中,通過對體系的完善和人力資源的培養,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發展提供了強大保障;從業務開展的角度分析,采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和各類分析技術,輔助業務的順利開展。二是財務轉型支撐管理決策以及戰略規劃布局。企業在經營管理實踐中實現財務轉型后,實現了財務和業務的深度融合,利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平行運行體系,借助各類信息技術,進行數據信息整理和風險研判,為項目決策和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保障項目管理效益目標的實現[2]。

三、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和辦法

從推進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角度分析,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辦法,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支持,可獲得不錯的成效。目前,國家出臺了系列法律法規,促進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不過在具體實現方面,還面臨很多挑戰,需繼續完善管理措施。企業可結合財務管理和業務特點,圍繞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推進進程,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辦法,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益水平。從制度方面,明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職責與任務,確定融合思路,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落實,發揮積極的作用[3]。

(二)做好財務人員的培訓和培養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需同時做好財務人員的培訓與培養,使其可以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高效地開展各項工作,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從財務和業務融合的需求,以及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要求出發,認真分析作為財務人員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積極組織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業務能力水平,適應工作新形勢和新要求,全面提高財務會計管理的水平。作為財務人員,要具有主動學習意識,學習稅法新增內容、會計法律法規、建筑相關知識等,更好地促進財務和業務的融合,發揮財務會計價值與作用,保障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目標實現,促進建筑施工企業健康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4]。

(三)構建信息化系統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發展,需信息化系統的支持和保障。結合建筑行業的生產特點,圍繞項目全過程,做好數據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挖掘海量數據信息背后的實用價值,為項目科學決策和管理提供數據支持,避免產生不良的影響。保障財務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避免財務數據因質量問題,影響管理工作的開展[5]。建筑施工企業可以利用物資管理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等,深度挖掘數據信息的利用價值,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效結合,滿足管理者的多樣化需求,保障會計信息高效化共享,促使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高效開展,為建筑施工項目提供支持,保證管理目標實現。充分利用財務管理的優勢,促使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工作效益達到預期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要圍繞制度、機制和業務等方面,探索科學、合理的融合思路,搭建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做好財務人員專業化培訓,助力財務管理會計的發展,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與保障。案例企業的實踐證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在減少人員成本支出、提高經營效益、提高管理效率、服務于企業財務決策等方面成效顯著。未來,在大數據技術和財務智能化平臺等新技術的支持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度會不斷加深,必將釋放出更多的能量。

參考文獻

[1]邢亞文.管理會計在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財經界,2021(36):135-137.

[2]姚寧崗.管理會計在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集體經濟,2021(36):145-146.

[3]廉可.管理會計在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大眾投資指南,2021(20):63-64.

[4]莊洪倩.建筑施工企業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分析[J].商業觀察,2021(26):91-93.

[5]魏晨旻.管理會計運用于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25):147-148.

作者:張丹 單位: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