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時間:2022-09-29 11:24:47

導語:廉潔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廉潔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摘要]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助力大學生成長成才,實現課程育人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加強思政課程建設,實現課程改革創新的內在要求,是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打造德藝雙馨的高質量育人教師隊伍的現實需要。要在內容上要調整、補充和完善教學內容,準確反映和體現廉潔文化;在形式上要完善教學設計,運用多種方式方法,推進廉潔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在載體上要創新思維,利用實踐教學、在線課程等,推進廉潔文化融入的多路徑選擇。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打造廉潔校園文化,建立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廉潔文化;思想政治理論課;融入

廉潔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人民崇德向善的精神文化體系,它是指個人廉潔修身,官員廉潔從政,社會廉潔發展,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都海晏河清、風清氣正。廉潔,不光是對黨政領導干部的一種政治要求,也是對全體社會成員提出的一種基本規范,更是青年大學生應具備的一種個人素質。青年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可以這樣說,青年廉潔,則國家廉潔,民族廉潔。青年大學生是否具備正確的廉潔意識,大學校園是否形成優秀的廉潔文化,不光關乎著青年個人的健康成長成才,更決定著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發展方向,關乎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關乎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歷史征程。廉潔文化進校園是新時代背景下深入推進反腐倡廉、營造廉潔政治生態新形勢下的重要工作內容。高校應探索符合自身的廉潔文化建設途徑,結合自身實際,重點關注人才培養和新時代大學生成長成才。其中,要重點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將廉潔文化有機融入課程建設,讓廉潔的價值觀念內化于大學生的內心意識,外化為大學生的行為習慣。

一、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大意義

(一)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助力大學生成長成才,可以這樣說,在“00”后大學生“稚嫩”的雙肩上,承載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任務,他們邁開的每一步都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征程之中。當代大學生在未來扛起這項重任時,能否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在復雜的環境中明辨是非,在各種糖衣炮彈的侵蝕中清明守正,在各種思潮的激蕩中堅定立場,直接關系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能否順利前行。大學階段,是人生中由“孩童”向“成人”轉變的重要時期,是“三觀”正確鑄就的關鍵時期,是需要精心栽培的緊要時期。這一時期若缺少精心的栽培,有益的引導,行差踏錯,則一生都將受到影響,難以挽回。正如孔子所說:“少成則若性也,習慣成自然也。”從小養成的習慣,就如同天生的秉性一般,自然而然,磐石難移。圣人的成長之路,就在于從小即“養正”,這里的“正”指的就是正確的價值觀念。在人生這一懵懵懂懂的關鍵時期,用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厚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滋養,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導,一棵棵的嫩芽一定可以茁壯成長,成為支撐起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棟梁之材。我國高校針對大學生開設的課程主要分為專業課、基礎課、思政課等三大類。雖然說近年來在推進高校的課程思政建設,即將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但是,在大學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核心的課程、最主要的渠道和最重要的途徑。將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課堂之中闡述廉潔文化的精髓、培育廉潔自律的意識、培植公正廉潔的習慣,正是助力大學生成長成才,實現課程育人目標的必然要求。(二)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加強思政課程建設,實現課程改革創新的內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程。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例,主要開設三門核心思政課程,大一一期開設的《思想道德與法律修養》課,大一二期開設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以及全過程開設《形勢與政策》課。2021年,為了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和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對這幾門思政課進行了必要的改版和修改。其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改動頗大,課程名稱更改為《思想道德與法治》。雖然,課程的部分內容改動較大,但是課程的教學目標———面向大學生開展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教育,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成長為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沒有變化。除此之外,“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還有幾個沒有變:課程依然開設在大一一期,依然是大一新生所要學習的思想政治理論“第一課”,依然承載著幫助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精準地抓住“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變”與“不變”,積極踴躍地投身到課程建設的改革創新中去。特別是依托課程建設,將廉潔文化有機融入,首先弄懂弄熟弄通新版教材,將廉潔文化融入教學內容之中;其次,更新教學方法,活用廉潔文化相關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對廉潔文化的認同;最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啟發學生活學活用,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構建風清氣正的校園廉潔文化。(三)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打造德藝雙馨的高質量育人教師隊伍的現實需要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首先需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思政課教師肩上的責任重大。第一,思政課教師為大學生撥開云霧,導引方向。當代“00后”大學生出生成長的時代恰逢世界正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局,社會信息化日新月異,文化多樣化思潮涌動。當代大學生尚未形成明確的價值觀念,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容易不辯是否;面對信息浪潮的鋪天蓋地,容易隨波逐流;面對文化思潮的影響滲透,容易亂了陣腳。思政課教師是大學生的授課老師,他們在課堂上進行理論學習,在課堂外溝通所思所想,思政課教師往往最容易發現大學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在價值培育方面出現的問題。要自覺用偉大的理論武裝頭腦,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帶動學生。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為學生在心中筑起的偉大夢想引路導航。第二,思政課教師為黨和國家立德樹人,培根鑄魂。上好思政課,達到思政課的課程目標,實現思政教育的育人目的,思政課教師承擔著最重要的作用。蘇聯卓越的無產階級教育家加里寧借鑒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對作家的比喻,形容教師就是教育家,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比喻普遍的被人們認可和接受,就是因為教師承擔著塑造學生的靈魂這一重大職責。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征程中,思政課教師的重大使命就是培育出一批批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課不好上,因為它對思政課教師要求極高,既要學識淵博、功底扎實,更要人品高潔、信仰堅定。只有這樣的老師,才有資格做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的老師,才有能力在學生的心靈里播撒下真善美的種子,只有這樣的老師,才能擔負得起“培根鑄魂”的歷史使命。第三,思政課教師為思政教育守正創新,開拓前行。時代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創新應以“永遠在路上”的不懈精神銳意進取,開拓前行。現時代,國際國內、人類社會內部環境與自然界等外部環境等外部因素,各種變化都會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唯一堅守的“不變”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其重大理論成果。除此之外,國際國內局勢錯綜復雜千變萬化,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經歷重大變革,“00后”大學生取代“90”后大學生成為大學校園的主體,他們身上也呈現出和其“90后”學長不盡相同的諸多特點。思政課教師要牢牢把握住這一個“不變”與諸多“變化”,為思政教育守正創新,順應時代變化,凸顯時代特征,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開拓前行。

二、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具體思路

廉潔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培育大學生的廉潔意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給大學生傳播廉潔文化的主要渠道。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并不是二者簡單的機械相加,而是科學地滲透、有機地融合,在內容上要調整、補充和完善教學內容,準確反映和體現廉潔文化;在形式上要完善教學設計,運用多種方式方法,推進廉潔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在載體上要創新思維,利用實踐教學、在線課程等,推進廉潔文化融入的多路徑選擇。(一)調整、補充和完善教學內容,準確反映和體現廉潔文化高校大學生現在所使用的國家統編教材中,對廉潔文化的敘述不夠詳細具體。部分思政課教師在進行思政課教學時,較少涉及廉潔文化的相關教學內容。可廉潔文化的在“00后”大學生群體中的入腦入心的重要性已如前所述,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師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充分學習領會國家統編教材的基礎上,調整、補充和完善廉潔文化的相關教學內容。比如,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中,在人生觀部分,可以引導學生樹立廉潔奉公、樂于奉獻的鴻鵠之志;在價值觀部分,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清廉正直的正確價值觀念;在道德觀部分,可以引導學生明了廉潔自律是個人應有的道德操守;在法律觀部分,引導學生明了若不廉潔自律,收受不義之財,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在各個部分有機融入廉潔文化的內容教學,為“00后”大學生日后步入社會切實做到廉潔從業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與法治觀念基礎。又如,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課程中,對廉潔文化的闡述相較《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更詳盡具體。思政課教師可以嘗試著采取專題式教學,重點結合教材的全面從嚴治黨部分,結合十八大以來我黨反腐敗斗爭取得的良好態勢,全面剖析廉潔文化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重大意義。(二)完善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方法,推進廉潔文化融入課堂教學思政課不好上,難就難在如何與時俱進,運用適合時代特點、打動學生心靈的新教學手段、新教學方法。廉潔文化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但這一知識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離,與學生未來從業有一定的時間跨度,學生多不了解、不感興趣。如何將廉潔文化有機融入高校思政課中,不光教師在課上講,學生同樣在課上愛聽,聽得進去,就需要授課教師多琢磨多打磨了。思政課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環節,從課前、課中、課后等各個教學環節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綜合運用多種方式方法,特別是可以嘗試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等信息化教學手段,把廉潔文化用學生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方式傳遞出去,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廉潔文化講深講透,讓學生對廉潔文化真學真懂真信真行。(三)利于實踐教學、網課等多載體,創新廉潔文化融入的路徑選擇現如今的時代,信息技術無孔不入,從學語幼童到耄耋老人,都深受其影響。更何況伴隨著信息技術成長起來的“00后”大學生們。在被信息技術深刻影響的現代,課堂早已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身坐課堂之中的學生,可能早已通過手機神游萬里之外了。在講臺之上,教師的滔滔不絕可能只是充耳不聞的背景音了。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該如何在那片紛擾中把學生的心留在這張書齋這片校園凈土中,是所有教師都需要深思的問題。思政課教師也是如此,要將廉潔文化有機融入思政課教學,就必須利用多載體教學,創新廉潔文件融入思政課教學的路徑選擇。首先,實踐教學是思政課教學讓理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方法,思政課教師要活用這一載體,多設計與廉潔文化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區、走到社會,既做了解廉潔文化的研究者,又做傳播廉潔文化的宣傳員。其次,信息化時代催生出了自媒體時代,思政課教師要認識到自媒體傳播知識和資訊的快捷性和即時性。設計趣味性和知識性并重的網課,精準推送,讓學生自主接受、自動傳播廉潔文化的相關網課。

三、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保障措施

(一)廉潔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近幾年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許多思政課教師對這一方面的內容不太熟悉,在課堂之中如何講,講些什么也不太了解。這就需要思政教師自身素質要硬,廉潔文化的相關知識把握要深。筆者在中國知網以“廉潔文化”為主題進行檢索后發現,研究人員中高校教師雖有一定比例,但相對來說較少。研究廉潔文化如何融入思政課教學的成果更少。高校思政教師如果欠缺對廉潔文化的科學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論功底,那么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廉潔文化教育時,所教所授將會流于表面,難以打動學生。因此,推進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首先要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要提升思政課教師自身科研水平和教學水準,做到傳道有源。(二)打造廉潔校園文化大學生時刻身處校園之中,深受校園文化的影響。校園文化就像一張看不見的網。校園文化是指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群體文化。用正向高雅的校園文化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我們要打造廉潔校園文化,建設廉潔文化墻、開展廉潔文化活動等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讓廉潔文化融入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廉潔意識自覺成為大學生的思維底色。(三)建立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長效機制廉潔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成分,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厚滋養,廉潔意識應當成為大學生的價值底色。將廉潔文化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能只是一時之談,新時代需要廉潔文化教育,新時代也將賦予廉潔文化新的時代內涵。要注重廉潔文化教育的持續性發展,構建完善、系統、長期的教學體系,讓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常談常新,真正融入到大學生的思想深處。

作者:賈勁松 單位: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