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兩綱教育總結

時間:2022-08-05 09:00:00

導語:學校兩綱教育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兩綱教育總結

我們學校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立德樹人、育人為本,結合學校“尚德、樂學”校訓,以慶祝建國60周年及迎世博為契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深化“兩綱”教育與課程改革的融合,加強學生社會實踐,整合學校、家庭、社會力量,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和文明素養。

一、深入“兩綱”學習,開展“向國旗敬禮,為世博添彩”教育活動。

1、認真做好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學校以“樹魂立根”為核心,進一步加強愛黨、愛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發揮學科實施“兩綱”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小學品德與社會等學校德育課中,圍繞教育活動主題,加強對學生進行世情、國情、市情、區情、民情和世博知識教育,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把道德的約束變為個人的自覺行為,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繼續開展“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主題教育活動,以雛鷹爭章為主要途徑,慶祝建國60周年,迎接世博盛會,爭做幸福的“青小人”。

(1)、陣地教育。充分發揮少先隊陣地的教育功能,加強小干部隊伍的建設,通過各項常規工作培養隊干部自主管理的能力,定期考察、評優推選一批示范性的隊干部。抓好隊干部老帶新機制,使少先隊大隊部工作得以順利有效的開展。通過紅領巾廣播、櫥窗、版面、隊室、鼓號隊、禮儀隊和督察隊等陣地的建設。鼓號隊利用每周二、三、四進行訓練;紅領巾督察隊分南北大樓兩個小隊,對隊員的“行為習慣周周練”進行督察、教育,培養少先隊員組織觀念和責任意識,提升少先隊員的責任感和光榮感。

(2)、“和諧隊集體”創建。進一步加強中隊建設,以“和諧隊集體”創建為目標,以科研為指導,繼續深化中隊文化建設,各中隊張貼中隊簡介,制定中隊公約,布置中隊環境,開展中隊文化評比,營造良好的少先隊文化氛圍;

(3)、雛鷹爭章活動。大隊部全面推進雛鷹爭章活動,根據學校特色活動設立特色章“尚德樂學”章及相應的子章,開展爭章活動。開學初,頒發了青村小學雛鷹爭章活動特色章“尚德樂學章”實施細則,由各中隊自主選擇,開展各具特色的爭章活動,使“尚德樂學章”的爭章活動在各個年級段都得以落實,引導隊員在實踐中體悟“尚德樂學”的內涵,進一步深化雛鷹爭章活動。

(4)、“行為習慣周周練”,狠抓隊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我們以“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活動為重點工作,以“慶祝建國60周年,迎接世博盛會,做幸福的青小人”為主題,提出“每周進步一點點,幸福生活一天天”的口號,在校園里開展“行為習慣周周練”活動,全校動員、全員參與,促進隊員文明素質和精神面貌的提升,形成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

2、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環境建設,創設良好氛圍。學校在校園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對原先的教學樓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地面用了統一的復合地板,門窗也換成了安全耐用的塑鋼,多功能廳,師生電腦房,音樂、美術、生勞、自然、體育等現代教育專用教室,寬敞明亮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也都是面貌一新;原先的食堂改建成了室內體育室。建造了兩個標準化的籃球場和250米的塑膠跑道;校園有專家設計的綠化規劃,綠茵茵的足球場,花壇、花園中栽種著名目繁多的樹木花卉,學校也被評為了上海市綠化合格單位。為了使校園充滿人文氣息,學校對專用教室、走廊墻面進行了統一的布置:有名人名言、規章制度、圖畫、師生的書畫作品,1)學校布置了5塊大版面、二十二塊櫥窗、大小不等的鋁合金宣傳欄70多塊,布畫、油畫各二幅,警示標語20多塊。(2)每個班級布置了學習園地、雛鷹爭章、黑板報、推普欄、民族精神欄和特色角。總之,學校加強凈化、綠化、美化建設,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營造了和諧、優美的育人環境。

3、注重節假日,各種儀式和文化活動教育。

加強節日文化活動的建設,結合重大節日和紀念日,以深受學生喜愛的“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等為核心,開展多姿多彩的學生活動。

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中,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教育少年兒童銘記革命歷史,繼承光榮傳統,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我校于9月30日組織開展“歌唱祖國暢想世博”紅歌會,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時代主旋律,展現少年兒童熱愛祖國、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同時組織學校合唱隊伍參加區里的比賽活動。

在10月27日,學校開展了《祖國發展我成長,高揚隊旗迎世博》青村小學第四屆少先隊代表大會活動,活動中我們的候選代表通過參加辯論會(正方:迎世博,講文明應該“小手拉大手”,反方:迎世博,講文明應該“大手牽小手”),很好地展現了當代少先隊員健康積極的精神風貌,給所有的隊員上了一堂別有生趣的世博禮儀教育課。

在12月10日,學校開展了“學習胡爺爺賀信,爭當四好少年”活動,全校隊員規劃好行動計劃,并將“四好少年”的內容布置在校園、隊室和教室最醒目的地方,讓全校隊員人人知曉。同時通過少先隊隊課、十分鐘隊會、隊報來交流學習心得。在12月18日,學校黨支部和德育室又共同開展了“關心特殊生,獻出一點愛”活動,在德育室的牽頭下,我們的優秀班主任,黨員教師紛紛拿出自己的錢款,購置學習用品送給幫教對象,活動中,會議廳里洋溢著暖暖的溫情,孩子們,老師們相互促膝交談,勉勵關愛的言語不絕于耳,活動中學生老師都上臺發言,場景感人肺腑。

二、加強溫馨教室的建設與心理健康教育。

1、繼續開展好學校“溫馨教室”創建活動。每一位班主任根據本班實際情況,不但在硬件上下功夫布置好教室,更在內涵上進一步提高,真正做到生生和諧,師生和諧,讓班級呈現出一種溫馨健康的良好氛圍。

期初,我們就聯合教導處進行專題培訓“如何優化教育環境共筑精神家園”,讓我們的教師都知曉溫馨教室是師生共同營造的、能滿足師生合理需求的、有利于健康人格發展的教育環境,其核心是和諧,其主體是每一位教師和每一位學生,其目標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構建和諧校園。

期中,我們在爭尚德星,獲樂學旗上作文章,營造“自主和諧,積極健康”的教育氛圍。首先是在教室的凈化和美化上下功夫,時刻保持教室內外環境的“潔、齊、美”。同時,我們的班主任老師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在學生中集思廣益,激發學生參與溫馨教室創建的積極性,學生們出謀劃策,自主設計,將教室打扮成了一個個溫馨的大家園:民族精神教育欄、班級公約、學習園地、爭章園地、圖書角、植物園……使教室的每一堵墻都會說話,教室時刻充溢著良好的學習成長氛圍。其次是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學生老師共同進行班級計劃和班規的制定,在討論修訂中形成共識。安排好班級的衛生,晨讀,午休,課間休息,三操,集隊,放學等值日工作,對班級進行自主管理。同時,對大隊部布置的各項學校工作也進行分工合作,如,每周的升旗儀式,電影觀摩的秩序維持,社會實踐活動紀律教育等。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班級凝聚力以及和諧氛圍的形成。

第三是通過活動和評比,樹立模范,形成先進的行為文化,充分發揮先進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設立“光榮升旗手、護旗手”,升旗儀式上的自我介紹等形式,在全校師生面前光榮亮相;通過禮儀小先生、學習小博士、尚德星、樂學旗等的評選和展示,讓學生的興趣、愛好的形成和發展開辟廣闊的空間。

最后是落實教學,創建教師善教、學生樂學的教育環境。學校制定并組織教師學習《青村小學教學常規》等管理制度,從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個別輔導、教學評價等教學五環節入手,通過專家講座、校際聯動、自我反思、教學研究等形式,切實開展提高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校本研修活動,以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提高每個教學環節的實效性和有效性,為改善師生教與學的關系提供最基礎的保證。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都力求做到嚴中有愛、耐心傾聽、關注全體、經常鼓勵。尤其重視和關愛隨班就讀學生、行為異常學生等特殊學生群體,引導教師堅持對特殊學生實施個別化教育,加強課外輔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養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行為習慣,真正用師愛構建溫馨關愛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和進步。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區成立“奉賢區青少年學生心理咨詢中心”之際,大力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建設好心理輔導室,配備好專用電腦和必要軟件,以及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開設好心理健康教育課,讓心理健康教育變成學生喜歡,積極參與,受益匪淺的一門重要學科。

(1)、積極宣傳,讓學生主動參與

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認識,我們的同學還是覺得有點陌生的,有些學生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是心理有問題甚至是心理變態的人,和我們無關,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從而導致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視,甚至抵觸。為此如何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的科學認識,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提高心育實效,我們也做了一些工作:首先是大力進行宣傳,使孩子們科學認識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班會課,午會課以及其它學科,同時利用櫥窗,少先隊紅領巾廣播中的心靈之窗欄目,衛生室的心理健康小報等途徑來宣傳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加深了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認識。其次是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開展一些專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適應性訓練。讓學生多接觸社會、接觸自然、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在實踐中增強孩子們的各種生存和適應能力。在設計教育活動時,我們專門設計了一些學農,遠足,軍訓等,我們積極開拓校外學生實踐點,青村世外桃園是我校定點的素質教育校外掛牌教育基地,我校每年安排一個年級學生徒步前往數公里遠的世外桃源,觸摸使用舊農具讓學生感受古人的聰明睿智,與農民伯伯交流,親自下田鋤草施肥,采摘桔子,分箱包裝,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勞動的艱辛,磨練了他們吃苦耐勞的意志,也使得他們養成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品質。

(2)、開展教育科研,探索心育之路

新形勢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提升心育水平,創建心理健康教育辦學特色,提高學校整體發展水平,更加需要有科研意識。在當前情況下,我校開展了一些調查研究工作,如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追蹤研究,對學生喜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調查等等。同時我們也完成了《農村小學生創造性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與實踐》實踐研究課題的結題工作,這是一個市級立項課題,課題組在校長室直接領導下著手進行一系列工作,進行各種問卷調查,充分了解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定期開展研究工作,交流、探討,并作好相關的階段總結。還有諸如立為區級課題的《新農村學校感恩教育的實踐和研究》、《關于加強小學生責任感培養的實踐研究》,《家庭中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培養及其指導研究》,和校級課題《鄉鎮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研究》。我們覺得,為了讓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發揮其作用,在教育科研中積極探索心育之路也是一條可行有效的方式。

三、工作特色

科技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兩綱指出“小學科學與技術科學課程要加強以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教育,要培養學生開拓創新、刻苦鉆研、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此,我們學校在開展創造教育、保護知識產權科普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以創造教育為抓手,使“學生逐步形成熱愛科技,關心祖國科技進步與發展的情感和態度,從而促使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1、精心策劃主題活動,讓創新種子、知識產權教育深入人心。

學校定期舉行相關的主題活動,學校舉辦創造發明優秀作品展,班級開設保護知識產權宣傳角;學校開辟了專用的宣傳櫥窗,班級黑板報都有相關報道區;學校定期舉行保護知識產權知識競賽,班級月月征集創造發明方案設計;學校利用科技節開展優秀創造發明成果展,班級布置創意科技小制作;學校開展了“保護知識產權、不買非法盜版刊物”的宣傳教育活動,班級利用主題班隊會讓學生簽承諾書;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提高全體師生的認識,各類活動學生參與踴躍,社會反響很大。

2、大力推動學科滲透,讓創造教育、知識產權教育深入課堂。

我校將創造教育、知識產權教育列入了課程,不僅在相關學科教學中進行滲透,而且學校規定在各個年級都開設了一節科技教育專用課。同時,教研組加強校本課程的教學研討,相關教師積極投入到科技教育的課堂教學研究中,有力地提高了科技教育的有效性教學。由于做到了課程保障,使學生受教育面達到100%有了保證,相關活動的質量得到了保證,學校推進工作有序發展得到強化。

3、努力開發校本課程,讓創造教育、知識產權教育形成特色。

為了全面實施創造教育和知識產權教育,我校自起,組織相關人員編寫創造發明與知識產權保護的校本教材。經過幾易其稿之后,組織實施校本課程的教學,并在教學中再完善校本教材。通過教學,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科技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能力。

4、積極開設專題講座,讓創造教育、知識產權教育扎根發芽。

我校經常利用學校校園網資源開展全校性的專題講座,使全體師生認識到創造發明就在我們身邊,保護知識產權就在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們都說:今天學到了我們在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我們很感興趣。平時,結合“知識產權宣傳周”、“科技節”和“國旗下的講話”等形式,經常性地組織主題宣講。通過集中和分散、專題和普及相結合的教育,有力地增強了學生創新意識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并且使創造教育和保護知識產權深入到每個學生心里,有效地營造了“創造發明我最棒”的氛圍,為學校更好的開展知識產權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5、精心組織興趣活動,讓創造教育、知識產權教育多點開花。

學校開展科技教育活動一般都采用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法,我們在實施創造教育、知識產權教育時也抓了這兩個方面。我們知道普及是基礎,而提高能幫助我們爭創特色。為此,我校很注重科技類社團建設,學校規定科技活動教研組的每位教師都必須帶一個科技興趣小組,常設的興趣小組有:創造發明、創新設計、動手制作、頭腦奧林匹克、創意設計與制作等。每學期各興趣小組都會挑選一批對科技有濃厚興趣、動手能力比較強、初步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參加。興趣小組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內容、有記錄,活動開展的扎扎實實,不少同學的靈感和金點子在這里得到完善,并最終形成發明設計或作品。據統計,時至今日,我校學生的發明創造設計或作品在市級各類競賽中已有126人次獲等第獎,已有24個作品成功申報了國家專利。

6、精心設計節日活動,讓創造教育、知識產權教育深入開展。

四月份圍繞世界知識產權紀念日、五月份圍繞科技節、十月份圍繞科普周等節日活動,精心設計相關專題教育活動:如“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小學生能做點啥?”的征文活動、“保護知識產權我們也行”的演講比賽、“誰的發明創造多”的發明大王挑戰賽、“請你發明”的優秀發明設計競賽、“異想天開金點子評選”的征集活動等,豐富多采的活動都是緊緊圍繞創造發明、創新設計、知識產權展開,各年級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項目來展現各自的風采。學生踴躍參加,學生參與率達到95%。學生設計的許多創意作品質量都較高,多次在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一等獎。

7、科學提煉校園文化,讓創造教育、知識產權教育無縫滲透。

校園文化指的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準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青村小學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非常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高。為此,學校利用櫥窗、版面、橫幅和國旗下的講話等形式,以及班級的板報、知識角和主題隊會等,無時無刻地向學生宣傳著創造發明我能行,保護知識產權我也行。我校的校訓是“尚德樂學”,結合校訓的環境布置,我們加強了創造教育和保護知識產權人文教育,使學生對創造發明、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更清,參與科技活動的興趣更濃。公務員之家:

學校濃厚的創新氛圍,豐富的科技教育活動,使我們的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了不斷提高,也為我校學生參加區、市科技創新大賽、創造發明競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幾年來,我校通過開展青少年創造教育、知識產權教育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創造發明活動已被奉賢區教育局命名為“奉賢區科技教育特色項目”。目前,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學生達95%,學生的創新設計質量越來越高。在區組織的五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我校連續榮獲團體一、二等獎。有49位同學獲區創新大賽一、二等獎,其中王海劼、劉佳敏、褚赟三位同學分別獲區級“明日科技之星”和“科技希望之星”稱號。學校知識產權教育活動已被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知識產權局聯合授予“上海市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創新教育的不斷推進,大大提高了學生創造發明設計的熱情,在學生創新設計的基礎上,挑選部分優秀發明創造作品申報國家專利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發明熱情。為此,近三年,我們先后為24個創意作品申報了國家專利。

12月,我校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下召開了“上海市科技創新與保護知識產權現場會”,為我校創造教育、知識產權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為此我們將進一步豐富我校科技教育活動內涵,推進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弘揚開拓創新,刻苦鉆研的民族精神,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富于創新意識和創造思維的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