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07 08:40:13
導語:科技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科技工作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
2013年8月25日,縣政府第21次常務會議聽取專利工作匯報,同意出臺《縣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縣專利申請資助辦法》。資助辦法明確對已授權的我縣發明、實用新型專利開展專利權質押貸款,拓寬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對促進我縣企業科技創新及社會發明創造具有特殊意義;明確對專利申請及專利應用予以資助,對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的,分別給予3000元、1500元、900元的資助;對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含引進)產業化,成效顯著的由縣科技主管部門根據專利產品年銷售額、稅收、技術附加值、企業專利制度等情況,核準后報請縣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兩個辦法的出臺為全縣專利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成功獲批為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事業,成立縣創建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委托安農大組織專家組精心編制《省縣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總體規劃(2013-2016年)》。8月創建實驗區規劃通過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專家評審;10月獲批為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成為皖西北地區唯一的以整個縣作為建設對象的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縣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以“沿淮低湖洼地易災區域人水和諧、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為實驗主題,主題鮮明、凸顯特色,具有較強的區域代表性和示范意義。目標是將實驗區堅持省內一流、國內先進的“五位一體、四化同步”科學發展示范區和人水和諧、生態文明示范區,為省乃至中部地區同類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示范。
(三)全國科技進步考核申報工作正常有序
為了全面總結和科學評價2011-2012年縣科技進步所取得的各項成就,充分展示我縣在科技管理、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新進展,根據科技部和省科技廳關于開展縣(市)科技進步考核有關文件通知精神,我局對考核內容涉及27項基本情況指標和20類考核內容指標進行了系統整理和分類,并將具體工作與各部門進行了對接,及時召開有關部門科技進步考核工作部署會,責任到人,保證了工作進度和質量。在各單位大力支持通力配合下,7月申報工作全面完成,10月通過全國科技進步考核,為爭取成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做出積極努力。
(四)企業科技創新及專利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工作。高企培育達8家,已認定2家,正在申報2家,復審1家,培育及認定的企業占規模工業企業比例4.5%,明年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達到5家。澳德礦山機械設備公司的“澳德S200A截齒”、興安電氣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的“GSM交互式雙保障節能二次供水設備”、富瑞雪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復合肥防結塊劑FRX-01型”等三個產品被批準認定為2013年省第一批高新技術產品。我縣已獲批24個省級高新技術產品;扶持發展民營科技,新發展民營科研所3個,全縣民營科技企業和科研所已發展45家;選派了20名企業科技專員,到科技企業開展科技創新試點工作。
二是專利工作。2013年,我縣被推薦為省第三批知識產權強縣試點單位;興安電氣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萬瑞斯電子鎖業有限公司兩家企業被推薦為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程的試點單位。截止10月份,我縣已完成專利申請350件(發明專利85件、實用新型專利175件、外觀設計90件),其中授權專利92件(發明專利8件、實用新型專利61件、外觀設計23件),預計到年底可完成專利申請450件,其中發明專利140件;“4.26”知識產權宣傳周和科技活動周期間舉辦2-3期知識產權培訓班,受訓人員達200多人次,培養企業專利聯絡員21名;積極開展規模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消零行動,全縣共有23家企業實現發明專利申請消零,擁有授權發明專利的企業有12家;強化專利執法工作,科技局、工商局、文廣新局三家單位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易購大賣場、三八購物廣場、新華書店、龍門商場內50余家經營戶及六十鋪商廈、南照商廈等單位進行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專項檢查活動。
(五)農業科技創新成效明顯
一是加大了新品種引進推廣力度。緊緊圍繞我縣現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全面加強優質農作物品種的研究開發、引進和推廣普及,組織協調農業生產部門引進推廣各類農業新品種、新技術98個;二是強化縣校科技合作。加強與農業大學、科技學院、省農科院的產學研合作,在林業、畜牧、經濟作物、加工等領域全面開展合作項目26項,共建科研、教學、實驗示范、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及大學生實習基地3個,加速科技成果在我縣的轉化力度;三是科技特派員工作進一步得到鞏固。2013年在位科技特派員30人,組織實施科技項目20個,推廣新技術、新品種46個,舉辦各類培訓班,50期,受訓人員2500人次,新建各類農業科技示范基地8個,經濟、社會效益良好。四是4個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為我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動農業科技進步起到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
(六)科技宣傳培訓工作扎實有效
一是舉辦縣2012年科技活動周。5月23日,舉辦了“縣科技創新政策暨知識產權培訓班”,特邀華信知識產權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成俊、省中小企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郭利等進行了高端講座,200多人參加了培訓。整個科技活動周期間我縣共舉辦各類培訓班8期,受訓人員達1000多人次;二是與農業等部門合作、積極組織開展科技帶頭人和返鄉農民工星火科技培訓工作,截止到10月份,全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50期,受訓人員3000人次,發放各類培訓資料1.5萬余份,成效十分明顯;三是積極開展科普統計培訓工作。召開了縣教育局、公安局、國土資源局、農委等21個單位負責人參加的全縣科普統計工作會議,會上對參加會議的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順利完成我縣科普統計工作。
(七)進一步加強了機關黨務、政務工作
一是認真開展了“四風”行動和“五個一”活動。成立了縣科技局“興學風、轉作風、清政風、樹新風”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大督查力度,把落實縣委“五個一”活動和進一步深化科技局系統“四風”行動緊密結合起來,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在縣廣播電視臺開展了政風行風熱線活動,通過熱線電話與廣大聽眾進行溝通和交流,宣傳政策、聽取民聲、解答問題;三是嚴格執行機關例會學習制度,加強干部和職工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升機關工作人員政治素質及業務能力,努力塑造學習、服務、廉潔高效的機關形象;四是完成統計、信息、檔案、保密、安全生產、綜合治理、計劃生育、普法等各項工作任務。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鼓勵支持我縣科技創新的政策性文件尚需完善,政策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激勵科技創新機制要進一步健全。
(二)我縣科技創新人才十分缺乏,尤其是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少之又少,至使我縣自主創新水平不高。
(三)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大部分企業經營管理者創新意識不強,企業產業結構層次比較低,新產品開發較少,缺乏市場競爭力。
(四)科技研發經費遠低于國家規定標準,科技特派員、產學研、專利資助等科技創新工作無法真正實施。
三、2014年度工作計劃
(一)以落實縣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規劃為抓手,加快實驗區建設,切實促進生態治理與環境保護、生態產業、生態村鎮、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等建設,全面推進科技創新,為申報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奠定堅實基礎。
(二)實施省知識產權強縣試點工程項目,力爭完成市政府關于專利申請、高新企業培育等任務。預計專利申請量500件、其中發明專利200件,力爭成為省知識產權示范縣;培育專利優勢企業10家、發展專利聯絡員30名,繼續開展工業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消零行動,力爭年底前消零企業達到50家;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10家,申請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5家、高新技術產品6個、國家(省)重點新產品2-3個,爭取建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
(三)圍繞縣主導產業促進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繼續深化縣校科技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2個,轉化農業科技成果25項;繼續科技特派員選派工作,計劃選派10名科技特派員到基層去進行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同時,全面開展星火科技帶頭人培訓工作,計劃培訓3000人次。
(四)積極做好科技計劃項目的組織及申報工作。加強科技宣傳普及及地方重大技術需求和難題征集工作,力爭我縣各類科技計劃項目有3-5項進入國家、省級項目。做好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管理、監督、跟蹤服務、階段檢查驗收工作。
(五)做好市、縣兩級科技成果鑒定及申報工作。按照《縣科技進步獎勵辦法》的規定,做好召開全縣科技大會各項籌備工作,表彰一批在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同時,積極做好市縣科技進步獎申報工作,確保市級科技成果申報數量在10項以上。
- 上一篇:教育督導工作計劃(共6篇)
- 下一篇:司法局政務公開工作計劃(共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