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匯報材料
時間:2022-08-21 10:13:29
導語: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將鄉風文明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反映了新形勢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客觀要求。我市農村廣大,怎樣把鄉風文明建設進一步擺上位置,切合實際抓關鍵,與新農村建設的其他四項主要內容相合拍,相融入,充分發揮其“靈魂工程”的引領作用,是我們在理論上要思考、實踐中要解答的時代課題。
一、注重把握現狀,掌握民風民情,切實做到有的放矢推進鄉風文明
鄉風文明側重的是鄉風,落腳在文明。如何結合我市實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首要的就是要注重把握現狀,掌握民風民情,這樣才能明確思路,切實推進。近幾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的變化,全市廣大農村農民的精神風貌總體上呈現健康活躍、積極向上的趨勢。
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明顯增強,求變、思富、創業成為時尚的主流。戴南、張郭兩鎮“家家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事做、個個有錢賺”的百姓經濟理念深入人心,發展民營經濟成為全市的領頭羊,成為蘇中的一面旗幟。在其帶動下,全市大批農民闖市場、創大業,創業熱潮疊起。目前,民營經濟已成為全市經濟的主體,農民創業成為骨干力量,全市農村勞動力已向非農產業轉移達四分之三都是最好的說明。
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雙帶”作用增強,先鋒典型引領的影響日益突出。愛民支書沈正彬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一心為民、愛家鄉、愛集體、愛事業的先進事跡,既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也對全社會思想道德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
推崇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意識增強,社會主義的誠信、和睦、互助等文明新風進一步形成。廣泛開展系列文明創建活動,倡導文明新風,產生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新村、文明農戶和文明家庭。去年底,張郭鎮被評為全國文明鎮,戴南鎮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鎮,昭陽鎮沙甸村、沙溝鎮水金村等10個村被評為省級文明村,這些先進典型在全市面上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豐富精神文化活動的需求增強,農民群眾主動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有新的提高。昭陽鎮、垛田鎮、臨城鎮組織豐富多彩的節慶文化、街頭文化、廣場文化,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周莊鎮文化站立足自身優勢,適應市場特點,走出了“以文養文”、“以副養文”發展群眾文化的新路。
關心村務和公益事業發展的意識增強,管理民主、互諒互解形成新的氛圍。圍繞和諧社會的構建,推進基層民主議事活動、村務公開和干部下訪,社會大調解機制逐步完善,信訪終結評議情暖上訪戶,有力地引導了民風建設。
我市近期鄉風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發展還很不平衡,薄弱環節不少,有些問題還比較突出。
小農經濟思想和官本位、書本位、農本位的束縛仍然嚴重。部分青年農民艱苦奮斗精神、勤勞致富思想,守法經營的美德比上一輩有所弱化,崇尚科技文化知識的氛圍不濃,對新生事物有消極抵觸的傾向。思想意識上的影響直接體現在發展上,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市既有戴南、張郭全省發展的典型,但也有全泰州市重點幫扶的13個薄弱鄉鎮,造成發展差距的因素很多,但根本通在思想上、精神上。
農民文化生活相對缺乏,“玩牌、打麻將”成為“娛樂”的主要形式。在農村有線電視通戶率不高,有線廣播幾乎“斷響”,傳統的文化陣地絕大部分喪失,部分鄉鎮受財力限制,組織群眾文化活動力不從心的情況下,農村打麻將、斗地主的現象比較普遍。有人戲稱為一道“風景線”,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現在農民真是怪,不種菜園去買菜,不積土肥化肥代,熱心麻將和紙牌?!碧貏e是一些外出打工和經商的人,回鄉過年,打麻將從一般的娛樂活動發展到聚眾賭博,一晚少則輸贏幾千元,多的上萬元,既傷了民財,也毒害了社會風氣。
部分農村長期存在的陋習改觀不大。封建迷信活動抬頭。建廟宇、搞廟會有抬頭趨勢。有的農民認為公益事業上繳可以緩緩,但建廟、辦會的份子必須要出,越多越好。一些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出門要選吉日,得了病,不去醫院去請“仙姑娘”。大操大辦之風趨盛。少數農民過生日、滿月、上梁、參軍、喬遷都要請客送禮,操辦一個婚事,少者花幾千元,多者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一般農戶葬禮消費少則萬元,多則達到五六萬元,農民東挪西借,不堪重負。斜頭、會頭、族頭影響操縱一村事務的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地莊斜頭稱霸,會頭、廟頭的號召力影響力明顯超過村兩委會,宗族房頭勢力插手公共事務,甚至影響村級民主選舉的公正性。特別是一些群訪、集訪事件,都與農村宗族勢力的組織煽動密不可分。
農民的道德素質參差不齊,國家觀念、集體主義思想有所淡薄。部分農民吃苦耐勞、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等傳統美德有所丟失。特別是在對待“一老一小”的態度上迥然不同,對待小的,疼愛呵護,要風給風,要雨給雨;而對待自己的祖輩、父輩的贍養問題,則斤斤計較,兩兩斟酌,精神上的慰藉更是一句空話。與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日趨強烈相比,一些農民履行義務的自覺性滯后。據有關資料反映,一事一議籌資、水費等規費上繳,在全市40%以上的鄉鎮普遍收取不到位。
農村社會治安不穩定因素還比較多,部分地區造成較壞影響。搶劫、搶奪、流竄盜竊案件居高不下,嚴重地影響著社會安全感,因土地、建房、婚姻等民事糾紛得不到及時調解而引發的刑事案件,制約著和諧社會的構建。青少年犯罪問題突出,今年我市戴南鎮一名15歲男孩的殺人搶劫案,在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鄉風文明存在的問題說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任重道遠。為此,分析民情,了解民意,是我們做好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礎。新形勢下,我們要進一步完善信息輿情機制,暢通民情上達的渠道,站在全局高度,認清問題,把握要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封建殘余死灰復燃,資本主義腐朽思想乘虛而入,抑制經濟發展過程中市場自身的弱點和消極影響,大力弘揚新人新事新風尚,使鄉風文明建設富有成效。
二、堅持有位有為,完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鄉風文明的引領
鄉風文明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做到真正擺上位置,就要在認識上、工作手段和機制上有新的思考,新的建樹。
1、要有新的認識。鄉風文明內涵十分深刻,包括人們的道德風尚、思想狀態、精神風貌、文化素養等等,它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當然直接影響新農村建設的進程。這幾年來,鄉鎮發展的實踐給我們啟示,凡是注重鄉風文明建設的地方,如我市戴南、張郭、大垛等地,經濟發展就好;反之,不注重鄉風文明建設的地方,不僅民風受損,經濟建設的成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建設新農村,一定要充分認識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克服“軟任務”、“自然成”傾向,堅持擺上位置,狠抓落實,充分發揮其在社會主義“四位一體”建設的特有作用。
2、要有新的合力。部分地方精神文明建設一手軟,既有認識問題,也有合力問題。無庸諱言,當前在我市鄉鎮、部門這方面也存在合力的落差。有的鄉鎮黨務書記分工太多,對這項“系統工程”注意力不大;黨委宣傳委員有的更注重這個職位的過渡性質,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的部門缺人、缺錢,工作處于應付甚至無法應付的狀態。為此,當前要著力研究新形勢、新情況,建立和完善鄉風文明建設管理的運行機制,增強工作的推進合力,包括完善領導機制、解決好誰來抓的問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解決好抓落實的問題,發揮群眾組織作用、解決好合力抓的問題。
3、要有新的改進。當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形式和效果的統一上有差距。在部分地區,鄉風文明建設往往比較“虛”,工作的抓手僅靠組織活動,有時容易造成喊口號、唱高調、一陣風、走過場,廣大群眾在鄉風文明建設中處于被動狀態,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發揮。當前的鄉風文明建設要針對目前農村現狀和外部大環境,努力地改進創新,思考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增強引領的針對性和教育的影響力。我市茅山鎮依托政府管理、市場運作,組建“為民服務臺”,服務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服務農民群眾的教育提高,服務招商引資、全民創業,探索出了一條鄉風文明載體建設的新路。安豐鎮深化基層民主議事活動,將每條通村公路的建設規劃、資金籌措、工程發包、質量監督都交由村民議事確定,熱點問題的處理使群眾滿意、放心,這些都會為我們方法手段的改進創新提供了有益啟示。
4、要有新的考核。當前,鄉風文明建設成果的考核標準很難量化,也沒有真正建立起思想道德建設的制度保障機制,軟任務沒有強措施,工作上彈性太大。鄉風文明建設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也是一項“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工作,做好這項工作,完善考核體系、實施硬性約束是不可少的。我們要不斷總結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經驗,制定較為完備的指標體系,注重看建設的過程,看鄉風文明的成果,將考核結果納入鄉鎮、部門綜合考核,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從而逐步實現鄉風文明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
三、重過程重實效,抓住重點突破,著力提高鄉風文明建設的水平
鄉風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長期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我們要腳踏實地,堅持重過程、重實效,把握關鍵,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把我市鄉風文明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1、把推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全面融入鄉風文明建設。當前,鄉風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一是要突出與發展主旋律相合拍,努力使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充滿活力。以歷史文化、創業文化、生態文化建設為抓手,著力激發全市上下愛家鄉、創大業的動力,努力使“時代在前進、創業最風流”成為共識,增強發展的責任感、緊迫感,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二是要著力與農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相聯系,增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引領功效。引導農民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指導,正確處理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提高鑒別是非、美丑、榮恥的能力,特別是引導大家針對“習以為常、不以為然”的生活陋習進行評議,自覺地揚美抑丑,揚善懲惡,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占領農村思想陣地。三是要堅持與農民群眾道德實踐的特點相適應,引導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富有成效。組織知榮明恥進農村活動,倡導“樹新風、棄陋習”,鼓勵人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實踐中領悟“八榮八恥”的精神實質,踐行“八榮八恥”的基本要求。
2、把加強農民教育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治本之策。建設鄉風文明關鍵在人,根本的是要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創業的現代農民。我市現代農民教育起步較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面對科學發展、城鄉統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大背景,必須進一步開拓視野,認清形勢,務實推進。在教育的內容設計上,要始終把就業創業的觀念教育擺在首位,解決好想就業創業的問題;堅持把實用技能的培訓作為主要內容,解決好能就業創業的問題。在教育對象的把握上,要緊扣重點對象,突出基層黨員干部、專業大戶和青年農民三類群體,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生產力。在載體形式的創新上,要致力把信息指導、典型引路、幫扶推進作為主要手段,幫助農民正確認識市場,把握市場規律,應對市場變化,提高就業創業的成功率。
3、把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主要抓手。要以促進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為著力點,按照圍繞中心、綜合創建的要求,不斷深化、拓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推動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提升農村文明程度。下半年,我們將以2005~2006年度系列創建評審為契機,以“6611”樣板工程為動力,進一步深化開展文明新村、十星文明戶、婚育新風進萬家等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重點是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和諧的思想觀念,使崇尚和諧、維護和諧、弘揚正氣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求,推動形成誠信友愛、融洽和睦、團結穩定的社會人際關系。扎實組織開展“1+1”城鄉結對共建活動,初步設想一期結成30對,分類指導,以城帶鄉,以城促鄉,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的水平。
4、把實施環境育人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影響人、塑造人。與村容整潔的要求緊密配合,圍繞環境育人加強鄉風文明建設,要在兩方面著力:一方面,以“文明一條街”建設、“美在農家”活動為載體和突破口,動員廣大農民群眾投身“三清一樹”活動,自覺為創造優美潔凈的農村人居環境出力。在引導各方增加對村莊建設投入的同時,動員鼓勵本村能人、富商、老板自愿捐資贊助,帶動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另一方面,引導廣大群眾自覺維護村容整潔,做有心人,當建設者。大垛鎮老黨員張樹桂堅持10年如一日,為集鎮建設義務修路,我們要以這類典型宣傳為契機,倡導全社會人人維護生活環境,人人與破壞行為作斗爭,相互監督,相互教育,長期堅持。
5、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鮮活載體。文化在鄉風文明建設中具有其他社會要素無法取代的作用,減小農村與城市的貧富差距,促進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和進步,需要科學文化的提升;建設新社會主義農村,同樣也離不開優秀文化的浸潤與影響。一是要本著“重在建設”的原則,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鄉鎮為依托,以村為重點,以農戶為對象,按照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要求,做好農村文化陣地建設規劃,逐步健全文化設施,發展鄉鎮、村文化設施和文化中心戶,積極組織推進有線電視進組入戶工程,讓豐富多彩的新文化深入農村千家萬戶。二是要善于發揮文化能人、民間藝人的潛能和進城務工農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農村文化建設中唱主角,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農民自娛自樂、自編自演、自我教育,打造和弘揚農村特色文化,滿足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送文化下鄉活動。充分考慮當地農民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多以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形式體現,要把科技、計生等內容寓教于樂,更多層面地滿足農民群眾的需求,做到以娛樂型教育農民,以實用型引導農民。
6、把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強普法教育,不斷提高農民的法制觀念。從農村實際出發,注重抓落實見實效,切忌形式主義,選擇農民聽得懂、能理解、用得上的法律法規廣泛進行宣傳教育,提高農民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二是要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加大農村矛盾糾紛的調處力度。針對農民中容易發生矛盾糾紛的環節,做好預防工作,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盡可能防止“民轉刑”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同時加強“案例說事”的宣傳力度,明確教育導向,讓群眾在接受教育中得到提高。三是要引導廣大農民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精神,積極制定村民公約、鄉規民約,完善激勵手段,促進自覺遵守。
7、把實施典型引路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有效方法。先進典型具有凝聚效應、示范效應、教化效應和名牌效應,是廣大人民群眾學習和效法的榜樣。建設鄉風文明,離不開對先進典型的樹立和學習宣傳。我們要立足農村實際,從農民群眾身邊選典型,注重群眾公認,依靠群眾推選,樹立一批有時代特征、有感人魅力、有不同層次、有群眾基礎的先進典型。要利用電視媒體、事跡演講等形式,宣傳先進典型的事跡,使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要引導廣大群眾對照典型找差距,觸動思想,見諸行動,激發投身新農村建設的激情,進而在整個農村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追隨先進的良好風尚,為建設文明鄉風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 上一篇:農村鄉風文明建設調查報告
- 下一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