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副主任事跡材料

時間:2022-05-27 08:40:00

導語:社區副主任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副主任事跡材料

題記: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區干部,卻用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居民的滿腔熱愛,譜寫了一首不平凡的贊歌;她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卻用無私奉獻、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她是一個乳腺癌晚期的病人,卻仍然堅持工作在一線,走完了自己閃光的人生。

*,女,1975年5月出生,安陽市人,共產黨員,1997年畢業于河南省司法警官學校,20*年12月通過公開考試、民主選舉當選為紫薇大道街道春光社區副主任。她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四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計名利,甘于奉獻,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戴。20*年11月1日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年僅31歲。三百多名干部職工、居民群眾自發參加*同志的追悼會。文峰區委、區政府追記她為“三八紅旗手”,全體區委常委帶頭向*家捐款并紛紛前往看望她的家屬,區委做出了全區黨員干部向*同志學習的決定。

立足本職愛崗敬業

社區干部是最基層的工作人員,是與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人,社區工作是最繁瑣、最勞累的工作,*同志靠扎實的工作樹立了社區干部的良好形象,靠實際行動樹立了社區干部的威信。

20*年4月,區劃調整后,計生工作需要重新摸底排查,建立臺帳。春光社區屬于城鄉結合部,工作量很大,并且入戶采集信息只能安排在早、中、晚居民休息時間。*同志與同事們在轄區1680余戶居民和220戶門店間來回奔忙著,上六樓、下一樓,挨門挨戶的問。吃閉門羹、坐冷板凳是經常事,遇上不理解的居民說難聽話,她就背過身去抹眼淚,扭過臉來她又笑臉相迎。她起早貪黑,總是忙到晚上十點多,遇到不在家的住戶她就在早上5、6點鐘再去。還經常將一摞摞資料抱回家抄寫,母親心疼女兒,她卻笑著說:“沒事兒,我喜歡這份工作。”經過努力春光社區在全辦事處率先完成了戶口底冊登記工作。

20*年是我市“一申四創”工作關鍵的一年。才休了兩個多月產假的*主動提前上班了。那是酷暑難耐的七月,室外溫度常常達到40℃以上,尚在哺乳期的*同志和同事們堅持一起包街一起勞動。剛出生的嬰兒每兩個小時就需要喂一次奶,可是正忙著迎接檢查的*幾乎一整天都在路上工作,根本無暇照顧孩子。很多時候都是母親把孩子抱到街上,讓她給孩子喂奶。有時同事提出幫她看著分包路段,讓她回去給孩子喂奶,她總是說:“不急,再堅持一會兒。”說完,總是忍不住揉揉那因為沒有及時喂奶而漲痛的乳房。那段日子,奶水經常浸濕了她的內衣和外衣。工作不太忙時,她就找個背人的地方,邊流眼淚,邊把奶水擠掉。因長時間沒能及時喂奶而導致乳房內產生腫塊,親人和同事一再勸她抽時間去醫院檢查,可她總是說:“工作太忙,等閑下來再去看吧!”這一等就是一年。20*年2月,她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辦事處和社區的同志們得知情況前去探望后很是惋惜。可是第二天,大家又看到她像往常一樣來到社區投入忙碌的工作。有來社區辦事的群眾對她說:“身體要緊,你還是多休息休息吧!”她微笑著說:“沒有關系,我能行。”細心的同事從*的衣領里看見因化療而致的大塊黑紫色烙印,心疼地勸她說:“你快回家安心養病吧,工作有我們大家一起干呢。”她搖了搖頭,略帶傷感但卻很堅決的說:“一個崗位一份職責,咱們社區工作這么繁瑣,每個人都有自己分內的工作,我珍惜這份工作,也熱愛這個崗位。只要能走得動,我就要來。”

一心為公服務群眾

*同志始終把為社區群眾服務、替居民排憂解難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凡是群眾需要解決的難題,哪怕是再小的事,她也要當作一件大事盡心竭力地辦實辦好。

20*年5月16日是28歲的*與男友約定的婚期,而在這時瘋狂的“非典”在全國肆虐開來。為了工作,兩個年輕人推遲了婚期。防范病毒侵襲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與外界接觸,但她卻不顧個人安危,始終堅持戰斗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當聽到群眾反映在白墻莊郊區家屬院一戶聚居了40多名來自四川的高危疑似人員后,她與社區主任李明霞冒著隨時都可能被傳染的危險,在第一時間趕到,對群住人員進行疏散,并將兩個發燒患者的情況及時向防疫部門進行了匯報。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干部。“干部干部,艱苦的工作先干一步,危險的工作挺身一步。”*就是這樣的一名社區干部。

今年8月的一天晚上,*冒著大雨來到社區,渾身都被雨水淋濕了,冷得直打哆嗦,脖子上因長期烤電結下的紫痂上淌著雨水。同事心疼地勸她回家,可她堅持留下來值班,因為她擔心連日的大雨會給社區群眾造成安全隱患,一旦有險情出現,她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到達出事點,做好救援工作。她一心為了鐘愛的事業,為了轄區居民,卻忘了自己是一名乳腺癌晚期患者,忘了自己是一名1歲多小女孩的媽媽。

嚴于律已公而忘私

分管低保是社區一項肥差事,可*同志總是認認真真做工作,公道正派,把低保金送到最需要資助的弱勢人員手中,從不利用手中的權力和擁有的人際關系為自己謀私利。

社區居民翁鳳只是一個雙目失明的老人,沒有工作和勞動能力,丈夫早年病逝,兒女又都是失業人員,沒有生活來源。*同志了解到翁鳳只的困境后,便一次又一次為她的事情奔波。有人問*:“這個老人又不是你媽,你咋個比她閨女還著急?”她回答:“我雖不是她閨女,但我是社區干部,分管這份工作,就有這個責任。”幾經協調,*終于把低保金領取證交到了老人手中。

瘦弱的*精神樂觀飽滿,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燕子,可是當同事們到她家看望時才知道她的家庭是多么困難:一間30多平米的舊房,家里唯一值錢的家什就是一臺電視機,放在一張簡易的漆皮剝落的桌子上,洗得發白的舊褥子上躺著她9個月大嗷嗷待哺的女兒。高位截癱的弟弟與年邁的父親靠著母親一人微薄的退休金維生,婆婆有輕微智障,丈夫在外當臨時工。只要她輕輕的動動手,讓某位親人吃上一份低保,辦事處的領導不會責怪她,社區的同事更不會難為她。但是她沒有用手中的權力去救濟她貧窮的家,去花一元錢為她從未喝過娃哈哈的女兒買一瓶。

*的舅舅王福標下崗后由于年齡偏大,既無文憑又無技術,因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有隔三差五打點零工。他的兒子正在上大學,全家僅靠王福標愛人280元的退休金維持生活。20*年全區統一招聘社區工作者,王福標報名參加了考試,本以為自己的外甥女就是個社區主任,讓她跟領導打聲招呼,錄取便是板上定釘的事了。*也知道這份工作對于舅舅一家來說有多么重要,可是她卻沒有跟領導提起這件事。直到最后招聘人員向下分配時,大家才知道這次參加招聘的人員中有郜主任的親舅舅。

奉獻愛心真情永駐

哪個女兒不愛自己的親人,哪個女人不愛自己的家?*也不例外。可自從跨進社區的大門,*的心就被社區牽走了,她一天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在社區忙碌,成為居民群眾的貼心人。*的家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她對居民比咱們還親”。

2004年11月的一天早上,老轉業軍人常平同志因為病毒性感冒導致頭暈頭疼,萬分焦急的*從家里拿來錢,攙扶著常平去診所,中午又與社區主任李明霞一起去看他。

去年冬季的一天,寒風凜冽,漫天飛雪,*在查看轄區低保戶的資金發放情況時,發現癱瘓老人茹紹惠還沒有按時領取。“老人的腿腳不靈便,沒有領到錢可怎么辦?”*心急如焚,穿著單薄的衣服沖進寒風中,將低保金按時送到老人手中。

誰不熱愛自己的生命?年僅31歲的*完全能在生病期間請假休息,不會有任何人提一句意見;完全能要求組織在經濟上幫幫她,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完全可以多呵護一下自己的生命,這也是大家的心愿。可是她都沒有,而是毫不猶豫地把一腔熱血獻給了她心愛的社區事業,將自己最真誠的愛播撒給居民群眾。

*也感到無比幸福,因為她收獲了老百姓的人間真情。乳腺癌晚期的化療讓*的頭發掉光了,六十多歲的社區居民霍鳳琴問她為啥剪了頭發,得知是戴著假發,老人的眼淚奪眶而出,緊緊握住她的手說不出話來。居民靳廷連到醫院看望*,看見她腫脹得像水泥般堅硬的乳房,邊哭邊用雙手幫她揉,她多想幫*疏通血脈,讓這個跟自己親生女兒般親愛的社區主任擺脫病痛。

10月26日,*同志替同事做完最后一張綜治報表,顧不上吃早飯就去了辦事處,但這一去卻永遠地離開了她深愛著的春光社區,離開了她不懈奮斗的工作崗位,離開了她深愛的親人和情同手足的同事。紫薇大道辦事處所有社區的居委會主任都自發地來到殯儀館,那些年長的和年少的同事們久久地站在她的遺像前,不肯離去,他們說要最后陪陪這位可愛的妹妹,可敬的戰友。男兒有淚不輕彈,50多歲的孤寡老人趙福慶來到*同志的靈堂前邊哭邊喊:“郜主任,你咋走了,咋沒有吭聲就走了!”趙福慶坐在靈柩前,守了一個漫漫的寒夜。在*同志的追悼會上,三百多名干部職工、居民群眾揮淚如雨……他們都在心中默默地念著:*,一路走好!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常言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大海的光芒。”*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無悔誓言,她用平凡而光輝的人生向人們展示了新時期社區好干部的風采。*走了,她留下的是一筆比金子還要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一曲慷慨激昂的生命贊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心系社區、忠魂長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