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學老師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5-27 09:00:00

導語:村小學老師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小學老師先進事跡材料

一位雙目失明的村辦小學老師,借助學生的眼睛創造出了一種快樂教育法。他就是在教育戰線上辛勤耕耘了40載,11年前因視神經萎縮雙目失明的滑縣留固鎮沿村小學高級教師*。王老師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癡心不悔和對學生的深深熱愛,至今仍然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深受學生喜愛。

“莊稼誤了誤一季,孩子誤了是誤一輩子”

筆者來到沿村采訪時,正巧看到王老師手扶著妻子的肩膀,在妻子的引領下來到學校。*的妻子告訴我們:“平時大多數時間都是同學們輪流到我家來接他去上課,今天我不忙,順便送他到學校?!?/p>

沿村小學只有8名教師,全村150多個孩子在這里上學。由于老師緊缺,*除教授數學外,還擔任畢業班和二年級某班的班主任。我們跟隨*來到五一班,觀摩他為同學們上數學課,只見他拿出自己制作的教具,請一名女生講解圓周率的求證,接下來便是許多同學的踴躍發言,課堂氣氛很是活躍。

今年56歲的*像這樣在黑暗中給學生上課已11年多了。40年前,*來到了這所學校擔任老師。由于他教學成績突出,1989年全省第一批民辦教師評職稱,他就被評為小教高級教師。然而從1990年開始,他的眼睛逐漸出現不適的感覺,看字模糊,后經醫院診斷是視神經萎縮,這種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將會導致失明。

不斷下降的視力讓*走路越來越吃力。1993年7月20日晚上,天下大雨,山路濕滑,*不小心跌進了溝里,當時左腿粉碎性骨折3節。住院18天,他覺著心里空蕩蕩的,滿腦子都是學生:“莊稼誤了誤一季,孩子誤了是誤一輩子,我一定要回到學校去上課。”當時醫生根本不讓*出院,家人也勸阻,可是他自己硬是出了院。出院的當天,就讓妻子用平板車把他拉到了學校。

由于*當時腿上打著石膏,不能彎曲,就讓妻子從家里拉來一張小床放在講臺上,他拿著課本側躺在床上給學生們講課。需要在黑板上寫字時,*再艱難地翻過身子進行板書。為了一上午教學不去廁所,他就干脆不喝水,再渴也忍著。就這樣他在那張小床上堅持為孩子們講了3個多月的課。

“眼瞎了,但心不能‘瞎’,我的教學還得繼續”

*的腿摔斷以后不久,眼睛也徹底失明了。失明帶給*的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他說為此他曾經有過不愿意再活下去的念頭,是魂牽夢縈的講臺和學生,讓他又煥發了重新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失明后的第一堂課,還是講砸了。

“我感覺講得沒有邊際、沒有條理,甚至連作業也不知道怎樣布置??善婀值氖牵綍r上課愛說話的同學也不說話了,整個教室里能聽到的僅僅是學生們的呼吸聲。講錯的地方,也沒有學生站起來更正,這種反常,反而使我心里產生了悲哀。我知道,這是學生們在可憐我。數學課本從床上滑落下來,我摸索著找到書拿顛倒了也不知道。教室里,學生們都哭了起來。教室外,同事和妻子也哭了起來?!?/p>

正是這巨大的刺激,使*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信念:“眼瞎了,心不能瞎,我的教學還得繼續,沒有眼睛,要克服沒有眼睛的困難。只要不是強行讓我不干這一行,我就一直干到老死為止。”*在堅持對教學工作鉆研的同時,逐漸嘗試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

借“眼睛”創造快樂教學法

有一次*拉二胡,正拉著弦斷了,他讓妻子把弦接上。由此他受到啟發,既然能借妻子的眼睛把弦重新修好,為什么不能“借眼睛”重返講臺呢?他先借助妻子的眼睛幫助他制作教具,一件件教具的制作成功,使他聯想到還可以借用學生們的眼睛打開教學的視野。

“借學生的眼睛,就是利用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教學法,讓學生當導演,老師在幕后做指導,指導學生替我講課、學生互改作業。下課后,學生一幫一,用這個方法互幫互學互講互評,讓學生多寫多學多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從此,*開始采用這種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輪流當老師,使學生的參與意識、責任感和學習興趣大大加強。為了讓同學們理解記憶教材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公式和定律,*還將它們編成快板、順口溜、歌詞等,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自打采取了這種教學方法后,學生們的成績不斷上升。目前這種被稱為快樂教學法的教學方式已在滑縣的小學中推廣。

雖然*的眼睛已經失明11年多了,但他還一直擔任著畢業班的班主任。從他手中送走的學生,有近20人考上了大學,有的還讀了研究生,至于中專生就更多了。

*所擔任的畢業班連續8年被評為先進班級,在全鎮50多所小學統考、抽考中成績名列前3名。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師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令人欽佩,更何況,他的妻子和大女兒都有間歇性精神病,她們吃藥打針都需要他管著,就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沒有因為家里的事影響教學,沒有因為困難向學校叫苦叫累,更沒有提出讓學校來幫助、照顧他。

“多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邁,多想對你傾訴,我對生活是多么熱愛……”這是六一班全班同學在下課時獻給*老師的一首歌。暑往冬來,日復一日,*在每次上課結束后,總會給孩子們拉上一個曲子或唱一首歌,而孩子們也總是要用歌曲來答謝他們最愛戴的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