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教育局科學發展觀學習材料

時間:2022-05-30 03:52:00

導語:區教育局科學發展觀學習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教育局科學發展觀學習材料

黨的*以來,以*同志為首的黨中央,高舉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等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名研究教學的教育工作者,我結合平時的工作學習情況,談一點兒個人粗淺的體會。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教師的工作是教學,說具體點就是教書育人,工作對象是學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就要把科學發展觀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也就是在教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以全體學生為本,以全體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全體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使全體學生得到身心協調的終身發展。

我覺得樹立科學教育發展觀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上級主管部門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夯實教育發展的基石。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先進文化的主要傳播者,是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力軍。可是目前,由于種種原因,教師的繼續教育跟不上科學技術發展的形式,教師自身的知識體系得不到及時的更新,不能把最新的科學進展融入到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不利于教師和學生的成長。

二、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外延,以科學發展的觀點統領教學,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為了發展全體學生的一切。也就是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關注學生主體。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和主體的,學生被動地接受的的教育。我認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到教學中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必須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首先,師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愛。其次,師生在教學中要民主平等。師生之間的互敬互愛體現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快樂友愛的享受,充分發揚教學民主,積極營造一種具有真誠、熱愛、理解為特征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能自由表達,自由參與,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存在和價值。教育要以人為本,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才是教育的本質和核心。所以為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認真批改作業;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開展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為了學生的技能發展,安排各種實驗操作、小制作、小發明、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總之,教師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而設計,為了全體學生的終身發展而展開,出發點是全體學生的發展,落腳點也是全體學生的發展。

三、教師要以學生為本,適情選用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

“以學生為本”中的學生是指全體學生,不是指少數幾個“優等生”;“以學生為本”中的本,就是全體學生的身心發展、品行發展、技能發展。要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而且得到終身發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采用適合學生發展的時新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手段。先進的教學方法先后出現過素質教育法、創新教育法等,它們的說法不一樣,但實質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素質、提升能力,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常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具有:卡片、掛圖、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學生黑板演排、幻燈機投影儀、多媒體、課外制作、社會調查等,哪種手段先進?有人不加思考的回答:當然是多媒體。這種理解是片面的,使用多媒體固然能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不能全面發展學生,更不能終身發展學生,能力是終身發展的主要標志,學生有了能力,才有終身發展的本領。只有把科學發展觀的新思想與新課標、新理念、新教材進行有機整合,適時適情選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終身的發展,才能使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四、要上下一致認真落實新的評價體系。現在,大部分教師通過學習和實踐,基本上建立了發展教育、發展學生的新思想,掌握了先進的教學手段,但新思想新理念很難貫徹落實,注重結果的評價體系是發展教育和發展學生的瓶頸。比如科學探究法教學,這種方法,注重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能使學生在自主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快樂,獲得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得到終身發展。但是,農村學校,學生的自學基礎差,動手能力差,實驗器材少或與新教材不配套,實施科學探究法很花時間,一節課的任務至少要二節課的時間來完成,長遠考慮肯定是有效果的,因為它注重能力發展,但在較短時間內,成績不一定好,在現有結果評價體系下,學生分數低,教師不僅經濟上受損,而且評優晉級均無望,而用老教法,省時、省力,只要把知識點告訴孩子,讓他們背就,成績也會很好。比如在一次考試中,一個學校,科學課平時上的很少,只是在臨考試時,老師重點突擊,給學生發了一些知識點,讓學生去背,結果在考試中,這個學校的科學成績很好,很多同學得了九十多分,而每周按時上科學課,老師每節課都做實驗的學校成績還不如這個學校。所以,很多老師拿著新教材,仍用老教法。現已有了新的科學評價體系,它注重過程評價,很利于學生的能力發展,就是誰也不敢輕易實施它。如果上級不實施,部分下級學校實施了,該部分學校可能就會受損。教師對學生實施了,學生能得到發展,教師可能要受損,學校對教師實施了,教師、學生都能得到發展,但學校很難生存,只有上下一心,同心協力,改革現有單一的以甄別和選拔為目的的評價體系,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注重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落實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教師的不斷進步,使教育步入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

正如畢局長在報告中所說的那樣:教育是今天的事業,更是明天的事業。科學發展觀的實現依賴于教育,促進教育發展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而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也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思想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躍升到一個新的平臺,放眼全局,統籌兼顧,與民生同行,與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同步,如此,才能實現教育、經濟、社會與人的真正的科學、和諧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