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會上發言

時間:2022-07-14 10:10:00

導語:金融會上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會上發言

圍繞“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十二五”全省金融工作的總體目標、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省第十一屆人大第四次會議精神。動員全省金融系統為我省科學發展、富民強省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前,省長主持召開了全省金融機構座談會并作了重要講話,對我省“十二五”金融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剛才,同志代表省金融辦做了工作演講,人行、證監局、開行和人保財險做了大會發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非常符合實際,對完成目標任務充溢了信心,各個部門要切實行動起來,發明良好的發展環境,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使金融真正成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下面,講三點意見。

一、金融系統為我省“十一五”快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十一五”是不平凡的五年,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和陜南特大洪災等不利影響,勇于創新,扎實工作,經濟跨越發展勢頭強勁。我省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8%,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位次由第20位提升到第17位。財政總收入從529億元增加到1800.85億元,年均增長27.8%。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從8272元、2052元增加到15695元、4105元,年均增長13.67%和14.88%。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的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取得這樣的成績,凝聚著全省金融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辛勤努力。五年來,金融系統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金融政策,不斷深化金融改革,加快產品創新步伐,努力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金融業風險防范能力得到提高,以市場為導向的金融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增強,有效保障了經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是融資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到年末,全省信貸余額突破了萬億元大關,人民幣貸款余額10033.12億元,比2005年末凈增6050億元。累計從證券市場融資381.54億元,企業債券累計融資667.4億元。

二是金融組織體系日趨健全。形成了以銀行、證券、保險機構為主體、其他金融機構并存的金融組織體系。形成了國有商業銀行分行、股份制銀行分行、外資銀行分行、地方商業銀行和農村新型金融組織競相發展的格局,進一步構筑和完善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經濟發展的多層次信貸支持體系。

三是金融實力不斷壯大。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2%,達到365億元。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達到了16456.05億元,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達到20734.92億元,五年增長近2倍。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對全省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四是金融發展環境日益優化。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覆蓋面不斷擴大,截至年末,已經納入征信系統的企業已有17.44萬戶,個人有1856萬,為金融機構信貸調查提供了可靠的信用信息支持,非法金融活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可以說,金融為“十一五”全省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省委、省政府對金融工作是非常滿意的。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過你們向全省金融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衷心感謝!

二、金融工作要支撐和保障全省發展目標的實現

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勾劃出了未來我省發展的宏偉藍圖。規劃《綱要》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省這一主題,緊扣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提出了“三個上臺階”、“兩個明顯改善”和“一個大跨越”的總體要求。要把美好愿景變為現實,離不開全省各條戰線的團結奮斗和共同努力,也對全省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任務。

“十二五”時期是金融實現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抓住國家金融政策開放難得機遇,緊緊圍繞把建設成區域性金融中心、把關中建成金融助推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示范基地、把金融產業打造成為我省的支柱產業的總體目標,以健全金融服務體系、優化金融結構、促進金融創新、引導聚集民間資本、做強地方金融機構、維護金融安全穩定為著力點,加快建設機構密集、市場完善、創新活躍、科技先進、服務高效的現代金融體系,為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今年,我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要力爭突破萬億,對新增貸款需求至少達到2200億元。前,省長在全省金融機構座談會上進行了部署。要完成這一目標,任務艱巨,難度不小。國家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有保有壓,各金融機構要把國家的政策和的實際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好國家差異化的政策,特別是國家支持西部大開發、關天經濟區和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政策,支持省里重點產業的發展。同時,各金融機構進一步調整金融資源配置結構,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加大對全省發展重點的信貸投入,保障全年投資任務的完成。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切實保障民生工程。我省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實施民生工程,不斷加大財政對民生的投入。今年,我省將把新增財力的80%投向民生,從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文化等各個方面推進民生工程。比如,實施秦巴山區、白于山區和黃河沿岸土石山區整體搬遷工程,十年搬遷避災和貧困人口280萬左右,按照小城鎮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和扶貧搬遷三位一體的模式加以推進;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實現應保盡保,新農合參合率要穩定在95%以上,要將城鎮各類人員納入醫保范圍,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到1082萬人。新農合、新農保、醫保與保險公司的業務合作空間很大,充滿機遇。人保財險開展的大病醫療保險就是結合的鮮活例證。同時,今年省財政安排30億元,要與大企業組建保障房建設公司,解決啟動資金的問題,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各金融機構要積極研究,一方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一方面深入探尋這些民生工程里面蘊含的投資機會。

第二,大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今年,我省安排省級重點項目430個,年度投資2300億元。實施渭河綜合治理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鐵路和高速公路在建里程達到1500公里以上,開工建設榆林、延安到的動車,機場到北客站的軌道交通項目等。這些對資金供應的要求非常高。希望金融機構一如既往支持我省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再立新功。

第三,促進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我省經濟正處于加快發展的上升通道,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優質大項目眾多。金融機構要重點支持大項目,比如航天、電力電子、飛機、光伏等有實力、有核心技術的項目。支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企業上市融資,快速發展。這些產業項目符合國家的信貸投放方向,都是巨大的投資機會。銀行機構要特別深刻領會“把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的內涵,積極投身我省產業發展的大潮中去,充分分享我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成果。

第四,推動工業化、城鎮化融合發展。城鎮化是工業化的基礎,工業化又可以進一步推動城鎮化的發展。當前,我省正在高起點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將打造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支持榆林建設現代化的大城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要通過搞好示范鎮建設推進農民進城落戶。全省確定30個重點鎮予以全力推進,主要是擴大城鎮規模,完善配套設施,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功能,營造宜居環境,提高經濟和人口集聚能力。城鎮建好以后,自然就可以引導有條件的農民進城落戶,力爭五年轉移轉化戶籍農民600萬人。金融機構要加大對城鎮化的支持,特別是要擴大向示范鎮的投資和貸款力度,建設分支機構,增強示范鎮的發展后勁。

第五,積極跟進區域協調發展。在全省區域發展方面,省里提出整體謀劃,板塊開發,著重加強區域聯結互動,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關中要著力建設“一高地四基地”,打造西部大開發戰略高地和全國新的增長極,實現創新發展;西咸新區建設以組團式加速發展,用新體制、新機制、新思路建成關天經濟區的核心區域;陜北要堅持資源深度轉化,打造世界級能源化工基地,實現持續發展;陜南要強化基礎設施,壯大優勢產業,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區,實現循環發展。金融系統要調整信貸投入的區域結構,確定對各地區信貸支持的重點產業,實施差別化信貸管理,因地制宜支持我省區域協調發展。

第六,強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間,我省將著力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力爭增加值超過2000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10%。同時還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互聯網內容產業、服務外包、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還有,是文化大省,文化產業理應成為我們的支柱產業。我省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旅游業大有希望,可做的事還很多,大有可為。各銀行機構要靈活運用信貸政策,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使我省在優勢特色領域盡快形成產業規模,為構建具有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作出新貢獻。

三、搶抓機遇,努力將金融業發展成為支柱性產業

我省金融業發展基礎比較好,當前又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一定要全面增強金融業整體實力和競爭能力,努力提升金融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努力將金融業打造成為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競爭力強、帶動力大的支柱產業。

一是集中力量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把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利用在西部的優勢地位,大力吸引各類金融機構來陜發展,盡快確立輻射西部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地位。要積極推動金融商務區的建設,出臺支持政策,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對各類金融機構的吸引力,利用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加快建設輻射全國的金融后臺服務中心、金融服務外包基地。著力促進金融與科技的結合,把高新區建設成為與國際接軌的科技產業金融服務區、金融創新的試驗區。

二是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要根據實際,積極創新融資品種,通過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推動自身發展。要不斷適應中小企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特別是要大力支持科技型企業通過上市和風險投資發展壯大。積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已成為我省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途徑。小額貸款公司要健康發展,就需要積極穩妥地開展試點,選好主發起企業、選好經營管理人員,加強監管和培訓,防止出現高利貸、非法集資、暴力收貸。

三是依靠科技提高金融業競爭力。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創新正成為金融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對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金融業科技創新,積極引進國際國內先進的金融IT技術設備和金融服務創新產品。信息化水平是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突出表現。未來的金融服務,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在幾乎任何設備上,將服務交付給客戶。這方面一定要及時主動,跟上時代潮流,通過信息技術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四是融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做強金融服務業。金融資源配置水平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現在,地域因素已經不能限制經濟發展。要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立足,面向全國,合理、高效地配置金融資源,推進我省金融業的快速發展。要培育多元化金融產業主體,精心打造適合我省經濟發展的金融企業群,形成金融資源的良好配置模式。充分重視民間資本,通過積極引導使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西洽會、世園會等都是我們向世界展示金融能力和水平的大好機會,一定要抓住機遇,搞好服務,加快發展。

五是要持之以恒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要加大對不守信的企業和個人的制裁力度,加大制裁各種逃廢金融債務行為的力度,切實維護金融機構合法權益,確保銀行信貸資金放得出、收得回。要建立全省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在政府機關、金融監管部門和各金融機構之間搭建渠道通暢、傳遞高效的金融信息網絡,促進信息共享,提高金融機構風險控制水平和投融資效率,出臺支持金融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

同志們,“十二五”發展的目標已經明確,的發展充滿了生機和希望。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努力開創我省金融工作新局面,為科學發展、富民強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