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教育示范鎮村推動“普高”工作水平

時間:2022-03-09 11:33:00

導語:構建教育示范鎮村推動“普高”工作水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教育示范鎮村推動“普高”工作水平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教育局的直接指導下,我縣高度重視教育,把發展教育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富民工程、希望工程”來抓,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先行先試,在全市率先開展創建教育示范鎮、村活動,推動“普高”工作上新水平,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年,我縣完成市下達高中階段送招任務的113.8%,名列全市前茅。今年到7月29日止,我縣已送生6790人,其中高中3267人,中職3523人,完成市下達送招任務的96.3%,走在全市前列。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先行先試,大力創建教育示范鎮村

屬于經濟欠發達的山區縣,教育底子薄,基礎差,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社會讀書風氣不濃,特別是在農村,許多家庭在子女讀完初中后,就讓其外出打工,讀高中、上大學,讀職中、學技術的欲望并不強烈。在當前全省大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新形勢下,如何提升教育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我縣結合山區實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工作思路,大膽先行先試,于年提出以創建教育示范鎮、村活動為抓手,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讀書光榮的良好氛圍,通過創建活動,夯實教育的基礎,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縣委書記劉正南同志向全縣發出號召:舉全縣之力,大辦教育,辦好教育,讓全民參與創建教育示范鎮、村活動,做到村無不學之戶,戶無不讀之人。鼓勵廣大青少年學生讀高中、學技能、上大學,勵志成才,改變個人和家庭的命運,改變家鄉的落后面貌。

為更扎實有效地推進“創建”活動,縣政府與各鎮簽訂了《教育工作責任書》,把“雙高普九”、高中階段送招、教育示范鎮村創建等納入對鎮、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印發了《縣創建教育示范鎮、村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出臺了《教育示范村獎勵辦法》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先進村獎勵辦法》,對創建成為教育示范村、完成高中階段送招任務的村(社區)分別獎勵1000元,充分調動村一級干部群眾創建教育示范村和“普高”工作積極性。

為更好地營造尊師尚學氛圍,我縣廣泛開展以“讀高中、學技能、上大學、建設家鄉、報效祖國”為主題的強大宣傳活動,做到“電視有形象,電臺有聲音,報紙有報道,學校和主要交通路口有標語”。精心制作以“學子風采”為主題的電視專題節目,分別對當年高考、中考獲得優異成績的學生進行報道。特別是對江屯鎮新坑村一年內有8名學子同時考上大學的事跡進行了詳細報道,掀起宣傳熱潮。通過開展教育法律法規宣傳,增強學生家長送子女完成義務教育和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自覺性;通過張貼橫額標語、出版宣傳專欄、印發致家長信等形式,營造重視教育、大辦教育的良好氛圍;通過宣傳讀書成才,讀書改變命運的生動典型,激發廣大學生讀書成才的欲望,有效地鞏固提高“普九”成果,促進高中階段教育送招工作。全縣上下形成了一個政府搭臺,群眾參與,大辦教育的工作格局,掀起了創建教育示范鎮村的熱潮。年全縣共有63個村(社區)通過了評估,成為首批教育示范村。

二、擴容促優,積極發展高中階段教育

要激發學生的讀書欲望,加快推進“普高”工作,必須進一步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水平。近年來,我縣加快推進高中擴容促優工程,構建了中學、第一中學“雙龍出海,并駕齊驅,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為了適應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形勢,擴大高中辦學規模,縣政府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新建衛生職業學校,擴建縣中等職業學校宿舍樓、中學和第一中學教學樓。目前,肇慶市衛生中等職業學校新校區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宿舍樓已投入使用,中學、第一中學新教學樓將于8月竣工。兩所高中學生宿舍樓已動工建設,工程穩步推進。以上各項工程完成之后,全縣新增學位3000多個,基本滿足市下達招生任務的學位需要。

三、強師振教,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創建教育示范鎮村,推動普高”工作上新水平,關鍵是打造一支穩定而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從人本理念出發,結合本縣實際,著重從維護教師根本利益入手,解決教師民生問題,穩定教師隊伍。通過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過去兩年,我縣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解決了1999年以來已評職稱而未聘的3511名教師評聘問題,并兌現了職稱工資,每月增資26萬多元。

近兩年來,我縣妥善解決了教師醫保、社保等問題。年暑假,縣政府投入了80多萬元為全體教師免費體檢,給廣大教師以人文關懷,使教師隊伍得到進一步穩定。在抓教師隊伍培訓方面,注重抓好長效機制建設。每年組織骨干教師培訓、英特爾教師培訓、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等一系列培訓達6000多人次。年12月我縣與華南師范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書》,合作開展教師培訓和教育科研。華師大已多次派出專家到,為我縣高中教師舉辦高考備考專題講座,指導高三教師科學備考,為全面提升高考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扶貧助學,讓貧困學生實現大學夢想

在創建教育示范鎮、村,推動“普高”工作上新水平的工作中,我縣加大了扶貧助學力度,特別是加大對高中階段貧困學生的扶持力度,讓更多的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縣成立了教育、婦聯、團委、關工委等多個部門聯合組成的扶貧助學機構,積極發動社會團體、熱心人士慷慨解囊,開展扶貧助學活動。特別是大力支持貧困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出臺了高中階段獎學方案,對入讀本縣高中前100名的貧困學生實行全免學費的優惠政策,每年減免總額達到12萬元。同時,落實了貧困學生升讀職業學校的資助政策,讓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近年來,共有香港小扁擔勵學行動、臺商協會、縣工商聯、縣婦聯等團體和單位對我縣8602人次學生進行扶助,扶助金額達到216.8萬元。2009年高考,全縣受社會各界資助的高三貧困學生共有115人,其中考上3A線以上的人數為94人,上本科分數線69人,分別占受助貧困生的81.7%、60%。

五、攻堅克難,全力開展高中階段送招工作

為了確保順利完成今年高中階段送招任務,我縣于2月份就召開了創建教育示范鎮村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會議,對“創建”工作及“普高”工作進行了精心部署。6月份再次召開秋季高中階段招生工作大會,成立了“普高”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普高”工作的組織領導。教育部門成立了招生工作專責小組,協調和督促送招工作。各鎮創新工作方法,全民動員,用征兵精神抓送招工作,象搞計生一樣搞送招,以“地毯式”、“大家訪”的形式,千方百計動員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特別重視拓展生源,加強對往屆初三畢業生和初三流失生的動員工作,使他們能夠繼續升上中職學校讀書。

在送招工作中,我縣提出“四個不準”,打造陽光招生。一是不準教育部門批準以外的學校和人員進入校園宣傳,杜絕宣傳誤導。二是不準學校或教師違規送生。三是不準在宣傳推介學校時有失客觀和公正。四是不準弄虛作假,謊報送生人數。

我縣以創建教育示范鎮、村為抓手,推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困難與挑戰。一是高中階段學校擴容工程資金缺口約2000萬元,直接影響工程進度。二是教師待遇偏低,全縣教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855元,與珠三角發達地區相比差別較大,與周邊縣(市、區)相比也存在一定距離,教師隊伍不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三是教育歷史欠債沉重,全縣教育歷史債務達1.4億元,嚴重制約著我縣教育事業加快發展。這些問題與困難,亟待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今后,我縣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實施《綱要》為契機,繼續深入開展創建教育示范鎮、村,加大力度抓好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如期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各項目標任務,努力開創我縣教育發展新局面,為全市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目標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