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春季旱澇防治動員會講話
時間:2022-03-23 10:28:00
導語:局長在春季旱澇防治動員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年,中央出臺的一號文件和近期召開的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重點城市和防洪保護區防洪能力明顯提高,抗旱能力顯著增強”,并要求“盡快健全防汛抗旱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反應迅速,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防汛抗旱并重,不斷建立完善防汛抗旱減災體系,強化防汛抗旱應急管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立投入增長機制等,從根本上提高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最大程度的減輕旱澇災害損失,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提速發展,是一項十分緊迫、十分繁重的任務。
一、防汛抗旱形勢嚴峻、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意義重大
2010年春季,我國西南5省遭受世紀大旱,造成5000多萬群眾受災,500萬公頃農作物受災,2000萬群眾面臨飲水困難。2010年7月22-24日,我市40小時過程降水量達最高達316毫米,為我市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降水過程,沮河柳林段洪峰流量達到1100立方米/秒,洪水超百年一遇。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湖北、湖南等5省持續偏少的降雨,遭受嚴重干旱。入汛后,又發生干旱急轉、旱澇交替頻發的洪澇災害極端災害性天氣事件,給群眾飲水、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帶來嚴峻挑戰。根據氣象部門分析預測,今年汛期我市降水仍然偏多,夏末有伏旱,入秋后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少但有秋淋,局部發生旱澇災害的可能性較大,防汛抗旱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我們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防汛抗旱工作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實化、細化、量化、強化各項工作措施,全力確保我市安全度汛。
二、準確把握“十二五”防汛抗旱目標任務
“十二五”時期,是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強化防汛抗旱重點薄弱環節建設、加強防災減災工作、提高旱澇災害綜合防范和抵御能力的關鍵時期。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尊重規律、人水和諧,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綜合防控、群防群控,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并重、治本治標兼顧、政府社會協同,加快構建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防汛抗旱減災體系,全面提高水旱災害防御能力,確保城鎮和水庫安全,全力保障城鄉居民用水安全,千方百計滿足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地減輕水旱災害損失,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主要目標是:基本完成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基本建立覆蓋全市山洪災害防治區的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綜合防洪減災體系進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專業隊伍及群眾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洪澇災害損失進一步減少,抗旱減災能力得到明顯提高,不斷強化防汛抗旱應急管理能力,積極推進防汛抗旱“兩轉變,一提高”。重點抓好三個體系建設。
(一)加快預警預報體系建設。一是建設旱情監測系統。建成市級監測中心站1個,旱情固定監測站12個。二是基本建成市級防汛抗旱指揮系統。3年內實現市、區縣兩級防汛抗旱視頻會商和重點鄉鎮、重點部位視頻會商,5年內實現市、縣、鄉鎮及重點部位防汛抗旱視頻會商全覆蓋。三是完成4個區縣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建設,建成縣級山洪災害預警系統。5年內實現覆蓋全市所有鄉鎮的水情監控系統,并延伸至重點水庫、村組和重點地段。
(二)加快防汛抗旱工程體系建設。一是基本完成漆水河、沮河城防段建設任務,提升城防段設防標準。5年內完成五里鎮河、紅土河、清河等主要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提升沿河主要鄉鎮農防段防洪標準。二是加快我市抗旱水源戰略儲備建設,建設一批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同時建成一批水窖、澇池等小型應急水源工程,建設抗旱應急工程20處。三是重新編制漆水河、沮河流域防洪預案,并建立健全應急響應機制,為防汛抗洪搶險提供科學依據。四是編制完成市抗旱規劃,為科學指導今后抗旱減災工作打下基礎。
(三)加快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一是進一步健全防汛抗旱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反應迅速、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建設一批規模合理、標準適度的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立應對特大干旱和突發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儲備制度。二是5年內完成市級防汛抗旱救災專業隊伍建設及基層防汛抗旱服務組織建設。三是建設市級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庫,物資儲備達到省定標準,實現防汛抗旱物資屬地管理、統一調配。
三、全力做好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當前正處“七下八上”的關鍵節點,做好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意義重大。
(一)夯實防汛抗旱工作責任、確保防汛抗旱安全。一是采取得力措施,層層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制,切實把責任落實到鄉鎮、村組,落實到廠礦、社區。二是認真落實防御超標準洪水的組織指揮機制,要從人員安全撤離、巡堤搶險、物料供應、交通保障、安全保衛、新聞宣傳、救災安置等方面逐一落實責任和措施。三是提早落實包抓河道、水庫、城鎮以及重點防洪工程的包干責任制。四是認真落實聯戶叫醒責任制和防汛信息員制度。使預警措施、撤離方式、安置地點等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二)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扎實抓好各項非工程措施的落實。一是開展防汛安全檢查,對本轄區的防汛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逐一登記,落實整改責任和措施。二是組建好以民兵、預備役為骨干的防汛搶險隊伍,加強防汛專業隊伍建設。三是結合本地實際,及時修訂、完善并細化有關防洪調度方案和預案,制定或修編抗旱應急預案,落實群眾遷安方案。四是加快預警預報系統建設進度,積極做好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旱情監測系統建設的各項準備工作。
(三)加快防洪抗旱工程建設,提升應急能力。一是全力推進防汛工程建設,積極開展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年內完成五里鎮河治理工程建設,新建城鎮段堤防2.89公里,農村段護坡11.94公里。二是加快完成沮河廟灣、柳林、瑤曲、照金、新區段,漆水河城區、大同溝、史家河、孫家河、青年路段水毀堤防修復加固工程。三是開展以治理河道“三亂”為主要內容的河道專項整治活動,維護河道生態秩序。四是完成抗旱應急水源工程修復5處,新建3處,新增應急灌溉面積1300畝。
(四)強化措施,保障水庫運行萬無一失。一是嚴格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和水庫管理權限,落實水庫防洪安全責任和措施,精心搞好水庫汛期調度管理,堅決服從各級防汛指揮機構的調度命令。二是強化淤地壩的防汛措施,落實汛期安全巡查制度,真正做到標準內洪水不垮壩,超標準洪水有措施。三是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加快王益區七一水庫、耀州區澗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加緊宜君縣馬溝、梁塬、東舍水庫,耀州區溝西、友誼水庫,印臺區棗園等6座小(Ⅱ)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各項準備工作,爭取早日開工。
(五)積極抓好城市防洪工作。鑒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澇急轉,部分大、中城市內澇形勢嚴重,城市防洪工作任務繁重的實際。一是要把城市防內澇工作作為我市防汛重點工作之一,采取行政領導負責、制定完善預案、分片包干、聯戶叫醒等積極有效的措施,抓實抓好,改變目前重地上建筑、輕地下設施,重平面硬化、輕立面攔蓄,重建設、輕管理的“三重三輕”現象。二是要加快建設規劃步伐,從根本上消除城市防內澇不安全隱患,在城鄉建設規劃前要事先征求防汛部門意見,工廠、小區、道路建設、特別是沿河地段的各類涉河項目工程建設,應由防汛部門前置審批。三是抓好隱患排查。要組織人員及時排查各類不安全隱患,及時消除,每次強降雨過后,要及時組織人員清理排水渠、下水道淤積,避免“水漫金山、逢雨必澇、逢洪必癱”的現象發生。
(六)積極抓好抗旱工作。一是堅持以防為主,防抗并舉,積極探索適合我市實際情況的有效抗旱模式,以集雨窖灌、灌區配套等一批抗旱應急工程建設為重點,以實施旱情監測系統建設為突破,以縣區抗旱服務隊建設為抓手,加大區縣抗旱服務隊裝備水平,提高抗旱應急機動能力。三是配套制訂了區縣抗旱服務隊管理辦法和抗旱機具管理辦法,并下發執行。四是做好全省抗旱演練的各項準備工作,并適時開展演練。
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使命光榮而任務艱巨,道路廣闊而充滿挑戰,我們一定要堅持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著力增強水旱災害應對與綜合防御能力,為我市經濟社會提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 上一篇:局長在林業產業發展動員會講話
- 下一篇: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