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三夏農機現場會講話

時間:2022-07-04 08:47:38

導語:局長在三夏農機現場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局長在三夏農機現場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市“三夏農機“一條龍”服務暨小麥秸稈打捆現場會,主要是觀看市“小麥聯合收獲—秸稈打捆—糧草運送—玉米精播”的“一條龍”服務現場和實施“興機富民”兩大工程之一的小麥秸稈打捆工程,研究和部署“三夏”農機工作的問題,目的是推進“興機富民”兩大工程,加快我市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圓滿完成“三夏”工作。市政府對這次會議非常重視,于沖副市長、副秘書長會前專門聽取了有關情況的匯報,并提出了具體要求。今天市人大于主任、市政府于市長、市政府王秘書長又親自參加了會議,于市長還要作重要講話,希望各市(區)認真抓好落實。

一、抓好小麥秸稈機械打捆,積極組織實施“興機富民”兩大工程

近幾年來,農民增收問題一直是各級政府十分關心的大事,特別是加入WTO后,由于受國外農產品價格的沖擊,現階段農民直接從糧食生產上增加收入難度較大。另外,農作物秸稈利用和禁燒問題,多年來也一直圍繞著農口、環保等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成為難以解決的一個難題。去年以來,市農機中心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進行了技術和應用攻關,并請有關專家進行了論證,提出了玉米秸稈收獲青貯和小麥秸稈機械打捆綜合利用的“興機富民”兩大工程,開辟了農民增收的新渠道。對此,市政府調研室專門進行了調研,得到了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杜市長和于沖副市長都作了重要批示,農業部也轉發了這個調研報告。

我市年產各類農作物秸稈約700萬噸,其中,小麥秸稈約140萬噸,玉米秸稈約400-450萬噸。一般情況下,玉米秸稈青貯一畝可為農民增加收入100元左右,全市玉米播種面積按250萬畝計算,每年農民可增加收入2.5億元。小麥每畝秸稈打捆后增值100元左右,全市小麥播種面積按280萬畝計算,每年農民可增加收入2.8億元。兩項加起來,每年可增加農民收入5億多元。

去年9月中旬,市政府在萊西市召開了全市玉米機械青貯暨“三秋”農機工作現場會,重點部署了玉米機械青貯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今年全市各級農機部門開始實施小麥秸稈打捆工程,并于4月10日在即墨市藍村鎮召開了“市小麥秸稈(牧草)打捆機械現場演示會”,來自國內外生產廠家的8個類型小麥打捆機現場進行了演示。市農機部門還特邀了農機專家顧問、農機手對各種演示機具進行綜合比較評價,向廣大用戶推薦了適宜的機具。這種“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專家評定,農民選機”的農機推廣經營形式,創新了在新形勢下農機推廣的新方式,收到了較好成效。

小麥秸稈目前主要用于造紙、養殖蘑菇、制作中、高密度板、生產有機肥等,在山西、內蒙等地賣到0.6-0.8元/公斤,幾乎和糧食價格一樣。去年,平度市崔家集鎮農民吳宗豐投資9600元購買一臺小麥秸稈打捆機,收集秸稈80噸,以每噸380元的價格全部賣給龍口造紙廠,當年除收回成本還凈賺1萬多元。日前,我市引進的投資1.2億美元的加拿大SPI公司的以小麥秸稈為主要原料生產中、高密度板的項目已在即墨藍村落戶,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需要大量的小麥秸稈。據了解,該公司可能建設3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可利用秸稈20—25萬噸,我們市小麥秸稈大部分可以消化掉,增加農民收入可以成為現實。實施小麥秸稈機械打捆后,既為企業提供了原料,也為我市的小麥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一條有利途徑。

要采取積極措施推進小麥秸稈打捆工程。一是要積極引進和推廣先進適應的小麥打捆機械。為此,我們在4月10日即墨市藍村鎮演示會上邀請國內外有關企業現場演示,為企業推銷和機手選機提供方便。平度、即墨等市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推廣打捆機。二是采取政策引導扶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為保證這項“興機富民”示范工程的順利實施,市財政下撥一定數額的農機化資金,重點扶持小麥秸稈打捆機的引進和推廣,今年對購買小麥打捆機的按購機價格的20%給予政策性補貼。要積極探索建立“以農民投入為主體、政策扶持為導向、社會資金為補充”的多層次、多元化的投入機制,積極爭取農機生產企業對農機戶的支持(加拿大SPI公司有意對麥草收購給予一定的支持),力爭使小麥機械打捆工程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三是建立新的農機推廣服務體系。成立農機協會,逐步建立起“以農機協會為紐帶、以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為依托、以“三大戶”(農機大戶、種植大戶、養殖大戶)為基礎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農機推廣新體系,為小麥打捆機械的推廣暢通渠道;四是抓點帶面,梯次推進。通過新聞宣傳、現場示范、大戶帶動等多種形式,宣傳小麥秸稈打捆機的功效。通過建立示范基地、示范點和示范戶,樹起一批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典型和樣板,讓農民看到效益,感到實惠,主動參與進來。今天市政府在這里又召開了“市‘三夏’農機‘一條龍’服務暨小麥秸稈打捆現場會”,就是對小麥打捆機械的推廣進行再動員、再發動,讓企業再展示,讓機手再熟悉,讓農民再了解,大力推進小麥秸稈打捆機械的推廣應用。我們要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全面實現小麥秸稈打捆機械化,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率先實現農業機械化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二、推行“三夏”農機“一條龍”服務,創新發展農機化新模式

實行“三夏”農機“一條龍”服務是我們今年提出的推進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民增收的一個新思路、新形式、新模式,就是要把分散的農業機械科學地組合起來,把單項的作業項目有序地連接起來,形成“小麥聯合收獲—小麥秸稈機械打捆—糧草運輸—玉米精播”等“一條龍”服務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機械作業效率,使農業機械在發展農業產業化和增加農民收入上發揮最大的作用和效能。

小麥秸稈綜合利用首先要解決收集運轉問題,關鍵是組織好機械打捆,突出這個關鍵環節。推行“三夏”農機“一條龍”服務可以使“小麥聯合收獲—小麥秸稈打捆—糧草運輸—玉米機械精量播種”等“三夏”農機作業形成一個作業鏈條,做到四個環節環環相扣,實現“三夏”農機作業的產業化,從而大大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

“三夏”生產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特別是根據今年我市天氣多變的特點和從氣象部門提供的“三夏”天氣預測情況看,今年我市麥收期間很有可能出現陰雨天氣,將對今年的夏糧豐產豐收帶來一定的威脅。對此,各市(區)農機管理部門一定要樹立抗災奪豐收的思想,狠抓一個“搶”字,爭取一個“快”字,落實一個“好”字,以對農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抓好“三夏”農機工作。各級農機部門要制定好抗災奪豐收的各項農機準備工作和應急預案,把小麥搶收搶脫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加強領導,集中精力,強化組織協調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好機械的作用,確保“三夏”農機“一條龍”作業的順利進行,圓滿完成“三夏”農機工作任務。

三、加快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農機服務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機化發展的方向,是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機服務實現根本性轉變的重要途徑。做好農機服務產業化工作對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加快實現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產業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剛才,大家聽取了市關于農機服務產業化和平度市馬戈莊鎮成立農機合作社實施產業化經營的經驗,還將觀看“小麥聯合收獲—麥稈打捆—糧草運輸—玉米精播”等“一條龍”農機服務作業現場,應該說,他們的經驗很好,對大家的思想感觸較大,對農機“一條龍”作業服務也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根據我市的現實情況,未來農機化的經營模式,將不僅有如世界上許多國家那樣的家庭農場的模式,而且以專業代耕、專業播種、專業收獲等為主的農機產業化服務模式,以達到機械化需求的規模。以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和農機聯合體為主要內容的農機專業化、系列化服務,即實行農機服務產業化,是適應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的有效形式,它不僅可以提高農機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可以解決家家買農機、重復購置嚴重、資源閑置浪費的問題。平度市馬戈莊鎮按照“立足農機,面向市場,著眼科技,服務三農,提高效益”的工作思路,大膽改革,大膽創新,成立了股份合作制形式的農機服務合作社,負責為16個村農民提供收獲、耕地、旋耕、滅茬、筑埂、播種等系列化農機作業服務,每年單項作業面積在10000畝以上,占農業總作業量的80%以上。通過這種方式,既解決了缺機村、無機戶農業生產主要環節用機難的問題和農民群眾的后顧之憂,又避免了農機重復購置和閑置造成的浪費,減少了投入,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提高了經濟效益,為農機服務系列化、產業化創出了一條好路子。

今后抓好農機服務產業化要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一是抓好“三夏”、“三秋”和“冬春農田基本建設”的農機產業化“一條龍”服務。在“三夏”農業生產中,主要抓好“小麥聯合收獲—秸稈打捆—糧草運送—玉米精播”等“一條龍”系列化服務;在“三秋”農業生產中,主要抓好“玉米聯合收獲—玉米秸稈青貯運送—機械深耕—小麥精播”等“一條龍”系列化服務;在“冬春農田基本建設”中,主要組織好“農田深耕—農田水利機械施工—機械運輸”等“一條龍”系列化服務。

二是抓好“農機大戶+種植大戶+養殖大戶+加工企業”的產業化模式。“農機大戶+種植大戶+養殖大戶+加工企業”的模式,是新形勢下推進農業機械化、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模式,它不僅順應市場化的要求,而且從利益機制上,實現了農機大戶、養殖大戶、種植大戶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聯姻,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條。實施小麥秸稈打捆和玉米機械青貯這個“興機富民”兩大工程,要重點抓好這種“3+1”的農機產業化模式,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發展,帶動和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三是抓好在“三大”跨區作業“創牌服務活動”中,實施“一條龍”服務新內容,拓展跨區作業內容。要切實抓好農業機械跨區作業的“創農機服務品牌,樹農機嶄新形象”活動,要在組織好“三夏”小麥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爭創“明星服務隊”和“明星機組”活動的基礎上,把農業機械跨區作業“創服務品牌”活動延伸到“三秋”和“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上,逐步形成“三夏、三秋和冬春‘三大’”跨區農機作業“一條龍”服務,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協會的作用,以跨區作業“一條龍”服務帶動農機服務產業化的發展,打破一家一戶“小而全”的經營形式,使農機服務按照市場機制運作的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

同時,要面向大市場,圍繞大農業發展大農機,積極組織農業機械投入到林、牧、副、漁各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中去,不斷開辟新的服務領域,拓展新的農機服務產業化,如推廣果品選果機、包裝機等。有條件的地方,要高標準起步,快速度發展,充分發揮農機優勢,開展全過程、系列化服務。

同志們,實施“三夏”農機服務“一條龍”,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是擺在各級農機部門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工作任務,各級農機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機產業化在農機化和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加強對農機產業化的組織領導,把其作為農機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研究和制定“三夏”農機“一條龍”服務和農機服務產業化發展的政策和措施。讓我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認清形勢,解放思想,真抓實干,不失時機地全面推進農機產業化,為市在全國、全省率先實現農業機械化做出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六大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