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資源完善機制推進社區共青團工作

時間:2022-07-04 03:44:00

導語:整合資源完善機制推進社區共青團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整合資源完善機制推進社區共青團工作

×東西湖區吳家山街地處武漢西郊,轄區面積平方公里,個社區,常住人口萬人,其中青少年余人。我街的社區建設是從年月開始的,年來,經過全街廣大干部的不懈努力,社區建設得了明顯成績。隨著地區人口增長,青少年日常管理問題日益突出,如何抓住社區建設這一有利契機,實現共青團工作重心下移,進一步適應社會轉型時期青年流向與分布的巨大變化,擴大共青團的工作覆蓋面,使團的這面旗幟真正扎根于基層是我們研究和調研的課題。

×年初,我們確立了“通過整全社會資源,共駐共建,資源共享來實現社區共青團工作全面發展”的工作思路,經過街、社區各級團干的共同努力,盤活了轄區社會資源,實現了社區資源共享共用,形成了以整合促聯合,以聯合促團結,以團結促共建,以共建促發展的社區共青團工作理念。具體體會如下

×一、整合社區資源,創新思路

×建立健全社區團的組織是做好社區共青團工作的前提和保證。一年來,團工委堅持以黨帶團建,以聯合促團建,以共建強團建的大團建工作思路,大力實施團建基礎工程,為社區青少年的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⒈以黨建帶團建。按照黨建帶團建的原則,我街把社區團建和社區黨建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一同落實,在轄區個社區建立了團支部,同時成立了關工委、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各類興趣小組等組織。⒉結對共建。各社區的團組織與全街家企事業單位的團組織成了互幫共建對子。在社區推行了團員雙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團員社區注冊和年度團員社區評議機制。目前,全銜接受雙重管理的團員余人,壯大了社區團員隊伍。目前,全街每個社區都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社區組織網絡,為社區各項資源的整合及社區青少年工作的整體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整合人力資源,人人參與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人力資源是社區最活躍的因素。社區團組織因勢利導,積極在

社區開展了社區理念和傳統美德教育,使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社區培育青少年,青少年服務社區”等現代社區理念深深根植于社區青少年心中。其主要作法

×⒈抓各類專業人才隊伍。一是充分挖掘駐區單位、轄區單位居民中有專業特長的各類人才資源。除大力吸納轄區團員青人才外,我們積極與老干局、關工委等部門聯系,深入社區,挖掘了一批具有專業特長又熱衷于青少年工作的離退休老同志,聘任他們為社區青少年工作的顧問。邀請了駐區單位的法官、檢察官及特派員在社區團組織,擔任社區青少年工作的法律顧問,有些還擔任了社區青少年法律教育基地或維權機構的負責人。二是通過團的品牌活動吸納人才資源,如社區通過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爭當崗位能手活動,吸納了近名各類人才。我們將這些整合來的人才分類編隊,組建了文體服務、醫療服務、法律咨詢等各類專業服務隊伍文。如在社區文體活動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經過各級團組織的共同努力,整合聘請了名在校藝術老師、名駐區單位文化骨干擔任各個社區的青少年文體活動輔導員。

×⒉抓志愿者服務隊伍。通過整合和招募多種形式建立了紅領巾社區小隊、巾幗志愿者隊伍、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民兵預備役志愿服務隊等各類志愿者服務隊伍支,注冊志愿者余名。這些服務隊伍每到節假日,便深入社區、樓院,開展為民、富民利民、安民、便民、樂民服務。小紅帽、團員便民箱、團員服務臺、團員義務巡邏隊、團員義務咨詢臺、團員綠地認養等志愿服務活動隨處可見,他們的志愿服務活動足跡遍及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三、整合公共資源,共享共用

×為解決活動陣地問題,我們重點對以下兩類資源進行了整合:一是整合教育陣地資源。通過整合,全街已建成青少年法律學校所,家長學校所,集繪畫、書法、音樂等綜合培訓基地個。開屏里社區里的明珠小區是一家單位型小區,各類資源豐富,但只對成年人開放,不對青少年開放,社區團支部及時與小區物業、漢川電廠聯系,在原來培訓室的基礎上,又投資元,建成了一個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的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該社區利用這一陣地在社區青少年中廣泛開展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主要內容的“三德”教育,引導青年團員遵紀守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團工委以四進社區為契機,積極與公安和司法部門結合,充分利用社區警務室、民調室這一重要資源,成立了社區青少年維權服務中心,維護社區青少年合法權益。經過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全街巳涌現出區級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家,實現了維權工作到基層的目的。二是整合文體陣地資源。吳家山地區共有駐企業和事業單位近百家,這些單位大都擁有比較好的內部服務設施,針對這些資源,社區團支部對其進行了有效整合,促使其免費向全體青少年開放。杏園社區青少年文化活動設施相對不足,而轄區有中小學校所、大中專院校所,廣場個,事業單位家,這些單位擁有高檔次的文化活動場館和設施,只對內不對外,設施利用率低。面對這種情況,社區團支部積極協調各方面關系,使這些單位的設施全部對轄區青少年開放,如今,轄區青少年可以就近就便到轄區各類文化活動場館打球、跳舞、讀書。

×四、整合活動項目,促進活躍

×按照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青年的原則,團工委整合梳理了青年志愿者行動、健康快車、法律在線、青少年社區健康行、“青年文明號”優質服務等服務項目走進社區,并按照“在精不在多、服務出特色”的工作原則,要求各社區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特色服務活動,并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內容,為青少年社會實踐、參與社區服務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一助一”、“多助一”、綠地認養、醫療咨詢、治安巡邏等各項志愿服務活動都在社區積極開展。一是通過各類興趣小組和活動協會促活動。在社區團組織的指導下,成立青少年乒乓球、書畫小組、武術隊、舞蹈隊等興趣小組支。這些青少年組織利用星期天節假日在社區開展了“青年文明社區大家樂”活動、書法比賽、演講比賽、英語口語大賽等活動,豐富了社區青少年文化生活,陶冶了社區青少年的情操。二是積極舉辦社區文化節。從年開始,由文體局、街辦事處等部門牽頭組織,已成功舉辦了屆社區文化節。文化節以社區為陣地、以青少年為主體,節目自編自導自演,形式不拘一格。三年來,共演出節目個,展出青少年各類美術書法作品余幅。社區文化節的舉辦,集中展示了全街社區文化建設取得的成就,進一步推動了社區青少年文化活動的開展。三是充分利用樓院、庭院、廣場游園空間,開展樓院文化、庭院文化。引導樓院青少年自發組織起來,開展青年文明社區大家樂活動。在樓院,隨處可見青少年大家跳、大家唱、大家畫、大家讀、大家寫等自娛自樂活動,活躍了樓院氣氛,增進了鄰里之間的關系,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