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規范行政審批工作講話
時間:2022-03-18 09:00:00
導語:省規范行政審批工作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我們召開全省規范行政審批工作座談會。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總結交流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工作的經驗,分析行政審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行政審批制度,規范行政許可行為,把行政審批工作推向新的水平。省政府對開好這次會議非常重視,會前派出規范行政審批工作督導組,進行了檢查督導和調查研究。剛才,大家現場參觀了聊城市行政服務中心,五個市作了典型發言,介紹了他們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各有特點,各有千秋,值得借鑒。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我省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的基本情況
我省開展政府工作提速以來,各地、各部門都把搞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發展環境,加快經濟建設和打造陽光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務政府的一項有力措施來抓,這項工作各地市都非常重視,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大廳)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據初步統計,目前我省已有16個市、119個縣(市區)建立了審批服務中心,分別占全省市、縣(市區)的94%和85%。在省政府42個工作部門中,有35個部門具有行政審批職能,其中有28個部門建立了行政審批服務窗口,占80%以上。市還將集中審批制度向鄉鎮延伸,普遍建立鄉(鎮)、村便民服務點。全省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年辦件量達到400多萬件,各類收費達60多億元,群眾的滿意度在95%以上。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各級領導重視,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成為打造陽光政府的民心工程。省委、省政府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政府工作提速和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的一件大事來抓,省政府有關部門先后召開了五次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聯席會、兩次省直部門行政許可“窗口”建設現場會,并對省直部門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的情況進行了檢查督導。各市都把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主要領導經常過問和現場辦公,從政策和人力、財力、物力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了便于協調和領導,各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一般都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兼任,加強領導,便于協調,及時研究解決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力求通過貫徹《行政許可法》,進一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強化服務功能,創新行政運行體制和機制,打造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各市還把進入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各部門服務情況,列入行政效能考評或行風評議內容,與干部的考核、使用掛鉤,有力調動了各部門做好行政審批服務工作的積極性,保障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制度建設不斷完善,行政審批服務工作健康發展。為規范行政審批工作,各級各部門狠抓了制度建設。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省行政許可窗口運作考核標準(試行)》,對全省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許可“窗口”的運作進行規范。各地也都相應制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各行政審批中心普遍建立了首問負責制、一次告知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有效解決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問題,老百姓非常歡迎。各市還采取多種措施從人事管理、服務流程、信息反饋等方面建章立制,加強對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管理,進一步提高了行政審批服務水平。有的市把國際通行的質量認證體系、認證標準引入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內部管理,對運行程序、管理標準、規章制度等進行修訂和完善,建立起一整套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為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規范化管理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大膽改革創新,有力推動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是一項開創性工作,各市通過對審批工作的全過程實行不間斷創新,逐步建立了與“一站式”服務相配套的運行機制。有的采取并聯審批制,實行一門受理,抄告相關,聯合會審,同步審批,限時辦結;有的把審批程序由多審多核,簡化為“一審一核”,由窗口人員依法全權辦理;有的對事關招商引資的重大審批項目開辟“綠色通道”,由審批服務中心代辦或協辦,確保招商引資工作的順利進行;還有的根據《行政許可法》中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的有關規定,積極探索行政許可權相對集中的運行機制,在行政審批事項較多的部門,把分散在各個科室的行政許可事項,相對集中到一個科室,使審批職能、權限和人員相對集中,并整體進入行政服務中心,履行部門的行政許可及審批職能,從體制上解決授權不到位、“體外循環”等問題。“體外循環”是行政服務中心發展的弊病,“體外循環”解決了,就解決了行政服務中心發展的大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體外循環”的問題,行政服務中心就形同虛設,是勞民傷財的工程。同時,一些市還積極推行“電子政務”,探索行政許可網上審批的新途徑,使行政審批服務工作更加快捷、透明和便民。
(四)監督機制基本建立,有效減少了違規行為。各級各部門把加強對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監督管理,作為一件大事來抓。一是加強了監察機關的專門監督。各市監察部門普遍向中心派出了監察人員,設立了監察室、投訴中心,實施了經常性的監督檢查。聊城市等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就是這樣,紀委、監察部門就在現場,可以現場投訴。二是加強了層級監督。各級政府及其部門都加強了對下級政府及其部門的監督檢查。三是加大了社會監督的力度。各“中心”和“窗口”普遍建立健全了公示制度,聘請了監督員,設立了意見箱、投訴箱和公開監督電話等,多渠道、全方位地接受群眾監督。四是有的地方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對審批程序的運行監督,有效地減少了行政審批中的超時違規現象。
我省行政審批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單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對規范行政審批工作重視不夠,該建“窗口”的未建,該放權的未放,該進中心的未進。特別是一些關系到部門利益的項目,有的仍然沒有進入大廳。審批服務中心建設在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發展很不平衡。
二是擴大審批權限,越權越位,違規操作,擅自在審批中增加審批條件,要求申請人提供本部門審批權限以外的材料,審查不該審查、也不屬于職權范圍內的項目,嚴重損害了企業和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是對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窗口授權不充分,“兩頭辦理”、“體外循環”的現象仍然存在,個別窗口僅起到了“文件收發室”的作用。這是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大忌,要下決心整治。
四是沒有按照政務公開的要求,全面公開行政機關服務窗口的職能和權限,全面公開行政許可的依據、條件、內容、時限和結果,特別是沒有全面公開審批權力運行的關鍵部位和環節,仍然是暗箱操作、模糊操作。
五是對行政審批行為的監督制約機制不完善,措施不到位,缺乏過錯追究制度。
對以上問題必須認真研究,盡快加以解決。
二、強化措施,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工作
規范行政審批是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密切政府與群眾關系,優化發展環境,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重要措施,一定要抓緊抓好,抓出成效來。
(一)進一步清理和規范行政審批項目。各地各部門凡是違背《行政許可法》自行設定的許可項目必須堅決取消。對國務院、省政府明令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任何地方和部門都不得再行審批;對已經取消和下放的審批事項,絕不能以“備案”的名義搞變相審批和權力上收。要對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進行一次集中清理,除國務院和省政府公布保留的項目外,其他項目必須依照法定程序予以取消或調整。對依法保留的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應分別編制目錄,實行目錄管理,并向社會公示。
(二)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行為。《行政許可法》是規范政府行為的重要法律,各部門要依法規范行政審批的內容和行為,防止出現越權越位和以權謀私問題。有關行政許可的規定應當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實施行政許可的依據;要全面公開行政機關服務窗口的職能和權限,防止越權行為;全面公開辦事依據和程序,防止濫用權力;全面公開審批權力運行的關鍵部位和環節,防止以權謀私。要把行政審批權力從“暗箱操作”、“模糊操作”變為“透明運行”,自覺接受“陽光透視”。要依據《行政許可法》有關規定和要求,制定科學合理、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進一步規范窗口辦件程序,切實掌握辦件流向,對承諾時限即將到期的項目,要實行預警;對逾期未辦結的,要責成解釋或通報處理,保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按法定程序辦理。要認真解決政、社分離不徹底,一些中介組織依附于政府部門搞壟斷性服務和收費的問題。更不能利用中介組織搞“提速收費”,為本單位謀取利益。要積極推行告知承諾制,完善承諾內容,履行承諾責任,特別是對于不予受理、不予行政許可的事項,要向申請人依法履行告知義務,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或不予許可的法律依據,并告知申請人有說明權、申辯權和要求依法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力。
(三)進一步加強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照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態度,提高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服務水平,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應進必進。凡是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政審批事項及與此相關的服務事項,包括法律法規新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原則上都要進入中心集中辦理。因受場地限制無法進入中心而設立的專業服務大廳,要與中心實行聯網,接受管理和監督。行政審批事項少的部門,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可聯合設立“綜合受理窗口”。二是堅持充分授權。各窗口單位對設在中心的審批窗口要充分授權,凡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能當場作出決定的,應當由窗口工作人員當場直接辦理。要大力推行“一審一核制”,使一般性審批事項都能在窗口直接辦理。對不能在窗口直接辦理的事項,要由窗口工作人員負責聯系督辦。凡經政府審定必須進入中心辦理的審批事項,各部門不得在中心之外另行受理,嚴禁多頭審批、雙軌運行。要積極探索試行行政審批首席代表制,對進入中心的審批事項,各審批機關可委派首席代表并充分授權,使其在委托權限范圍內以本部門名義全權履行行政審批職權。三是堅持高效便民。要以高效便民為出發點,不斷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拓寬服務領域,自覺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要把方便企業和廣大人民群眾辦事,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檢驗中心工作質量的主要標準。
(四)進一步強化對行政審批工作的監督管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行政審批工作的監督力度,建立起行政監督、部門監督、業務監督、群眾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機制,做到“三個強化”:一是強化日常監管。要對政府部門是否按規定將行政審批項目進入中心、是否充分授權、是否遵守法定的辦理程序等情況開展檢查;要通過現場巡查等辦法,對行政審批事項的受理、審查、決定、辦理時限和收費情況等開展督查。中心各窗口單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服務性收費,必須提供合法有效的收費依據和標準,嚴禁超范圍、超標準收取,嚴禁借行政審批搭車收費。二是強化社會監督。要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主動接受新聞媒體的監督。各級行政機關要認真受理、協調、處理有關行政審批方面的投訴。要結合政務公開,在行政審批窗口設置意見箱,公示投訴電話,開通網上投訴信箱,暢通群眾監督渠道。三是強化行政效能監督。監察部門要加強對行政審批情況的監督,嚴格實施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要深入開展《行政許可法》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和查處違反行政許可法的行為。要充分發揮行政投訴中心的作用,進一步強化對審批窗口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情況的監督,形成從投訴受理、快速調查、協調督辦到結果反饋的運行機制。積極推廣和應用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強化對行政審批事項的實時監控。
三、加強領導,大力推進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健康發展
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觸及到現行行政管理體制的諸多深層次問題,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的重要性,把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健全機制,狠抓落實。
要進一步增強依法行政意識,嚴格依法辦事。要堅持以服務為主線,以規范為重點,以管理為抓手,以創新為動力,切實把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成為運作規范、高效快捷的服務窗口和便民中心。各部門要大力支持,密切協作,共同推進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全面建設和發展。市縣兩級沒有建立行政審批中心的要抓緊建立,有條件的鄉鎮也要建立便民服務中心。已經建立的,要在總結前段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制定《行政服務中心管理辦法》、《行政許可聽證辦法》、《行政許可過錯責任追究辦法》等規章制度,使行政審批服務工作有章可循,健康發展。要充分發揮全省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聯席會議的作用,不斷總結交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經驗和做法,探討和解決制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困難和問題。各地要結合實際,制訂出臺相關措施,做好規范和管理工作。要制定和實行層級監督等制度,最大限度地減少審批人員的自由裁量權和審批隨意性。繼續大力推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和不予許可書面告知制等制度,逐步形成職責明確、權責統一、高效順暢的運行機制。在行政機關內部行政許可權相對集中方面,有的市已經作了一些有益探索。要依據《行政許可法》的原則,積極創新行政審批方式,努力提高行政效能,通過成建制進中心、授權窗口、聯網辦理等多種途徑,增強窗口的辦事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對經過實踐證明、深受企業和群眾歡迎的即時辦理制、承諾辦理制、一審一核制、聯合辦理制等審批方式,要繼續推廣和完善。要不斷開拓新的服務領域,完善“一站式”服務功能,逐步把一些部門面向社會、企業和群眾的便民服務項目納入中心辦理,把中心建設成政府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綜合平臺。要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政府信息化資源平臺,統籌規劃,大力整合,逐步實現各級政府網絡平臺、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部門局域網的并聯,進一步完善網上公告、網上申報、網上受理、網上傳遞、網上審批和網上監管功能,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務。
同志們,我省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任重道遠,要做的工作還很多,讓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維,務實的態度,扎實的工作,把我省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優化發展環境,建設和諧平安*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市建筑企業調查報告
- 下一篇:市工業企業虧損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