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構建森林城市的通知

時間:2022-05-30 06:29:00

導語:關于構建森林城市的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構建森林城市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林業改革發展推進“森林興”建設的意見》,努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宜居城市,我市決定創建省級森林城市。根據《省森林城市申報命名辦法》、《省森林城市主要評價指標》、《省森林城市核查辦法》,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為重點,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建綠色生態文明為主題,著力構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城相融、林水相依、城鄉一體、天人合一”的森林城市,為興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總體要求

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化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召開創建工作動員會,進一步分解落實創建任務。組織實施一批綠化工程,提升城市綠化水平;對照創建標準,搞好查漏補缺;積極開展申報工作,力爭年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為下一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奠定基礎。

三、主要工作任務

根據《興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興森林城市將構筑“青山南踞、林網包圍、五帶導風、綠心居中”的空間形態和“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城相融、林水相依、城鄉一體、天人合一”的城市森林景觀。

(一)多方共同努力,增加森林資源總量

廣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完善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深化認建、認養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參與綠化活動,大力營造各類紀念林。努力拓展城市森林發展空間,著力培育城市休閑綠地,逐步增加公園等公共綠地,加大屋頂、墻面等立體綠化的力度,提高城市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和喬木樹種比重,構建完備的城市綠地系統。在注重自然生態保護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森林城市的水網、路網、林網等生態網絡。大力開展中幼齡林撫育、闊葉林發展和封山育林,促進幼林成林成材。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不斷提高城市林木覆蓋率。城郊地區應緊密結合新農村建設要求,因地制宜推進生態經濟型、生態景觀型等多種鄉村綠化,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花卉苗木等優勢特色生態產業,有效促進生態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實施五大工程,完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

1.城市森林建設工程。建設一批以高大喬木為主的大型城市片林、環城林帶和組團(區塊)之間隔離林帶;對現有以草坪、灌木為主的綠地,加快實施喬木增綠、提檔升級,使喬木樹種比重達到70%以上,構建各具特色、功能健全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從今年起到年,在興中心城區栽植1.2萬棵胸徑20厘米以上的大樹。

2.通道綠色林帶建設工程。按照道路林蔭化要求,在高速公路、鐵路兩側建設一定寬度的綠色景觀林帶,國省縣道、鄉村公路兩側要形成綠化帶或行道樹。加強沿海平原地區防護林建設,形成平原農區林網、城鎮防護林網和山地丘陵防護林三道防線,建設區域內的公路、鐵路、城區骨干道路等綠化率達到90%以上。

3.水系生態景觀林建設工程。扎實推進海塘、河流、水庫等水系的生態景觀林建設,形成沿海綠色生態屏障。加快曹娥江、大運河、鑒湖、鏡湖水域等主要水系沿岸的生態景觀林建設和湯浦水庫等水庫四周及源頭的生態林建設,增強涵養水源功能,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區域內的河流、海塘等綠化率達到90%以上。

4.生態公益林建設工程。加強湯浦水庫和城郊地區10萬畝重點生態公益林建設,加快對針葉林的闊葉化、彩色化、多樣化改造,大力推廣各類優良闊葉樹種和彩色樹種,調整林種結構,豐富生物多樣性,優化森林景觀,提高森林固碳能力。

5.森林村莊建設工程。結合新農村建設,加大村莊綠化力度,通過建千米林蔭道、種千棵“子孫樹”(經濟樹種),逐步形成道路河道喬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園綠地休憩林、村莊周圍護村林、平原農田防護林的村莊森林格局,30%以上的村莊綠化達到市級以上“綠化示范村”或“森林村莊”標準。

通過實施五大林業重點工程,建立起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充分發揮間接減排、緩解城市熱島和渾濁效應、水源涵養作用等方面的綜合功能,使興成為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的宜居城市。

(三)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鞏固生態建設成果

強化森林生態保護工作,嚴格各項管理制度,創新管護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有效保護森林植被,確保無重大破壞森林事件和森林火災發生。堅持依法治林,對破壞森林資源案件查處率達到90%以上。嚴格規范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建立標志牌,健全長效管護制度,組建管護隊伍,保護現有古樹名木。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注重喬、灌、草的合理配置,切實豐富城市生物多樣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組織。市政府成立興市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政辦發〔〕39號),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林業局,負責日常工作和對創建工作的綜合協調。市級有關部門要明確職能處室和聯絡員,負責具體工作。

(二)加強宣傳,提高市民知曉率、支持率。制訂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宣傳方案,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創建工作動態。制作戶外大型廣告牌和各類宣傳牌,組織開展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單位的生態文明宣講活動,開展“國際森林年”、“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愛鳥周”等生態科普活動,義務植樹活動以及以森林生態為內容的各類競賽和盆景花卉展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提高廣大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

(三)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建立上下聯動、職責明確、緊密協作、精心組織、有序推進的創建機制。對完不成任務和達不到質量標準的,要追究有關部門及領導責任。

(四)加大投入,社會共建。創建資金納入市財政預算,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推進林業重點工程。通過市場運作,廣辟資金渠道,發動社會各界力量投資植樹造林,共建“森林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