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書記在城建城管推進會講話
時間:2022-04-25 09:22:00
導語:區委書記在城建城管推進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城建城管工作暨“清潔共享文明”大行動動員大會,是2011年第一個大規模的會議,是事關“十二五”起始工作的第一個大會,也是市區體制調整后第一個涉及城建城管領域的動員大會,主要任務是按照建設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現代化國際性大都市和區委七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的建設“宜商宜居、活力時尚”城區的要求,主動承接市區體制調整,主動擔當責任,緊緊圍繞“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出形象”的目標,來研究部署城建城管和“清潔共享文明”大行動工作,動員全區上下共建城市、共管城市,改善環境、再造環境,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目標。下面,我先具體部署四項工作。等會兒,余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
一、堅持高起點謀劃,切實抓好城建工作
去年10月份以來,市里作出了一系列改革,推出了城區財政體制改革、市區的土地出讓分成體制改革,深化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啟動了城鄉統籌綜合改革、考核評價體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核心就是要理順關系,調動區級工作積極性,實現責權利相統一,以此激發新動力、新活力,這是個機遇,也是個挑戰。我們必須搶勢而上,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積極適應市區體制改革,主動擔當起當家作主的責任,加快城市轉型發展。為此,我們在“十二五”期間初步確定了今后五年城市發展的三大平臺:要做好存量的調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高標準加快城市轉型,改造以舊城舊村、老工業區、商業街區、歷史文化街區為主體的“百個舊城舊村舊片區”,提升綜合功能;在城區西部主要是結合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縱深推進,做好行政區劃調整的同時,加快規劃建設西部新城,為西部發展奠定基礎;在城鄉結合部和雙嶼、仰義周邊山地,通過仰義林里片區山坡地開發,帶動藤橋、上戍周邊區域整合建設,抓好城市功能的拓展,真正體現大都市核心城區的地位。基于這三大平臺的構筑,今年我們要著重抓好三件事:
一是規劃建設城市平臺。規劃是龍頭,但規劃之前是謀劃,要按照既定的思路,做好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率先一步,統籌謀劃。一要加強城市規劃修編工作。結合“十二五”規劃編制和城鄉統籌綜合改革,抓緊編制全區綠地系統規劃、森林規劃、西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的鎮域總體規劃,修編林里片區山坡地利用規劃、仰義片區規劃、江濱路A、B線規劃,完成制革業基地改建、雙岙片和仰義漁渡片等規劃編制工作。現在繞城高速公路西線段、330國道仰義至雙嶼段、金溫鐵路擴能改造段工程等等都已經確定,這些都有利于整個西部規劃的確定,要把西部發展的拼圖規劃好。二要加快城市功能集聚區建設。扎實推進濱江商務區、七都島、仰義林里片區山坡地、西洲島開發等城市功能集聚區建設。主動承接濱江商務區建設,加大對楊府山商務中心、濱江沿線地區、各片區中心地區以及重大市政基礎設施四大領域重點項目的拆征力度。加快七都島綜合開發建設進度,抓緊建設緯一路、緯二路和經三路、經四路一期等市政工程。深化仰義林里片區山坡地開發前期工作,先行推進啟動區開發,啟動重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這不僅是帶動開發,更重要的是要連接西部,如寶昌嶺遂道,要確保今年開工。三要全力打好舊城舊村舊片區改造攻堅戰。啟動橫瀆河西地塊拆遷、制革業基地改建、輕工產業園區及戍浦江周邊區塊、工業區的灣兒浦公園周邊工業區等一批舊片區改造整治項目,江濱路指揮部要加大力度推進永川路改建,以及一系列安置房建設。市里對城中村改造的政策調整馬上要下來,我們要緊緊圍繞“2010年啟動舊村改造工作,2011年動工建設條件成熟的舊村改造,3到5年要完成舊村改造的一系列任務”的目標,切實抓好葡萄、東嶼、橫瀆、上蒲州舊村改造試點,啟動推進試點村拆征工作,并確定10個左右舊村進入前期工作。在實施舊村改造的同時,要按照城市化和構建新型社區要求,積極做好撤村改居和城中村管理體制變革,推進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
二是扎實抓好市政配套。一要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建成沿江防洪堤主體工程及景觀綠化一期工程、七都標準堤塘北堤和西堤、江心嶼防洪堤加高加固主體工程、匯昌河水上公園D1段C3段景觀綠化工程、藤橋一小主體工程,確保江濱B線道路和劃龍橋西路延伸工程全線通車,積極推進甌江南岸、江心嶼綜合旅游文化開發項目等一批城市景觀項目建設。二要扎實推進市政環衛設施建設,輕工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要抓緊勘探,沙頭工業園污水處理要抓緊建設,翻修背街小巷10條以上,完成2個片區的截污納管工程,啟動建設2座垃圾轉運場,確保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同時,啟動1-2個老住宅社區電梯改造工程試點工作。三要堅持安置房與重點項目建設同步謀劃、提前推進,扎實推進安置房建設,統籌落實安置房建設用地,確保完成安置房建設新開工項目6個以上(8到10個)、工作進度要重點考核,在重點工程建設時,先統籌落實安置房。落實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確保5萬平方米廉租房建設工程主體結頂。
三是統籌整合城市資源。一要建設投融資平臺。1月22日前,要成立七都綜合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藤橋鎮新農村建設投資有限公司3個投融資平臺,要通過資金的統籌運用,加快建設。二要做好土地經營工作。城市資源必須統籌,不能著眼于一眼一地,要盤活有限的資源。邊角地等零星用地要統一納入整理、區級成片出讓,切實抓好市里已經明確的9200余畝轉而未供土地的整理清理工作,今年要完成70%。要做好成熟地塊的出讓。三要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城市建設開發。要充分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城市改造、民生事業和基礎設施。要結合“新36條”精神,先行先試,開展試點,突破現有機制。
二、堅持精細化管理,切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011年城市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以深入開展“六城聯創”活動為主載體,完善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機制、新載體,突出抓好數字城管、市容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使我區的城市文明程度、衛生狀況、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和改善,爭取獲得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城市、省級示范文明城區和省環保模范城市榮譽稱號。按照上述要求,重點要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市容環境整治。把地掃好,把影響市容環境的亂點整治好,這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基礎工作。要扎實推進以前已經在做的行前農貿周邊、下呂浦一區、前莊路、洪殿北路、附二醫周邊、火車站周邊等城區主要市容亂點的集中治理。精心組織工業園區(中國鞋都)、農貿市場、校園周邊、城中村、城郊結合部環境綜合治理。堅持“疏堵結合、以堵為主”,嚴格管理流動攤點的占道經營,鞏固五馬、大南商業繁華區和繡山行政中心區及以迎賓大道和濱江休閑帶為主的6條攤販嚴管街。要將物業管理作為加強城市管理的重要抓手,引導物業管理進入老舊住宅小區。
二是抓好“數字城管”工作。“數字城管”主要是通過各種信息手段,掌握各種情況,采用網格化的管理,提高處置效率。今年1月份,我區“數字城管”平臺已經正式投入運行,一期覆蓋五馬、南門、水心、蓮池、江濱、蒲鞋市、南浦、繡山等8個街道,已經開展路面信息采集等工作。“數字城管”應用既是對我們工作的鞭策,更是對政府效能的檢測,要確保問題發現率達90%以上,按時處置率達99%以上,結案率達60%以上的目標。
三是抓好違章建筑整治。按照“減存量,控增量、抓重點、攻難點”的整治思路,采取自拆與依法強拆、教育和嚴格處理相結合等方法,依法加大違法建筑整治的攻堅力度。對現行違章、09年以來違章、機關單位違章、黨員干部違章及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違章等5類重點違法建筑要堅決拆除。現在關鍵是責任不落實,要更好地研究定位、定責、定崗的問題,積極完善拆后管理機制,按照市政府下發的違法建筑拆除后土地利用和管理實施意見,抓緊對拆后空地,尤其是已進入土地儲備中心管理的土地,進行綜合利用試點,優先安排相關的基礎配套和公共事業配套,切實鞏固拆違整治成果。
四是抓好城區道路“規范停車、規范收費”專項工作。這項工作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要抓緊做好道路停車泊位智能收費管理系統實施工作,通過收費系統的調劑,解決重點路段道路資源的過度利用帶來的擁堵問題。加快停車場庫建設,今年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計劃建6個停車場庫,我們要按照建一批、改一批的思路,用好閑置土地和挖掘現有地下室資源,鼓勵企業利用自己的空閑土地改造作為停車場庫。
五是抓好園林綠化工作。要挖掘利用空隙,能綠則綠,超額完成市里下達的造綠指標,確保5月份前完成3個公園、40個新增綠地、25個改造提升綠地的建設。加快塘河沿岸綠化改造,構建親水生活體系、濱河慢行系統及文化休閑體系,全面完成今冬明春6.5萬平方米綠化任務。包括主塘河、劃龍橋河、呂浦河、匯昌河、勤奮河等5條主要河道“路通”工程,以及匯昌河南岸3.2萬平方米、小南門沿岸3600平方米、劃龍橋河沿岸4500平方米、南郊鄉各渡河沿岸5000平方米的景觀綠化工程,要進一步加強“兩拆兩綠”工作,第一批29家單位要逐個落實,沿河涉及的50家企業,要限期完成。
三、堅持多方面聯動,切實推進愛國衛生運動
為切實改善城鄉環境衛生,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區委、區政府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從今年1月份起,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持續一年的“清潔共享文明”大行動。這次行動的主要目標是:到2011年底前,實現城區主要道路、公共場所、住宅小區和城鄉結合部清掃保潔到位,地面無明顯污跡,無垃圾亂傾倒、亂堆放,無衛生死角;道路及其附屬設施完好,小區環境潔凈有序,綠化美觀;沿街建筑物、店面無亂張貼、亂涂寫;廣大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較大幅度提高,良好的衛生習慣逐步養成,疫病防范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提高。這項活動的重點有四:第一,全面清理街區環境;第二,全面清理城鄉重點部位環境;第三,全面清理住宅小區環境;第四,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為此,我們重點是開展以下三項活動:
一是開展“城鄉大保潔”活動。堅持城鄉聯動,分片推進,抓好重點部位:城區內以主次干道、住宅小區、城中村、建筑工地、農貿市場以及車站碼頭、公園廣場等為重點,抓好生活和建筑垃圾的清運、占道經營的管理和市容秩序的管理等工作;城郊結合部以鐵路、公路、高速公路沿線和城市出入口、集貿市場、廢品收購站(點)等為重點,抓好白色污染、亂搭亂建和垃圾違規堆放等現象的整治;西部農村以生活垃圾堆放點、廁所周邊和河道溝渠等為重點,抓好衛生死角的清理和“滅四害”工作。繡山、南浦、蓮池、黃龍4個街道和南郊鄉、雙嶼鎮要在做好轄區衛生保潔的同時,突出做好轄區內火車站、汽車站、碼頭等區域的衛生保潔工作,為群眾出入創造整潔有序的市容環境。
二是開展“全民大掃除”活動。主要是做好三個方面:第一,外環境衛生大清掃,集中清理居民區、小街巷路、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村居等部位的垃圾、殘土、雜物及衛生死角等,對易被傾倒的區域要著重清理,制定清潔措施;第二,單位衛生大清掃,組織各類單位打掃室內外環境衛生,擦洗門窗玻璃,徹底清除垃圾、雜物、積塵等;第三,病媒生物消殺,各單位要針對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危害情況和孳生繁殖特點,按照“環境治理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方針,認真組織開展城鄉聯動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預防和減少病媒傳播疾病的發生和危害。
三是開展“垃圾不落地”活動。發動全體市民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人人做到“垃圾不落地、雜物不亂扔”,解決垃圾雜物亂扔、亂倒和隨地拋撒問題。區城管與執法部門要選擇1條以上道路或繁華商業區作為試點,規范設置廢物箱,定時上門收集垃圾;工商分局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好“門前三包”的牽頭工作和農貿市場的管理;各基層職能部門要在街道、鄉鎮的統籌下,開展相關工作;各街道、鄉鎮要分別選擇3個以上的社區、村等作為試點。同時,要發動群眾開展“垃圾不落地”萬人勸阻不衛生、不文明行為活動,制止亂扔雜物、隨地吐痰,行人和車輛不按道路標志線行走、亂闖紅燈、行人翻越護欄等不文明行為,并制定處罰標準,通過管教結合,提升群眾文明素質。
四、堅持高標準承接,切實強化各項工作保障
這次市區體制調整,可以說壓力空前,考驗空前,責任空前,但機遇也是空前的,要更好的激發我們的精氣神,培養干部在崗在行在狀態。
一是做到“管人干事理財”。城市管理“以塊為主”。要想守住你的攤,首先守住你的道。此“道”就是自身首先要硬,要求我們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對城建城管系統的要求是邊籌建、邊規范、邊運作,對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要求是善于管人干事和理財,學會管人管事管資產。管人,不僅要關心關愛城市工作者和環衛職工的工作、生活,還要理順管理機制、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發揮每個干部每個崗位的最大潛能和最大效能。干事,就是要能干事、干成事,要善做善成,不僅要鼓足精氣神,還要在崗在行在狀態。理財,“人隨事轉、權隨事轉、費隨事轉”以后,干部均要有生財有道、聚財有方、用財有章、理財有規意識,每個單位每個項目均要有統籌全年的工作計劃、建設計劃和資金保障計劃,再也不找借口理由,不容推諉扯皮。2011年區政府將調整街道鄉鎮的財政管理體制,對征地拆遷、土地出讓等工作將以“以獎代撥”或“比例分成”形式實行績效掛鉤。
二是實現“建章立制見效”。管理的基礎是建立長效機制,突出網格管理、過程管理和目標管理,推動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一要建立城市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實行周指導、月檢查、季通報、半年匯總、年終考核全過程監督,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對建筑泥漿、偷倒渣土、違規偷排、無證經營等要切實管好。二要制訂城市管理服務統一標準,在城市容貌管理、環境衛生作業、道路灑水、門頭牌匾等各方面明確管理標準,從工作流程、崗位要求、工作職責等方面進行規范,并大張旗鼓地向市民宣傳,形成全社會共同聯創、共同監督的濃厚氛圍。三要大力推進城市管理創新,積極主動承接市區體制調整,以改革為動力,切實增強城市服務管理的源動力。在總結提升南門街道委托執法的基礎上加快點面鋪開,嘗試直接向社區委托執法,簡易程序收費由街道鄉鎮自行處置。深化保潔招投標改革,全面放開道路清掃、保潔、養護等作業推向市場,建立一個作業、監管和管理三位一體的環衛運行新機制。
三是深化“互看互學互比”。2011年市里將對重點的35個街道鄉鎮聯創工作實行考核排名,我們要大力開展“互看互學互比”活動和互查互評活動,以成效實效檢驗推動城建城管整體水平的提升。一要督查考核。部署任務全部量化考核,要看“數字城管”中心派發任務量和處理率,要看老百姓的滿意度。推進進度全部排名通報,考核結果全部公開排名,形成以結果論英雄、以業績看干部的導向。二要評優評先。建立專項工作考核考評機制,組織開展“十件實事”、“十優企業”、“十優校園”、“十優社區”、“十條清潔街巷”、“十優社區干部”等評優評先活動。三要鼓濃氛圍。要克服人手緊缺的困難,把氛圍營造起來,把基層社區發動起來。要上下聯動、豐富載體、層層推進,深入開展整臟治亂、綠滿第二故鄉、清潔社區、小手拉大手、志愿者服務等各類活動,特別是基層社區、學校醫院、單位企業、各類團體均要全年精選一個載體,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頭聯系城市管理服務點,網絡報紙開辟專欄,事跡典型每日見報,要建立“曝光臺”,推動問題解決,形成黨政為先、干部帶頭,全民參與、社會監督的強大聲勢、濃厚氛圍和責任體系。
同志們,改善環境是轉型之要、利民之舉、黨政之責。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牢牢把握建設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現代化國際性大都市的歷史性機遇,精誠團結,合力攻堅,大干快上,全力打好城建城管和環境衛生整治兩場硬仗,為在“十二五”期間把建設成為“宜居宜商、活力時尚”城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水利施工技術狀況及完善
- 下一篇:民政局減免喪葬費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