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船舶修造業治理工作會講話

時間:2022-05-02 06:45:00

導語:局長在船舶修造業治理工作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局長在船舶修造業治理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剛才,各縣區通報了情況,同志代表市安委辦布置了本次專項整治行動的具體任務,今天的會議既是一次分析會、總結會,更是一次動員會、部署會,是結合全市已經實施的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及專項整治活動,單就修造船行業再拎出來,進行一次再動員再落實。之所以這樣做,是形勢所逼、發展所需、職責所在。下面,我就切實抓好這次船舶修造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再講三方面意見。

一、工作要肯定,形勢要認清

從大安全看,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安全生產“執法年”的要求,加大檢查執法力度,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嚴厲查處安全違法行為,做了大量工作,促進了全市安全生產的總體平穩,三項指標實現了“零增長”,行業安全事故總體控制在考核指標范圍內。數據上反映,漁業事故死亡指標不超135人,實際數9人,占6.67%,是歷年來最低的;火災事故死亡指標指標不超過10人,實際為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指標不超過50人,實際為17人,占34%;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人數不超過38人,實際數18人,占47.4%。

但是安全生產各行業各領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當前船舶修造行業安全形勢嚴峻,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事故頻發。1-6月份,全市船舶修造企業共發生安全事故10起,占工礦商貿領域安全事故總數的62.5%,成為該領域的安全事故高發區。值得注意的是,僅6月份就發生安全事故4起,7月份(共9天)又接連發生3起安全事故,呈現了事故發生頻率加快、事故等級提高、高多期提早(以往主要集中在7-9月)的不良勢頭。

二是損失慘重。上半年10起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518.98萬元(未包括船廠事故損失)。尤其是發生了2起從未有過的較大事故:一起是6月20日,船廠老廠區安全事故一次死亡4人;另一起是6月27日,船廠發生地基塌陷,并波及附近永錦船廠,初步估計,經濟損失近千萬元。萬幸的是,當時企業因停電暫時停工,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三是隱患嚴重。安全事故多發,背后必然是大量嚴重存在的安全隱患。從事故原因分析看:有責任不落實問題,修造船行業的經營特點是外包作業,隨著工程層層轉包,導致安全管理責任層層減弱甚至消亡。船廠“6·20”安全事故,就是無資質工程隊最終承包項目,第一手承包商又疏于管理所導致的。這種“以包代管”現象在修造船行業普遍存在。有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安全技能低下的問題,上半年發生的10起事故中,因從業人員“三違”行為引起的事故就有5起,事故死亡7人。有企業安全管理、安全投入不到位問題,重效益輕安全,重生產輕管理,發生事故也是必然的。今年的事故都集中在大企業,2起、死亡5人,中遠2起、死亡2人,金海灣2起、死亡2人,還有萬邦、歐華、海舟、冊子、龍山等船廠分別發生了1起死亡1人的事故。這些大企業建設、生產任務重,為趕進度、抓效益,不同程度減少了安全投入、放松了安全管理。這類企業、這類現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作為下步專項整治的重點。

四是監管困難。目前全市共有修造船企業178家、外包隊580多支、從業人員8萬余人。面對快速發展、大量分散的修造船企業,面對行業標準滯后、監管力量不足的管理現狀,要在短時間內把修造船行業的安全問題切實管起來、管出成效來,確實也存在不少困難。

所以講形勢、講問題,絲毫沒有責備大家的意思,目的是既要深入看清嚴峻的形勢,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又要善于借勢、用勢,抓住這樣一個上下高度關注、有利作為的時機,發揮好各方面的力量,有針對性地推進工作。我的體會是,安全工作如果真正高度重視起來,真正化大力氣抓下去,是可以抓出成效的,目前的嚴峻局面也是可以遏制和扭轉的。

二、認識要到位,措施要可行,重點要明確

專項整治能否廣泛深入開展下去并取得預期的效杲,思想認識是前提。要牢固樹立“三個意識”:

一是保平安、促發展的意識。發展船舶修造業,方向是正確的,工作是有力的,成效也是明確的,行業產值從95年的3.7億元快速增長到06年的107億元,已成為全市工業的主導產業,為發展壯大海洋經濟、增加地方財力、解決社會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存在的問題是,隨著總量的快速擴張,與之相匹配的安全管理沒有同步跟隨上,出現了事故多發的勢頭。加強對這一行業的安全管理,是確保其健康發展、持續發展的前提。大家不必怕當罪人,有所顧慮。

二是依法治安、重典治亂的意識。事故多發,源頭在于隱患;隱患不除,事故不斷。修造船行業中的一些違規違章問題,由來以久,積弊已深,有的已成為“頑疾”,必須嚴刑峻法,鐵腕重典,通過扎扎實實地抓好專項治理,打開工作局面,把握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權。

三是屬地管理、監管主體的意識。按照修造船行業安全管理屬地化原則,所在地各級政府是安全生產的監管主體。地方各級政府保安有責,要切實承擔起責任,確保一方平安。

具體工作要求是做到“三個結合”,突出“四個重點”。

一是把對企業的排查整治和對政府安全工作的落實檢查結合起來。這次專項行動,不僅要查企業,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也要檢查地方各級政府安全監管工作落實情況,指導督促縣區、鄉鎮基層政府加強對轄區內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領導,推進政府安全監管責任主體落實到位。對企業存在的一些重大隱患,不僅要查找責任主體的原因,有進也要查找監管主體的原因,使“兩個主體、兩個責任”有效對接起來。

二是要把專項行動和建議長效機制結合起來。在排查治理隱患的基礎上,注重對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工作深層次問題和規律性問題的研究,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措施。結合省《船舶修造企業安全生產基本要求》于7月1日的正式施行,推進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建立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長產機制,力爭今年達標企業面達到25%。

三是把隱患排治理和推進安全生產技術進步結合起來。安全生產也是先進生產力,通過隱患排查治理,督促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強化從業人員技能培訓,改善安全裝備,淘汰落后的安全技術,進一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要進一步明確的“四個重點”是:

一是重點時間。接下來的3個月,是船舶修造行業安全事故的高發期。今年的氣溫又特別高,更容易誘發各類安全事故。專項整治就是要圍繞這一時期,通過大家的努力,最大限度地縮短、改變這一規律期。還有一個檢查的重點時段,是企業早、晚的加班時間,作業人員特別疲勞,管理人員往往又沒有到位,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二是重點企業。全市修造船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參差不齊,隱患排查治理的重點,主要是骨干企業、安全基礎工作比較薄弱的企業和今年以來已多次發生過死人事故的企業。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些企業,加大指導監督力度。

三是重點作業。近兩年,船舶修造企業所發生的死人事故都集中在觸電、高處附落、高空物下掉打擊、氣體爆炸爆燃、機動車碰撞5大類,這5類事故要作為此次專項整治的重點加以整治、規范。

四是重點對象。主要是外包隊及其從業人員,要認真檢查外包隊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情況、發包企業和外包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外包隊的生產資質情況。還要重點檢查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持證上崗情況,打擊“三違”行為,防范事故發生。

三、工作要做細、作風要深入

1、各級政府要加強領導,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船舶修造行業安全管理實行屬地化原則,地方各級政府是監管主任,是隱患排查治理的組織者。縣區、鄉鎮要馬上行動起來,成立強有力的工作班子,進行全面細致的動員部署,把各階段工作落到實處。專項整治所涉及的在座各部門,都要協同、配合、支持,市安委辦作為專項行動的牽頭單位,要切實履行好綜合協調、檢查督促的職責。

2、要重視宣傳的作用,營造良好氛圍。要利用目前正在開展的“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面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船舶修造行業隱患排查治理的作用意義、排查活動的重點和方法步驟,及時報道專項行動的進展情況,總結反映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好典型,發現曝一批重大隱患問題,取得社會公眾的監督、支持。

3、排查要深入一線,掌握實情。大部分隱患存在于企業的車間、班組等最低層。職工群眾身處安全生產第一線,對隱患總是最清楚,排查治理隱患的要求最近迫切。要組織動員廣大職工和從業人員,廣泛深入開展群眾性的排查治理隱患活動,動員大家人人找隱患,人人查問題,人人為加強安全生產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