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戰略實施要點

時間:2022-12-17 10:33:13

導語:知識產權戰略實施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識產權戰略實施要點

一、推動知識產權法規政策體系的層次構建

1、以全面提升我市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

2、在市級財政單獨設立知識產權(專利)專項資金,且額度較上年翻番的基礎上,協調有關部門制定出臺《市知識產權(專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明確專利資助導向,提高專利資助效能。同時指導各市、區和開發區也相應建立穩定的專項資金投入增長機制。

3、在市政府設立專利獎的基礎上,圍繞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評價與激勵制度,著眼于嚴格條件和規范程序,研究制定《市專利獎評選辦法》,并組織好首屆市專利獎評審工作。

4、完善專利工作考核指標體系,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對各市政府考核指標,明確全市2013年專利工作目標計劃:在保持專利申請量穩步增長的同時,爭取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增長10%和15%,所轄各市區、開發區均有pct專利申請。并結合《市2013年目標績效管理考核工作實施細則》,設定考核指標為:發明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授權量與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幅度。

二、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營造

5、借助“4·1專利法實施紀念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中國專利周、科技活動周、科技三下鄉等重大活動,充分發揮報刊、電臺、網絡、電視等載體作用,擴大知識產權宣傳范圍,擴大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影響力,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工作氛圍;以省科技廳開展的科技政策宣講活動為契機,深入市區、企業、高校開展好《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等文件宣講和解讀,深化企事業單位和全社會對科技工作和專利工作相關政策的認識和理解,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引導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戰略開辟和占領市場;為全市專利示范企業、中國專利明星企業等專利工作突出的企業免費訂購《中國知識產權報》和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文件匯編》;通過組織召開現場會、報告會、培訓會等時機,加大對專利優勢企業的宣傳力度,選擇典型企業推廣經驗。

6、加強常態監控和執法力度,聯合相關執法單位開展縱向和橫向的專利執法行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繼續做好2013年中國漁具制造業基地()國際博覽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會展上設立知識產權辦公室,開展展會專利宣傳和執法活動;加強專利權、商標權和版權等知識產權保護,遏制惡意搶注和“傍名牌”,充分體現專利、商標和版權保護的法律導向。

7、嚴格按照行政執法程序,及時有效地對專利侵權案件予以查處,有效地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聯合媒體共同對涉及民生、重大項目和優勢產業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給予曝光。

三、推動知識產權運用的質效提升

8、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積極引導推動的良性機制,鼓勵各類主體通過購買、許可、轉讓、特許經營、知識產權聯盟等方式運營知識產權,有效促進自主知識產權的流動和轉化。同時擇優扶持一批具有良好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的重大專利技術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9、整合駐威高校資源,鼓勵校企間開展技術轉移和合作,召開2次以上駐威高校與企業合作開發獲得專利權并取得重大經濟效益的現場觀摩和經驗推介會。

10、根據出臺的《市專利權質押融資管理暫行辦法》,積極爭取市政府設立專利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并逐步擴大試點銀行范圍。同時,加強與金融機構和評估機構的聯系與合作,規范貸款流程,多點協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的開展,著力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四、推動知識產權培育工程的優勢拓展

11、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啟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推行工作的通知精神,圍繞國家標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從政府引導、分類指導和市場導向入手,選擇10—15家企業先行一步推行實施國家標準,盡早達到貫標。

12、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實施專利導航試點工程的通知》要求,協助省知識產權局推薦1家企業(省內唯一)申報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配合國家局督導企業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和信息交流制度,并實施跟蹤動態管理。

13、培植10家左右創新型企業進行重點培育,給予政策支持,力爭實現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年增長30%以上。

五、推動知識產權服務能力的提升

14、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管理,扶持知識產權、法律服務、資產評估和風險投資等專業化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完善區域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鼓勵報考專利人和在威創辦服務機構,對取得專利人資格、創辦機構的單位分別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力爭在年內有3名以上人員取得專利人資格,創辦2家專利服務機構,電子申請率達到80%以上。

15、充發揮省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分平臺的作用,構建市、縣區域內專利信息資源的共享機制,重點選擇10家以上企業開展重大項目專利態勢分析,提供專利信息檢索、查詢、分析和專利預警等服務。

16、重點組織開展專利管理機構人員、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專利工作者和知識產權服務人員等人員參加國家、省兩級舉辦的各類業務培訓班,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