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畜牧獸醫工作要點

時間:2022-01-29 03:47:18

導語:縣畜牧獸醫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畜牧獸醫工作要點

2014年全縣畜牧獸醫工作基本思路: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和中、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現代農業強縣總體部署,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發展“畜-沼-果(菜、糧)”循環農業為主線,依托企業引領,強化示范引導,創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技興牧戰略,加快畜禽品種改良進程,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防疫網絡建設,狠抓畜牧獸醫執法監督和投入品監管,加快畜產品監測檢驗體系建設,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工作目標:到2014年底,全縣生豬存欄58萬頭,奶牛存欄4.6萬頭,家禽存欄175萬只,建設規模養殖小區、養殖場20個,培訓農民1000人次,秸稈青貯15萬噸。建設“畜—沼—果”循環模式示范園3個,農戶“畜—沼—果”循環模式示范戶5戶,農戶“畜—沼—菜”循環模式示范戶20戶,“畜—沼—糧”循環模式示范戶5戶。三級防疫網絡規范運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扎實到位,完成1—2個無公害產品申報認證工作。全縣全年不發生一例重大動物疫情和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重點工作:

1、大力發展循環農業。一是投資700萬元建設南仁旭日循環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并積極申報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力爭進入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行列。同時,在南仁永飛標準化養殖場和下寨村獼猴桃園區再建設2個“畜-沼-果”循環農業園,帶動全縣“畜—沼—果”循環農業發展。二是圍繞大莊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動員普集鎮、大莊現代農業園區內及周邊群眾發展生豬、奶牛規模養殖,配套建設相應規模沼氣池,發展農戶“畜—沼—果”循環模式。三是圍繞大莊賀家村蔬菜基地建設,在賀家村設施蔬菜基地設施大棚內一端配套建設10平方米豬舍,豬舍地下建設8立方米沼氣池,發展一批農戶“畜—沼—菜”循環模式。四是圍繞鎮、蘇坊、游風商品糧基地建設,動員鎮、蘇坊、游風的農戶發展生豬、奶牛養殖,配套建設沼氣池,發展農戶“畜—沼—糧”循環模式。五是在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超過200畝的村,動員群眾發展生豬養殖。按照每畝獼猴桃園配套5頭豬的原則,在該村發展一批適度規模“畜—沼—果”循環模式養殖戶,為果園提供優質有機肥。

2、依托企業引領,發展壯大畜牧產業。依托石羊集團技術、市場優勢,發展“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在貞元、代家發展肉雞產業。依托正大集團技術力量雄厚、服務網絡全的優勢,在鎮、河道發展蛋雞標準化養殖,與正大集團簽訂收購合同或配套建設禽蛋批發交易市場或建立經紀人隊伍,暢通銷售渠道。依托銀橋、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品企業,在蘇坊、游鳳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與乳品企業簽訂收購合同,保護養殖戶利益。依托渭河沿岸水草茂盛的優勢,在長寧、小村、普集街積極發展秦川牛規模養殖。

3、認真抓好標準化養殖。對以前建設的養殖場、小區進行標準化改造提升,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生產水平。對新建的養殖場,從規劃階段起堅持高點定位,按照標準化要求設計,提升標準化水平。深入開展畜禽標準化示范養殖場創建活動,到2014年底,力爭有2—3個養殖場達到省級標準化示范場要求,至少1個養殖場達到部級標準化示范場標準。

4、認真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繼續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落實動物防疫工作責任制,強化畜禽強制免疫工作,推進規模養殖場程序免疫和散養戶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建立起免疫工作長效機制,使免疫工作常年化、制度化。強化動物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提高預警預報能力。加強布病、狂犬病、結核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有效防止疫情發生。充分發揮獸醫實驗室的作用,對全縣各大養殖場、小區、大戶的畜禽免疫抗體水平進行定期監測,及時加免,確保生產安全。

5、切實抓好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狠抓畜牧投入品監管,每月進行1次排查,從源頭上保障畜產品安全。對全縣12個機械化奶站進行全面整治,安排專人監管,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加大產地檢疫力度,嚴防病死畜禽進入流通領域。認真抓好屠宰檢疫工作,嚴把檢疫關,杜絕病、死、注水肉出場。發揮全縣動物衛生監督網絡作用,積極開展以飼料、獸藥、生鮮乳為重點的專項整治活動,加大對畜產品檢測力度,用科技手段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積極推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年內完成1—2個無公害產品申報認證工作。

6、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技興牧戰略。圍繞開展農民大培訓工程,加大農村新型實用人才培訓力度,積極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大力推廣應用畜牧生產新技術,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有重點的對養殖戶進行系統培訓,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職業農民,全年培訓養殖戶1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