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部工作總結2

時間:2022-07-18 11:19:00

導語:技術部工作總結2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術部工作總結

根據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員會和重慶市項目辦的工作要求,我校被確定為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學校。面對大好發展契機,學校行政一班人抓住機遇,求發展,立章程,添措施,造氛圍,強實施,有序地構建科學格局,取得了較好的管理、應用、研究效應。

一、強管理,落實責任,確保遠程教育項目工程的順利實施。

(一)建好機構,形成管理網絡。

學校根據指示精神,扎實抓好管理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了各類機構,成立了領導小組、工作小組、應用研究小組。下設辦公室,并由具體的項目教師負責,主持開展遠教項目的實施工作,學校各處室、各教研組共同參與,形成從管理到應用、研究的工作網絡。而且,電化教育領導小組、遠程教育領導小組、遠程教育資源科研課題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任組長,項目教師負責把工作落到實處,做到層層建有機構,層層落實責任,讓全校的遠程教育工作有計劃、有目的開展。

(二)訂立制度,構建管理格局。

為了使遠教項目工作常規化,從起步就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學校依據市電教裝備站提供的資料,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出各項規章制度,這些制度包括設備設施管理制度、應用研究管理制度、教師培訓制度、項目教師工作職責、資源使用登記制度、備課室管理制度、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硬(軟)件設備管理制度及領導小組職責等。制度的訂立既有它的科學性,更講究實用性即操作性,同時制度一旦確立就要嚴格按制度辦事,在實踐中認真貫徹執行,以達到充分而良好地應用遠教資源的目的。

(三)制定各種表冊。

為了使遠教項目工作落到實處,我們根據學校的有關規章制度來制定各種表冊,如:財產登記表、收錄資源登記表、資源使用登記表、成果記載表、軟(硬)件借還記載表、軟(硬)件報損登記表和各種培訓記載表等,用以記錄接收、應用、研究遠教資源的一系列活動,使我校遠教資源的應用落到實處。

二、強應用,營造運用遠教資源的良好氛圍。

(一)宣傳到位,強化教師培訓。

遠程教育對山區農村來說,是件新事物,為了順利開展工作,學校首先加大了宣傳力度。學校專門召開了遠教動員大會,會議的主題就是宣講國家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重要意義和應用遠程教育的幾種常見模式,讓全體教職工充分認識到國家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緊迫任務。學校領導和項目教師經常深入到各年級各班,向老師和學生宣傳應用遠程教育資源的作用和意義。還利用機會面向社會宣傳,讓大家明白國家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目的是為了縮短東西部教育的差距,是為了讓在同一藍天下的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城市孩子的優質教育,力爭在全鄉形成全社會都知道現代遠程教育,都支持遠程教育,都重視遠程教育。

為了有效實施遠教示范項目工程,我校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培訓機制,以骨干教師為龍頭,以全員培訓為途徑,落實培訓計劃,完成培訓任務。在培訓內容上,盡量選擇一些短、平、快的實用技術,讓大家盡快進入角色,盡快適應環境,在實踐中提高、在應用中精練、在回味中反思,從而不斷提高全員素質,達到“一個教師帶動一部分教師,一部分教師帶動全體教師,全體教師帶動一所學校”的目的。在培訓上注重五個結合。即:培訓與考核相結合,培訓與自練相結合,培訓與應用相結合,培訓與研究相結合,培訓與提高相結合。具體做法是:每周四下午4:20--5:00為固定的集中培訓時間,由項目教師確定內容、分層次培訓,并由項目教師輔導。教導處負責考勤,校長不定時抽查。每月進行一次檢測,并結合成績進行獎懲考核;每期結束根據培訓效果,對每位教師進行綜合評定,分別給予不等的量化考核。同時項目教師有培訓計劃、教師培訓方案、每次培訓的教案,參培教師要有每次參培的學習記錄,教導處有考勤登記薄,所有的資料學校全部存檔。

(二)加強了硬件投入,為充分應用遠教資源提供條件。

學校地處山區農村,經濟條件差,加上原本負債累累,針對情況,學校提出“利用有限的設備,挖掘無限的資源”。在應用遠程教育資源上首先克服設備差無法開展遠教工作的思想。我校著重研究的是在現有條件下如何充分應用遠教資源,最大限度的發揮遠教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學校努力克服困難,在中心校建立了電教辦公室、完善了多媒體教室的硬件投入,添制了投影儀,設置了計算機網絡教室。學校還配備了34寸的彩電和DVD,建立了光盤播放點,為他們提供必需的教學資源。

(三)充分發揮項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人們把項目教師稱作遠教工作的“火種”,既然是“火種”就要發揮他的熱量,給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動力,從源頭上加大遠教項目資源的應用研究力度。為此,學校一是要求項目教師認真做好項目資源的接收、下載和登記工作,按接收的項目資源分學科、分主題登記,建立目錄;二是刻錄有價值的課件、同步課堂、示范課等優秀資源,以備教師上課時應用;三是分類建立遠教項目優秀資源庫,篩選比較好的經驗文章、教案展示出來供教師互相傳閱、借鑒。四是利用遠教項目資源加強校本培訓工作的開展,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五是對光盤資源的借還即時進行登記,并宏觀調控。五是加強網絡維護,保證網絡暢通無阻。由于我校采用的是計算機局域網,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教室使用的頻率相當高,隨時保證計算機網絡的暢通。

(四)強化應用,體現資源的服務性。

資源接收完整了,也整理規范了,可真正要讓它能服務于教育教學,還要靠學科教師運用。我校實施遠程教育的起始階段,既希望每位教職工積極參與,同時遠程教育領導小組還在教師中選用一批人作為遠程教育骨干人員,即使是“趕鴨子上架”,也要讓這批人先行動起來,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索中進步,在進步中總結,為全面應用遠教資源做好開路先鋒。從過程中保證遠教項目資源的效益產生,教師運用遠教資源上課都在多媒體教室,學校規定每位教師每周不少于一節/次多媒體課,只要人休息,不要機器休息,并將此項工作作為常規考核內容。同時為了加大教師運用的力度,每次上課前有遠教課件和遠教教案,由項目教師親自查看和發放遠教教案設計表,基本上保證每次遠教課都有項目教師或者是教導主任和其他教師到場聽課,課后教師填寫自己運用遠教上課的效果表,然后把由班長簽字后的教案設計交項目教師簽字,周末由項目教師交教導處審核,并在周末例會上對上一周的遠教工作情況作總結,對下周在遠程方面的工作安排。我校以制度的形式規定,每位教師每周必須有一篇應用遠程教育資源的教案,上一堂遠程教育與學科整合的公開課,在本期內有一篇關于遠程教育方面的經驗文章,上一堂示范課,參加一次應用遠程教育資源研討會(教研會)。

學校申報了關于遠教方面的課題研究,這就使項目資源的應用研究不斷深化和優化。教導處以活動為載體,以教研組為助手,定期組織教師開展校本研究活動,一是開展好“三個一”活動,即利用遠教項目優秀資源上好一堂優質課、寫好一篇研究論文、參加一次賽課活動;二是每月開展一次專題研討活動,對存在的問題和成功的經驗進行總結、探索;三是每期開展一次利用遠教項目資源進行學科教學設計和優質課賽課活動,學校所開展的各項活動,按效果和成績記入教師個人業務檔案,納入期末教師工作綜合考核中,進行考核評比,并與教師的評職、評優、晉級掛鉤,從而調動廣大教師應用研究的積極性,使應用研究工作落到實處。

在運用遠教資源的過程中,老師們嘗到了甜頭,從開始的“要我學、要我用”變為現在的“我要學、我要用”;學生們也嘗到了甜頭,每天都在問老師“老師,我們這節課又到多媒體教室去上,好嗎?”,因為他們從中領略到了全國優秀教師上課的風采、感受到大山外面世界的精彩。遠教工程的實施就像一股新鮮血液,使貧困山區農村學校教育事業煥發出新的生命,呈現出勃勃生機,為農村學校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