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工作總匯
時間:2022-06-10 04:12:00
導語:街道工作總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街道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區級各部門的工作指導和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七大和省、市、區全委會精神,以推進城鄉一體化、科學建設新農村統攬工作全局,團結和帶領全街道人民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創造性地開展了各項工作,街道經濟發展,社會政治穩定。現將街道年開展工作的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著力經濟建設,努力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全力推進三新突破,經濟建設邁上新臺階。
全年完成農民人均純收入576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00元;實現企業產值7.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5億元;實現增加值1.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000萬元;實現工資總額65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0萬元;引進區外內資1.48億元,其中市外內資5000萬元;全年完成工商稅收5660萬元。
(二)狠抓招商引資,經濟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
一是中國商都服裝城項目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已完成該項目征地范圍內的補償拆遷工作,明年初開工建設。二是重點圍繞中國西部國際紡織服裝貿易城等重點項目開展招商工作。該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占地2000余畝,已正式落戶我辦。三是緊緊抓住業項目的促建工作,帶動區域內農產品深入發展。四是狠抓農業產業化項目。村肉鴨和跑地雞養殖項目發展順利,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三)狠抓多渠道增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快。
一是做大水果出口創匯產業。擴大水果出口創匯基地建設項目,面積2400畝。枇杷、水蜜桃在省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已經備案,月份通過GAP歐洲標準論證和水果出口創匯基地證書。部分優質枇杷、水蜜桃已銷往香港等地。二是做大畜禽產業。重點抓好山區村肉鴨和跑地雞等小家禽養殖,年新增小家畜禽44萬只,經濟純收入60萬元。三是做大無公害蔬菜產業。在、等山區村沿河平整地塊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2400畝,經濟純收入72萬元。四是做大干果基地產業。年新栽種薄殼核桃等干果面積370畝,投產后可獲經濟純收入0.7萬元/畝。
二、著力社會建設,和諧建設進一步提升
(一)市容村貌整潔文明。
一是按照市“市容示范鎮”建設的具體標準,結合街辦實際,制定了城市管理實施方案,組織專人進行目標督查和重點工作目標考核,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不斷促進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城市對外形象。二是全年投入240萬余元加強城區日常管理和維護。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在城區內實行了環衛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綠化管護等市場化運作(即公司化運作),建立了綜合整治應急小分隊、突擊隊、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督察組等,將城市進行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實現城市管理的科學性。三是全年投資67.9萬元全面落實了“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工作,修建了46個垃圾筒點,16座垃圾房,配備了62名清潔工,并實行公司化運作,取得了較好效果,村容文明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四是開展了“傳承中華文明、共建和諧”為主題的“五個一”活動。機關全體干部及村(社區)干部進行了歷時1個月的文明禮儀義務勸導活動,發放創建文明城市宣傳資料0.8萬份。
(二)平安創建深入推進。
一是選好配強綜治隊伍。在上級部門大力支持下,配備了一支32人的治安巡邏隊,同時組織了民兵、青年志愿者共2400人次參與村(社區)治安巡邏,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全區維護社會穩定先進單位。二是加強對“兩勞”人員、吸毒人員和邪教人員的幫教,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全區禁毒工作先進單位。三是健全信訪、調解三級網絡及網上信訪信息網絡,全年共調處民間糾紛60起,民間糾紛受理率達100%,調處成功率達98.8%。四是加大嚴打力度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力度。全年召開建筑工地、交通等各行業安全工作會24次,組織安全大檢查36次。五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堅持巡山護林防火制度,各進山路口、重點山頭均設有防火警示牌和專人看守,砍防火隔離帶面積510畝,確保了全年森林無火警火災的發生。
(三)社會事業不斷深入推進。
一是積極開展創建“科普先進街道”活動,加強科普陣地建設,各村(社區)新建科普專欄7個,科普畫廊2座。開展科技重點活動11場,吸引近0.8萬名村(居)民的廣泛參與,在全街道營造了“講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二是各村(社區)新建7個規范化計劃生育村服務室,為已婚育齡婦女進行免費生殖健康檢查1.44萬人次,服務面達99%。三是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專項經費做到了專款專用,無截留、擠占、挪用行為,全年兌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16.68萬元。四是認真落實“創國優”各項目標任務,確保順利通過檢測。
(四)歷史遺留問題逐步化解。
一是黨工委繼續堅持“妥善處理重大歷史遺留問題與招商引資抓發展兩條線運行”的工作機制。二是繼續堅持“矛盾不上推、不下卸”原則,處理中繼續堅持“三不原則”,即:不戴帽子、不打棒子、不開口子。三是進一步盤活土地資源,爭取區委、區政府將債務納入區財政統一進行有序償債。今年,通過積極爭取,區委、區政府已將我辦欠信用社貸款本金及利息納入區財政償還。四是通過多方努力,今年共化解歷史債務5000多萬元,進一步減輕了債務負擔。
三、著力關注民生,服務群眾的渠道進一步拓展
(一)不斷改善村(社區)基礎設施條件。
一是投資110萬元解決村、村等村(社區)陣地建設問題,并為7個村(社區)添置電腦、打印機及其它電教設備。
二是強化提高素質,對全體村(社區)干部進行電腦上崗資格證培訓,并將公招一村(社區)一名大學生和西部自愿者充實到村(社區)干部隊伍力量中。三是投資240萬元完成硬化萬家村村道4.7公里、養護鄉村道路54公里及錦繡路二段瀝青路面、同德街廣場段路面等維修工作。四是投資170萬元新建和改造山區安全飲用水工程9處,管網水工程1處,解決了3240人飲水難問題;投資140萬元改造湯家梁子等提灌站和新建標準渠5公里;投資70萬元完成省級項目沼氣池建設230口。五是建立數字微波發射機站5座,發展山區微波電視用戶271戶,城區光纖電視用戶720戶,寬帶用戶133戶。六是投資270萬元完成1800噸凍庫建設,增強了水果儲藏能力,同時解決了60個富余勞動力就業。七是完成7個標準化村(社區)衛生站建設,提高村醫生義務水平,增強了防疫治病能力,進一步改善了村級衛生條件。
(二)不斷拓寬就業渠道。
一是把“培訓直通車”開進了山區,讓村民走出家門就能參加培訓,發放信息資料1.5萬份。二是組織集團、食品、妹子家政等13家區內外企業到各村(社區)現場招聘村(社區)富裕勞動力,現場提供保潔、保安、家政、食品等崗位。三是城鎮新增就業465人,完成率101%;農勞轉移完成813人,完成率150.6%;引導性培訓3045人,完成率101%;技能培訓1723人,完成率115%;取得職業資格證書1434人,完成率191%。
(三)不斷提升居民文化生活品位。
一是完成了6個村和3個社區綜合文化活動室、圖書館、文藝表演隊建設工作,完成了區政府一級目標“1+2”工程建設。二是組織人員參加了登山節、桃花節、國慶節、區首屆市民藝術節、區第四屆農民運動會、市第六屆老年藝術節、省首屆“圣弘源杯”中老年激情廣場大賽等大型文體活動,參加人數達0.6萬人次,有力推動群眾文體活動的深入開展,提升了村(社區)凝聚力,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三是組建了明星花苑藝術團,開展各類文藝表演活動,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四是完成了社區健身路徑、籃球場、乒乓球場的建設,改善了群眾文體活動條件。
(四)不斷改善弱勢群眾生活水平。
一是全年發放低保金64萬元,發放慰問救濟大米8.49萬公斤,糧油補助金61.65萬元。二是投資26.4萬元為15戶低保戶修建安身工程,建房面積880平方米。三是慰問殘疾人貧困戶151人,資助10名精神病患者(已康復出院兩名),轉移殘疾人就業人數42人。四是積極開展支部“三帶”和機關干部“1+1”結對活動。全年共落實幫扶資金10萬余元,進一步解決了困難支部和群眾的困難。
四、著力黨的建設,執政為民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以抓好人才培養進一步激發全體干部活力。
一是加大力度提拔年輕干部。今年,我辦將5位工作五年以上的年輕有能力干部提拔到中層領導崗位,為街道工作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確保黨的事業能夠得到持續快速發展。二是大力培養后備干部。鼓勵和引導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國家認可的學歷學位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年有20名干部參加了區委黨校本科學歷班學習。三是抓好大學生志愿者的培訓。在區項目辦的大力支持下,加強對一村一名大學生的培訓,一批大學生相繼成長成才。
(二)以推進民主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一是多方投資40余萬元新建、改建活動陣地;二是利用換屆契機,科學規范設置了村(社區)建制,使圣南、福圣、同福三個社區真正名副其實。同時根據黨員隊伍發展的新趨勢,新建國際標榜學院黨委1個,新建黃再軍醫院黨支部1個,成立了機關離退休黨支部;黨員凝聚力進一步加強,截止目前年新發展黨員23名;三是以遠教為抓手推進“三務公開”。今年,遠教學用成果轉化項目申報兩個,全部獲獎,其中萬家村陽光家政指導中心項目獲得三等獎,村跑地雞項目獲得優秀獎,得到了上級的扶持資金。今年先后8次開放黨工委、黨政辦公會,共計有60余人次列席會議。同時,在七個村(社區)全面推行了“電子三務公開”。四是按照“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在全區范圍內公開報名,采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民主考核、組織考察的形式,公開選拔村(社區)兩委干部,配強配齊了村(社區)兩委班子。五是著力創新黨建方式,加強兩委干部管理,探索了“上級評下級”即黨工委成員及中層干部評議兩委負責人活動,并與民評成果結合,運用于兩委換屆選舉,收到了較好效果。
(三)以良好作風進一步創建規范化服務型政府。
一是成立街道績效考評領導小組,制定《街道機關工作人員績效考評方案》,由街道黨政辦負責監督,切實改進了機關辦事效率和工作作風。二是按照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切實做到有章可循。今年以來,先后在機關內部嚴肅處理值班脫崗行為2起,配合區軟辦嚴肅處理了便民服務中心干部上班玩游戲的違紀行為。同時多次在機關干部和村干部大會上,就進一步規范干部工作作風、遵守工作紀律等提出要求,敲響警鐘,搞好預防,達到了警示效果。三是不斷完善便民服務大廳工作。今年,大廳共接件4810件,辦結率100%,同時不斷加強管理,使便民服務大廳工作不斷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四是加強了街辦、村組三級紀檢網絡建設,在村支部中設紀檢委員,在組上由黨小組長兼任紀檢小組長,并作為民主理財小組成員,進一步強化了對各級干部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五是認真落實了“收支兩條線”的管理規定,修訂村(居)委會財務管理制度,實行集中報賬和統一核算。
五、工作中存在的差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工作離上級黨委的要求、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較大差距:一是在深刻領會和貫徹執行上級統籌城鄉發展的政策上力度還不夠強,步伐還不快,成效不夠顯著,水平尚待大力提高;二是歷史遺留問題和債務尚需深入妥善解決,社會事業發展不夠協調,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各種因素依然存在;三是重大城市功能及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相對落后,產業承載力尚需進一步增強;四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規范化政府建設和投資軟環境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五是部分班子成員和機關干部的思想觀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和執行力還不適應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區委總體戰略需要。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快解決。
- 上一篇:經濟社會觀摩總結會發言材料
- 下一篇:招標采購第一次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