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經委工作總結(共2篇)
時間:2022-03-13 09:56:19
導語:市經委工作總結(共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盡職盡責,在加速崛起中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
(一)工業增速領跑全省。2014年全市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204.5億元,同比增長22.6%,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61億元,同比增長25%,兩項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位。
(二)企業規模不斷壯大。2014年,全市銷售收入超億元工業企業達110家,比上年凈增26家;新增規模企業150家,規模工業企業總量達到400家。
(三)結構調整實現突破。2014年全市工業化率32.6%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
(四)發展方式轉變明顯。2014年省下達我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較上年降低4%以上,截止到年底完成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較上年降低11.3%以上,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市已關閉拆除粘土磚瓦窯廠195家,占年度任務的101%。
(五)經濟活力明顯增強。2014年底全市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1.19萬家,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2.14萬家,完成全年計劃任務的107.2%;全市中小企業發展到1.01萬家,全年新增中小企業3286家,完成全年計劃任務的164.3%。新成立3家擔保公司并正式開業。2014年底,全市11家擔保公司,注冊資金6.68億元,累計擔保筆數7802筆,擔保總額48.8億元;在保企業1728家,在保金額17.4億元;全年新增擔保企業戶數201家,凈增擔保金額4.8億元。市區兩級財政各出資300萬元建立助保金貸款鋪底資金,共為9家企業解決助保金貸款6000萬元。
(六)園區建設如火如荼。2014年全市30個鄉鎮工業功能區新入區項目231個,計劃投資總額118億元,實際完成投資52億元;工業企業個數720個,其中規模企業159個;完成工業產值19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56億元。
二、強化措施,在開拓創新中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一)著力確保快速增長
強化對工業經濟運行趨勢的研判與把握能力,有效促進工業經濟總量快速擴張和運行質量的不斷提高。加強對重點企業的調研調度,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健康運營。一系列有效舉措,確保了全市工業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二)著力培植發展后勁
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項目建設為依托,加大工業投資力度。重點項目推進順利。江淮安馳年產15萬輛微車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古井產業園項目全面推進。目前全市已經落地建設的紡織服裝、箱包、電子等勞動密集型工業項目47個,項目總投資71.6億元,今年完成投資14.2億元。投資的快速增長,為工業經濟的奮力崛起積蓄了堅實的后勁。
(三)著力加快轉型升級
調結構,促轉型,擴總量,促崛起,將是我市“十二五”時期工業經濟的主要任務。經過努力今年我市列入全省技術創新導向計劃項目46個,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自主創新品牌示范企業2家,5家企業獲得省質量獎。圍繞《節能目標責任書》確定的任務,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節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1.3%。以科技為先導,著力提高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的優化調整。
(四)著力助推企業上市融資
一年來,我們始終把培育企業上市融資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強對上市重點培育企業的指導支持力度。目前,擬培育上市企業中有6家選擇戰略合作伙伴和引進風險投資;5家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4家企業與券商、會計師和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簽訂了服務協議,進入上市輔導期;廣印堂藥業上市工作進展順利,已上報上市材料。
(五)著力開拓市場,破解融資難題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牽頭舉辦了2014年中國白酒文化節、山城啤酒節和藥博會中醫藥展。三次會展參展企業600多家,現場交易額達35億元。組織企業參加了皖粵對接會、貴州酒博會、中博會、大會等,通過產銷對接和展覽展示活動,有效促進了企業市場拓展和產品銷售。會同金融辦共組織三次銀企對接活動,對接項目527個,簽約金額95億元,履約53億元。
(六)著力加快園區建設,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全市30個鄉鎮工業功能區新入區項目231個,計劃投資總額118億元,實際完成投資52億元;工業企業個數720個,其中規模企業159個;完成工業產值19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56億元。全民創業扎實推進。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2.14萬家,新增中小企業3286家,均超額完成全年計劃任務。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相繼承辦了幾項大的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是組織藥商聯誼會和藥市開市活動。成功舉辦了2014年市招商推介會暨籍藥商迎春聯誼會活動,與各地藥商加強了交流,溝通了信息,建立了友誼,為今后的合作發展打下了基礎。同時,認真組織好2014年的開市活動,突出“養生·魅力藥市”的主題,豐富了藥都藥界的文化內涵。
二是承辦了白酒文化節和首屆山城啤酒節,促進地產品銷售。按市委市政府部署,2014年5月8日-10日,市經委承辦了2014年中國酒文化節。共組織參展單位155家,采購單位400多家,總計實現洽談貿易額11.22億元,進一步提升了我市白酒產業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7月2日至7月9日舉辦了2014中國首屆山城啤酒文化節。
三是承辦了2014藥博會重大活動。組織2014年國際中醫藥展。來自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韓國、臺灣等地的350余家參展企業。展位總面積4000平方米,觀展客流量近8萬人次。組織第三屆“中華藥都·創業之星”評選和表彰活動。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我們組織開展了“中華藥都·創業之星”和“十大明星企業家”評選活動,選出10名第二屆“中華藥都·創業之星”和“十大明星企業家”,分別在藥博會開幕式晚會和建市十周年慶祝大會上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
四是組織參加了皖粵對接和與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合作發展對接會。全市與粵方簽訂合同、協議意向項目65個,投資總額346.05億元。截至目前,簽約的22個合同項目,開工項目12個,投資規模8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35.5億元,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在與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合作發展工作中,我市成功對接簽約項目316個,投資總額達598億元。截至目前,簽約的99個合同項目,開工項目83個,實際完成投資103億元。
五是主攻古井產業園建設和改制工作。一是古井產業園項目建設進展良好。自2010年9月份啟動以來,工程建設快速推進。古井產業園配套園區建設工作也已啟動。二是古井熱電廠關停清算工作穩步推進。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下,歷經艱難曲折,古井熱電廠已拆除完畢,完成項目交地工作,在全體清算組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確保了任務的基本完成和形勢的基本穩定。三是積極做好古井改制后續工作,妥善處置職工安置工作,保證了穩定。
六是優化發展環境開展企業幫扶工作。積極開展環境優化年活動,推進工程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建立了33家單位參加的市級項目信息公開和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加強企業幫扶工作,從市直33個部門和單位選派33名幫辦人員幫扶33家企業。
第二篇
一、2014年工作回顧
2014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經委大力支持下,全市經委系統積極實踐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以“擴量、提質、增效”為目標,以企業改革為動力,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加快“一都一城一基地”建設,著力提升“125行動計劃”,加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深入開展全民創業行動,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與協調,我市工業經濟和全民創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經濟運行及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2014年,全市工業發展呈現三個可喜的變化,實現了新的突破。一是二產比重首次超過一產。初步預計,2014年全市工業增加值96.5億元,同比增長22%,三次產業比由2007年的29.8:29:41.2調整為2014年的28.8:30.7:40.5,以工業為主體的二產比重首次超過一產;二是醫藥成為規模工業第一大行業。1-11月份,在全市規模工業中,醫藥制造業實現產值31.05億元,增長70.1%,預計全年可實現產值35億元左右;三是規模工業數量大幅增加。截止目前,全市規模開業數量已達288家,比年初增加85家,比省下達40家目標增加1倍。
1、工業生產較快增長,經濟效益繼續提高
1-11月份,全市規模工業累計實現增加值57.92億元,同比增長25.3%。產銷保持較好銜接。1-11月份,全市規模工業產銷率98.2%,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1-11月份,全市規模工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39.74億元,增長26.9%;利稅16.52億元,增長65.7%,其中,利潤8.35億元,增長1.5倍。初步預計,2014年,全市規模工業可實現增加值6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9%左右,增速比年初預期目標提高約1個百分點。
2、多數行業增勢較快,三大產業支撐力加強
1-11月份,在全市規模工業27個行業中,有26個行業生產形勢好于上年,有11個行業增速在30%以上。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累計實現產值21.82億元,增長140.4%;農副食品加工業實現產值24.03億元,增長46.6%;食品制造業實現產值3.93億元,增長25%;飲料制造業實現產值26.84億元,增長5.4%;醫藥制造業實現產值31.05億元,增長70.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實現產值5.12億元,增長49.5%。1-11月份,在全市規模工業中,煤炭化工、醫藥、輕工食品等三大產業累計實現產值120.08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產值的72%,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初步預計,2014年,規模工業中,中醫藥制造、煤炭化工和輕工食品三大主導產業預計實現產值132億元,增長40%,占全市工業的72%,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
3、“125行動計劃”推進順利,億元企業不斷增加
1-11月份,全市50家“125行動計劃”重點培育企業累計實現總產值94.28億元,同比增長14.8%;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01.1億元,增長18.5%;利稅總額11.67億元,增長40.8%;利潤5億元,增長54.4%。產銷銜接較好。1-11月份,全市“125行動計劃”重點培育企業累計產銷率為99.5%,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1-11月份,全市“125行動計劃”重點培育企業中有38家生產形勢好于上年,有20家企業的增速在30%以上,有32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初步預計,年內銷售億元以上的企業可望達到42家,同比新增6家。50家“125行動計劃”重點培育企業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20%;利稅總額13億元,增長40%以上;利潤5億元,增長50%以上。
4、縣區工業增速繼續加快,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1-11月份,全市三縣一區規模工業增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縣區看,譙城區規模工業累計實現增加值17.62億元,同比增長34.8%;渦陽縣實現增加值18.37億元,增長38.5%;蒙城縣實現增加值11.5億元,增長34.1%;利辛縣實現增加值2.1億元,增長34%。1-11月份,全市三縣一區規模工業累計實現增加值49.6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的85.6%,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97%。預計,2014年縣區規模工業可實現增加值55億元以上,占全市規模工業的86%左右。
5、全民創業深入推進,非公經濟較快發展
1-11月份全市個體工商戶已累計發展到73678家;中小企業已累計發展到8229家,新增中小企業1004家。戶均注冊資本達80萬元。新培育創業基地10個,申報認定省級專業鄉鎮和產業集群3個,分別是譙城區古井鎮及其白酒產業集群,十八里鎮及其中藥產業集群,利辛縣城關鎮及其篩網產業集群。預計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13300家,新增私營企業1025家,同比增長都在60%以上。
6、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1-11月份,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投資43.28億元,增長36.6%,預計年內完成工業投資48.5億元,同比增長25%。投資千萬元以上的154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36億元。安馳汽車公司完成投資1.8億元,瑞福祥二期工程項目已完成投資1.2億元,豫皖紡織、全森木業、森威板業等57個項目竣工投產。
(二)2014年以來所做的主要工作
1、加強經濟運行調節,大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進一步加強了全市工業經濟運行的監測、預測和分析工作,建立和完善了重點骨干企業運行檢測體系,每月及時推出骨干工業生產快報和規模工業經濟運行分析。組織數次調研活動,對企業或行業的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對企業進行及時引導和預警。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帶來較強的沖擊和影響時,在促進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電視電話會之后,市經委組成5個調研組,在全市范圍內深入100多家企業開展了密集調查,了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企業出謀劃策,積極應對,渡過難關。市委市政府在我們調研的基礎上,確定21家重點和困難企業由市直21個單位選派科級以上懂經濟的干部駐企邦辦。我委加強對邦辦工作的指導,起草印發了《邦辦工作管理辦法》,召開邦辦工作調度會,編發簡報,推動邦辦工作開展,為企業排憂解難。
2、加強調度和考核激勵,大力推動“125行動計劃”。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對納入2014年度重點培育的50家“125”企業,在項目和資金上給予重點扶持;二是加強調度,幫助解決問題。對“125行動計劃”企業每月進行重點跟蹤,每季度開展一次調度,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加快企業發展;三是考核激勵。按照《全民創業及工業經濟發展考核獎勵辦法》,加強督查考核力度。籌備召開了2014年全市工業工作會議,對2007年發展工業經濟和全民創業的先進單位、企業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和獎勵,調動了全市發展工業、全民創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3、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大力推進項目建設。配合省經委“百千工程”,我們提出了“115技改提升工程”,每年滾動實施100個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專精特新”項目、10個投資1億元以上的重點工業項目、5個投資5億元以上的重大工業項目。初步建立了工業和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庫,目前已入庫項目468個,總投資265.6億元。2014年共有133個項目列入“115技改提升工程”,總投資87.6億元,1-11月份共完成工業投資43、28億元,同比增長36、6%;技術改造投資18.12億元。預計年內完成工業投資48.5億元,同比增長25%。投資千萬元以上的154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36億元。安馳汽車公司完成投資2.1億元,瑞福祥二期工程項目已完成投資1.7億元,豫皖紡織、全森木業、森威板業等57個項目竣工投產。三星化工的“586”項目正在開展前期準備工作。跟蹤推進了總投資1.86億元的聚龍集團捷眾制藥項目落地。
4、積極爭取扶持資金和銀行貸款,大力支持企業融資。一是積極爭取國家、省扶持工業發展的專項資金。為企業爭取國家、省各類專項資金5542萬元。二是開展銀企對接活動。成功舉辦了3次銀企對接活動,市內金融機構到位資金36.4億元,履約率41%;同時,指導擔保機構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組建了注冊資本1億元的股份制形式的市級擔保公司,與省擔保集團全市7家擔保公司共為企業擔保貸款2億多元。
5、深入推進全民創業行動,大力發展非公經濟。市全民創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了《2014年全民創業工作實施方案》,對任務目標進行了細化分解。同時,不斷加強督查調度,每月按時編發《全民創業快報》和《全民創業簡報》,在電視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對全民創業典型、十大創業明星進行了宣傳報道,有力地推動了全民創業的深入開展,創業氛圍日益濃厚,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力量得到迅速壯大。截止到11月底,個體工商戶新增13300家,總數達到73678家;私營企業新增1025家,總數達到8229家;同比增長都在60%以上。
6、加快企業改革重組步伐,大力培育上市資源。積極推進古井集團改制,加強對縣區改制指導。九方制藥公司資產轉讓掛牌工作已經完成;古井集團改制方案、職工安置方案經市政府批準并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進入招股、募股階段;雙輪酒業資產評估和財務審計工作已經結束,正與合作方進行洽談;新宇紙業重新進行了資產審計,蒙城制冷機廠、利辛油脂廠等國有企業的改制也在積極推進,譙城區的企業整體改制計劃也已取得市委市政府的認可和支持。
7、加強節能目標考核,大力開展節能降耗。進一步加強了節能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聯系會議制度,加強項目監管服務和調度工作,加大節能監管能力建設和監督執法力度。加大了宣傳力度,開展節能宣傳周活動,組織全市70多家工業企業參加了節能知識培訓。加大對企業節能的資金支持,建立健全了節能減排考核體系,制定實施了《市節能減排工作方案》、《市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等多項文件。與縣區政府簽署2014年度節能目標責任書,把節能降耗納入各縣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強化政府和企業責任,以確保2014年度節能4.3%目標的實現。
二、當前我市工業經濟形勢和面臨的問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該看到,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等因素影響,其對我市經濟的間接性、滯后性及局部性影響正逐步擴大,全市工業發展的壓力仍然較大,形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
一是從總體看,工業經濟呈逐月下滑趨勢。1-11月份,全市規模工業增速分別比1-10月份和前三季度回落3.5和3個百分增速,其中,11月份增速分別比10月份和9月份回落16.1和9.8個百分點,呈現出回落態勢。
二是從行業看,部分行業增速回落。今年1-11月份,在全市規模工業中,紡織業同比增長14.2%、機械制造增長1.4%,飲料制造業增長5.4%,造紙增長0.6%,皮革增長9.1%,增速均比去年同期回落。
三是從企業看,部分企業生產下滑,虧損嚴重。今年以來,由于我市部分企業產業層次低,管理水平落后,抗風險能力差,在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后,企業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從全市重點監測的“125行動計劃”重點培育來看。1-11月份,有11戶“125行動計劃”重點培育企業產值出現下降。其中,井中集團同比下降4.6%;板橋酒業下降36.4%;凱利藥業下降30.3%;七里香下降40%;康達制動器下降25.8%;新宇紙業下降40.9%;春暉汽車和華威汽車分別下降31%和13.1%;汝集制革下降13.7%。1-11月份,全市50家“125”企業累計實現利潤雖同比增長54.4%,但如果剔除許疃和渦北兩家煤炭企業,利潤總額只有23122萬元,同比下降26.1%。其中,古井熱電虧損2547萬元;三星化工虧損1802萬元;康達制動器虧損204萬元;延齡鋁業虧損210萬元;新宇紙業虧損161萬元。
四是從外部環境看,企業資金依然較為緊張。雖然國家放寬了對企業融資貸款的限制,但受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不規范,部分金融機構在產品創新、服務創新上開拓不夠,審批手續較為繁雜及擔保機構普遍存在著實力較弱、擔保費率較高、手續復雜等因素影響,我市資金依然緊張,是制約我市企業發展的瓶頸。11月末,全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60.7億元,居全省第14位;存貸款比例為42.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4.4個百分點。1-11月份,我市貸款凈增額在全省排倒數第三。
五是從發展后勁看,工業投資不足。1-11月份,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投資43.28億元,增長36.6%,同比回落61.1個百分點,比1-10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45.4%,比上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
六是從經委系統工作看,人員業務水平有待加強,抓項目和服務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當前,全市經委系統的工作任務、工作難度和工作壓力都是空前的,在繁重的工作任務和較高的工作要求面前,一些單位的工作效率、工作方法存在著許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礎較為薄弱。目前,全市經委系統雖然建立了對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調度制度,但對整體經濟形勢的把握仍較欠缺,不能滿足工作需要;二是業務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全市經委系統干部職工中還存在著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業務能力不精等現象,一些報表、項目資料存在著明顯的邏輯錯誤;三是作風建設有待加強。當前,全市經委系統服務意識仍有待提高,仍存在著作風不實、缺位和越位等現象。這些都需要引起全市經委系統的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加以整改解決。
雖然我們面臨十分嚴峻和復雜的形勢,但也要看到我市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一些難得的機遇。一是國家政策機遇。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和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還出臺了加快皖北三市六縣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都為我市工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二是產業轉移機遇。目前,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沿海企業出于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考慮,也加快了向內地產業轉移的速度,我市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必將成為產業轉移的目的地之一;三是行業發展機遇。目前,我市的主要行業都是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藥業、白酒、煤炭等行業基礎較好,集中度較高,必然能夠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獲得較快發展。我們一定要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妥善應對,堅實信心,努力保持經濟平穩增長。
- 上一篇:經委工作計劃(共3篇)
- 下一篇:電力行政執法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