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兩提高一降低機關效能建設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時間:2022-08-15 05:06:00
導語:對于兩提高一降低機關效能建設主題活動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市的統一部署和《*縣開展“兩提高一降低”機關效能建設主題活動實施方案》(泰委辦發[*]95號)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在全系統開展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質量、降低行政成本”為主題的機關效能建設活動(簡稱“兩提高一降低”主題活動)。為認真開展好此項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開展社會各界評議滿意和不滿意單位活動為載體,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的改革,提高辦事效率;增強依法行政意識,規范行政行為;轉變機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反對鋪張浪費,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推進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節約型機關建設,創建“學習、謀劃、創新、進取”的發改服務品牌,提升發展隊伍形象。
二、主要內容
(一)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
各科室、各單位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章,鞏固、深化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增強廣大黨員的黨章意識和黨員意識:認真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促使廣大機關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利觀、地位觀、利益觀;深入學習貫徹《公務員法》,促使廣大公務員忠于職守、依法辦事、廉潔奉公、勤儉盡責;認真開展“學習型機關”創建活動,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機關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展示新時期發改系統機關干部的良好形象和健康風貌。
(二)推進服務型機關建設
縣發改局是負責研究提出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規劃,進行統籌協調、總量平衡、結構調整,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綜合調控部門,在謀劃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把倡導以“學習、謀劃、創新、進取”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品牌建設作為樹立發改形象的重要載體來抓,以“謀劃發展、促進發展、推動發展、保障發展、服務發展”為工作出發點,切實做好全縣發展和改革工作。推進服務型機關建設,具體按照局黨委《關于開展“創服務品牌、樹發改形象”活動的實施意見》(泰發改黨委[*]4號)文件精神。
(三)推進效能型機關建設
1、不斷提高決策和執行水平。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劃和程序,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減少和防止決策失誤。
2、健全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協調機制。健全局領導信訪接待日制度,認真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社會穩定。
3、認真落實重要工作目標責任制。按照年初重要工作責任制的部署和要求,狠抓工作落實。強化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工作,做到獎懲分明。
(四)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
認真貫徹執行《*縣發展和改革局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實施意見》(泰發改辦[*]98號)文件精神,積極創建“節約型機關”,加強組織領導,廣泛開展資源節約的“六個一”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活動。努力達到工作目標要求,以實際行動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
三、工作要求
(一)抓領導、明責任。為加強對全局開展“兩提高一降低”機關效能建設主題活動的組織領導,決定成立*縣發展和改革局開展“兩提高一降低”機關效能建設主題活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王存沐,副組長:雷鳳遠、吳文輝、蘇小明,成員:周文輝、葉禮讀、葉向陽、許景然、翁仲佩。各科室、各單位要圍繞局機關開展“兩提高一降低”主題活動的工作部署,按照領導小組的總體要求,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二)抓教育,強素質。各科室、各單位要以開展“兩提高一降低”主題活動為契機,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加大干部隊伍的業務培訓力度,從整體上提高每一位干部的綜合素質,增強工作能力,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使機關干部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辦事講效率、工作講質量、行政講成本的意識,盡心盡責,爭創一流業績。
(三)抓監督、促落實。局領導小組要發揮組織協調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紀檢監察室與行風監督員開展明查暗訪,及時受理各類效能投訴,對重大效能投訴件從嚴從快查處。紀檢監察室要加強對本《實施方案》落實的情況的監督檢查,通過發督察通知書面形式,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為“兩提高一降低”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提供紀律保證。
(四)抓制度,見長效。各科室、各單位要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AB崗位制等制度,進一步查找影響機關效能建設的深層次問題,制定針對性措施,以制度創新為抓手,以科技促建為手段,建立健全機關效能建設長效機制,切實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能。局黨委要把干部績效考評機制列入廣大干部職工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
(五)抓總結,推經驗。各科室、各單位在開展主題活動中要不斷探索好做法,總結好經驗。領導小組及時總結、推廣各科室、各單位在深化機關效能建設中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機關效能建設的輿論引導和監督,著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