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糾風工作計劃
時間:2022-11-24 02:13:00
導語:全省糾風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3號)精神和省紀委九屆三次全會、省政府廉政工作會議部署,20****年全省糾風工作總的要求是:堅持圍繞中心、以人為本、改革創新、懲防并舉、統籌推進,認真落實糾風工作責任制,加強監督檢查,加大源頭防范力度,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確保專項治理取得新成效,政風行風建設取得新進展,為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一、確保落實價格監管政策
督促配合有關部門依法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嚴格控制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調整,對部分重要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對其他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進行必要的監管,堅決糾正不顧大局和不執行、不落實中央有關加強價格監管的措施及工作要求等行為,嚴厲打擊價格方面違法違規行為,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強化社?;?、住房公積金和扶貧、救災等專項資金的監管
強化社保基金監管。督促配合有關部門規范社?;鸬恼骼U、支付、管理和使用,加強基金征繳和對財政專戶的監督,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實現專戶存儲、專款專用。嚴肅查處貪污、截留、擠占、挪用、騙取社保基金等行為。加快建立和完善基金風險控制長效機制,確保基金安全,確?;鸬纳鐣U瞎δ苷嬲菁皬V大群眾。
強化住房公積金監管。督促協調有關部門完善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政策,健全監管制度,及時發現并嚴肅查處違規運作、繳納和擠占、截留、挪用行為,確保資金安全。規范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和支取使用辦法,既應繳盡繳,又方便存戶使用,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解決城鎮職工住房問題的作用。
強化扶貧、救災資金等專項資金監管。督促加強審計和財政監督,確保扶貧、救災資金等專項資金??顚S茫皶r足額發放到位。嚴肅查處貪污、截留、擠占、挪用、騙取扶貧、救災資金等專項資金行為。
三、進一步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
深化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繼續加強農民負擔監管,清理涉農收費文件和項目,堅決糾正涉農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集資攤派行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加強落實惠農政策情況的督查,堅決糾正截留、挪用和克扣涉農補貼款等問題;堅決糾正新農村建設中違背農民意愿,強拆強建、盲目建設等行為;堅決糾正將各級政府應配套的項目資金轉嫁給村和農民承擔的問題;堅決糾正針對農民工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堅決糾正農村土地承包、征占農村集體土地和農民承包地中損害農民權益的突出問題,健全監管長效機制。
深化治理教育亂收費。加強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各級政府履行投入和監管責任。加強收費監管,各級各類學校的學費、住宿費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的相關標準;嚴格規范學校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行為,禁止任何部門和學校統一征訂教輔材料、收取教材代購服務費和回扣、開辦有償補習班,嚴禁中小學教師舉辦或參與舉辦各類收費培訓班、補習班。加強教育經費年度專項審計。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年內基本完成義務教育階段改制學校的清理規范任務,加大清理規范高中階段改制學校的工作力度,加強對國際合作辦學行為的監管。大力推動公平教育,實施義務教育區域內均衡發展,逐步解決擇校收費問題;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與所在地學生平等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免收借讀費。
深化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監督檢查落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措施情況,促進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制度。規范藥品生產和銷售行為,全面推行以政府為主導、以省為單位的網上藥品集中采購,積極推進醫療器械集中采購工作;強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確保群眾用藥安全;加大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力度,嚴厲打擊虛假違法醫藥廣告;推進城市社區和農村醫療機構基本用藥定點生產、集中采購、統一配送。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建立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制度;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堅決糾正各種亂檢查、亂加價、亂收費行為。
四、進一步清理規范評比達標表彰和節慶活動
繼續清理規范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在鞏固2007年清理工作成果的基礎上,配合黨委、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對所屬單位舉辦的各種評比達標表彰活動進行全面清理、規范,著力解決過多過濫問題,努力實現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大幅減少、保留項目發揮積極作用、基層企業及群眾負擔明顯減輕的目標,并出臺加強長效管理的措施。
嚴格控制和規范黨政機關舉辦節慶活動。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和規范黨政機關舉辦節慶活動的有關要求,嚴格清理不符合規定的節慶活動,堅決糾正和查處濫用財政資金,利用行政權力拉贊助、搞攤派,以及利用舉辦節慶活動謀取私利等問題。
五、認真解決公共服務行業、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侵害群眾和企業利益問題
督促有關行業監管部門積極履行職責,堅決糾正公共服務行業利用特殊地位和管理優勢限制和侵害消費者權利、設置服務陷阱、推行強制服務、指定消費、搞價格欺詐以及亂收費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并研究提出治本措施。
督促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嚴格規范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的服務和收費行為,堅決糾正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強制入會、攤派會費、強行服務等行為,嚴肅查處擅自擴大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以及違規設立“小金庫”、亂收亂支等問題。完善政策措施,引導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加強自律,促進其健康發展。
六、鞏固治理公路“三亂”和其他專項治理工作成果
確保鞏固全省所有公路基本無“三亂”成果。督促牽頭和責任部門切實承擔起治理責任,堅決糾正違規設置收費站、擅自提高收費標準、任意延長收費期限和道路標識設置不科學、“電子眼”執法不規范等問題。堅持重點監控和責任追究制度,探索行政執法綜合改革等源頭治理措施,把治理工作納入常態管理。
繼續鞏固減輕企業負擔、規范出租汽車行業管理、治理黨政部門報刊散濫和利用職權發行等工作治理成果。各地區、各部門可根據本地區、本行業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清理糾正工作。
七、進一步加強政風行風建設
督促各部門、各行業加強系統監管和指導,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組織自查自糾,開展創建文明行業和人民滿意的政府部門活動。加強理想信念、廉潔從政、優良傳統、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完善行業行為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推進文明誠信建設和道德規范建設。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強化內部監督,加強紀檢監察和審計專門機構監督,重視輿論監督,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從改革體制機制、解決利益驅動問題入手,健全靠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的長效機制。加強對“民生工程”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近年來向群眾承諾辦的實事搞好“回頭看”,逐項抓好落實,及時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部門和行業作風建設。
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繼續在全省組織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完善行風評議的科學評價體系、運行方式和結果運用機制。重點評議糾風專項治理涉及的部門和行業、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部門和行業,以及基層站所、學校、醫院,增加評議深度、廣度,增強評議效果。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聽取民主評議的意見建議,加大整改力度。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凡涉及群眾利益的公共政策事項,都要及時向群眾公開。推行辦事公開和聽證、公示等制度,方便群眾辦事。
繼續辦好“政風行風熱線”節目。堅持關注民生、改進作風,解決具體問題,創新工作形式。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監督考核辦法,規范運作程序,逐步完善與廣播、電視、報紙、網站等媒體的聯動機制。擴大覆蓋面和參與面,有條件的縣(市)年內都要開通政風行風熱線類節目。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上線與群眾溝通,認真對待和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要特別注重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高辦結率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