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國稅工作計劃
時間:2022-01-14 10:04:00
導語:全省國稅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全省國稅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稅務總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稅務工作宗旨,繼續解放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建設法治稅務,深化稅收改革,強化科學管理,推進科學發展,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稅務工作宗旨,推進科學發展
(一)為國聚財好字優先。今年總局初步安排我省國稅系統稅收收入計劃3985.89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實際數增長9.4%,增加340.83億元。繼續落實組織收入原則,按照“經濟稅源摸底?重點稅源監控?稅款入庫監督?稅收深度分析?征納稅情況反饋”的工作要求,“好”字優先,著力提高稅收收入質量,推進稅收收入又好又快增長。
(二)用好政策為民謀利。全面貫徹落實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加強宣傳和培訓,研究我省實施新稅法的有關征管措施,認真做好新舊稅法的銜接工作,制定落實各種過渡性安排,確保新稅法在我省順利實施。深入調查新稅法實施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稅收工作的影響,重點研究總分機構稅收分配及地區間稅源轉移問題。不折不扣地執行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對落實情況的監督。嚴禁擅自擴大政策執行范圍違規減免稅收,及時清理到期的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好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自主創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等稅收優惠政策。
二、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法治稅務建設
(三)嚴格稅收執法。建立日常稅收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和備查備案制度,加強稅收規范性文件管理。認真執行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制度。建立大額減免稅、緩稅集體審議制度。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稅務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重視稅務行政訴訟工作。推進社會協稅護稅體系建設。依法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建立與地稅、公檢法等部門的工作聯系機制。充分運用省級集中的征管信息,梳理與稅收執法相關聯的指標,加強對各級日常執法狀況的分析,有的放矢地開展執法檢查,重點開展對大宗減免稅稅前審批項目的檢查。規范日常執法檢查內容,完善執法檢查通報和考評制度。在稅收執法的重點和風險領域,加強稅收執法與稅收專項檢查的聯系與配合,逐步建立內控的稅收管理約束機制。
(四)落實稅收執法責任制。全面推行稅收執法信息管理系統軟件。應用稅收執法考核子系統對執法行為進行正式考核和通報。規范執法考核辦法,充分運用考核結果,對過錯行為按規定實行責任追究,追究結果納入省局對市局的目標管理考核,建立相關管理考核配套制度。加強執法責任制考核與征管質效考核的有機協調。
(五)深入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以調整稽查機構設置和機構級別為契機,構建規范的稽查組織體系。全面落實稅收專項檢查計劃,建立以行業管理為基礎的稅收專項檢查工作機制。嚴厲打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利用“四小票”騙抵稅款以及騙取出口退稅等涉稅違法行為。查處利用虛假憑證、做假賬、設置兩套賬以及賬外經營等手段偷逃稅款的違法行為。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實施重點治理、重點防范。重視案件協查工作,落實責任,保證質量。進一步落實大案要案報告制度,暢通案件來源渠道,抓好重大案件督辦。加大對涉稅違法案件的處罰、執行和曝光力度。
(六)全面加強稅收宣傳。統籌宣傳需求,整合宣傳資源,構建“大宣傳”工作格局。健全稅收宣傳審批制度,完善新聞制度,嚴格新聞媒體采訪管理。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突出宣傳稅收工作新成就以及稅收新政策、需要納稅人重視配合的稅收工作、典型涉稅違法案件查處結果等。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各媒體及辦稅服務廳、公共場所等宣傳陣地,突出重點、區別對象、創新形式開展宣傳,做好門戶網站政務公開、辦稅公開、公眾交流互動等信息應用工作,增強稅收宣傳的實效性、針對性和吸引力。堅持集中與日常宣傳相結合,扎實開展第17個稅收宣傳月活動。
三、堅持質效并舉,推進征管基礎建設
(七)規范日常征收管理。推進辦稅服務廳建設,統一辦稅廳標識,健全崗位職責,完善工作規程。加強稅收管理員的管理,合理確定職責范圍和權限,規范業務操作規程,量化考核標準。推廣應用以稅收管理員工作平臺為核心的稅收征管輔助系統,加強征管監控。完善征管檔案制度,按照“一戶一檔”的要求,建立納稅人戶籍檔案。加強設立、停復業、變更和注銷登記管理。加強對無證戶、臨時納稅人的戶籍管理,對非正常戶實行動態監控。積極推進一般納稅人認定管理工作,對達到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必須強制納入一般納稅人管理范圍。進一步完善增值稅電子申報、網上辦稅、“一窗式”比對工作,規范辦稅規程。全面推行個體工商戶計算機核定定額系統。繼續抓好全國重點集貿市場稅收征管工作。推動企業基礎信息共享工作,落實與各有關部門信息交換協作機制。加強普通發票各環節的監理,嚴格監控萬位版發票的使用情況。充分運用CTAIS2.0數據分析工作,及時發現普通發票核銷金額與企業發票聯開具金額的信息異常情況,落實預警措施。積極推行計算機開具普通發票,逐步取消手工開具發票。實施普通發票有獎管理辦法。抓好稅收征管質量與效率考核評價體系的試點工作。
(八)強化各稅種管理。進一步樹立流轉稅行業管理理念,充分運用綜合征管軟件,建立全省流轉稅專題分析制度,對異常變化情況及時跟蹤管理。加強對低稅負、零稅負企業的管理,對“四小票”抵扣稅額增量或增幅較大的地區,定期監管;建立存根聯滯留票審核檢查的長效機制。繼續加強農產品收購加工、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特別是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的增值稅管理。加強對加油站、超市、機動車經銷等稅負偏低行業的稅收管理,推廣稅控裝置、強化日常控管。積極開展企業所得稅信息交換,改進核定征稅管理。加強匯總(合并)納稅企業的管理,完善辦法,改進措施。加強對企業減免稅,尤其是關聯企業減免稅的管理,積極開展反避稅工作,加大對虧損企業的檢查力度。
(九)加強出口退稅管理。規范征退稅銜接,建立征退稅部門密切配合機制。強化出口退稅預警分析及監控管理,扎實開展單證備案和退稅專項檢查。始終保持對出口騙稅違法活動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十)抓好稅源監控管理。細致深入地開展經濟稅源調查,分級確立稅源監控標準,擴大監控范圍。提高重點稅源企業監控數據質量,深化分析與應用。加強稅款征收繳庫監督管理。
(十一)完善納稅評估工作機制。建立完善包括行業平均利潤率、平均稅負、投入產出比等指標在內的納稅評估指標體系。各地要根據本地的稅源分布情況和管理特點,明確本地重點行業,摸清行業特點,及時掌握行業稅源情況和變動趨勢,形成行業性的納稅評估指標監控體系。
(十二)切實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優化納稅服務,清理簡并納稅人報送的各種報表資料,努力降低納稅成本。合理安排辦稅窗口、調配人力,提高辦稅服務質量和效率。大力推行“一站式”和“一窗式”服務,推行郵寄、電話和網絡申報,加大網上辦稅力度。推行稅銀庫聯網。整合資源,推行同城辦稅。抓好辦稅公開,統一公開標準,明確公開職責。加強納稅咨詢輔導,積極開展納稅服務援助、稅收法律援助和納稅服務志愿者行動。依法引導和規范稅務健康發展,監管重點向提高執業質量轉移、監管中心向基層稅務部門轉移。
四、堅持一體化要求,推進稅收信息化建設
(十三)推進信息基礎建設。建設省局集中處理平臺,整合資源,建設省局到分局四級綜合性通信平臺,分級實施主干網絡改造,統籌調配有關硬件設備。完成省局機房改造和數據監控中心建設。積極配合總局做好總局(南海)數據中心建設。
(十四)優化拓展信息系統。拓展升級網絡資源,加快稅收征管輔助系統的開發與推廣應用,穩步推廣應用稅控收款機系統,做好全國財稅庫銀聯網系統的試點工作。全面推廣決策支持系統,推進行政管理系統和省局移動辦公系統的建設。整合12366熱線、網站、短信臺的網絡資源,努力實現“三網合一”。完成內外網門戶的改版升級,建立內外網一站式管理后臺。推進企業基礎信息交換平臺建設。健全運維體系,加強安全防護。科學配置權限,落實責任,及時解決軟件運行中出現的有關問題。
(十五)強化數據應用。
五、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平安國稅建設
(十六)以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推行國稅系統領導干部任期制,優化班子年齡、知識、能力結構,逐步推廣紀檢組長異地任職制度。加強對后備干部的培養,適時安排年輕有為的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
(十七)以教育培訓為突破口提升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繼續抓“六員”培訓,重點抓好基層分局長和辦稅服務廳負責人的培訓、新企業所得稅法培訓。
(十八)以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為著力點扎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
(十九)以巡視檢查為關鍵點強化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監督。省局今年按計劃對1/3市局進行巡視檢查,各市局也要按照有關規定對所屬縣(市、區)局進行巡視。
六、堅持求真務實,推進內部管理效能建設
(二十)推進機關效能建設。縣局以上的領導干部都要選擇一個基層單位作為聯系點,深入實際,掌握情況,及時排憂解難。
(二十一)深化財務改革與管理。
(二十二)加強機關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