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事處十二五工作規劃
時間:2022-03-25 03:04:00
導語:街道辦事處十二五工作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二五”時期是應對國內外發展環境重大變化的五年,也是全面落實十七大戰略目標的五年,更是我區我街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五年,科學制定和實施“十二五”規劃思路和綱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要緊跟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潮流,學習掌握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全球化經濟一體化進程,提高規劃水平;要抓好落實,把年度計劃與宏觀規劃結合好,把規劃落實到具體項目上,有計劃、有目的的抓發展;要按照“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要求,促進發展模式轉換、經濟體制轉軌、社會結構轉型,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扎實推進現代化城區建設。
二、編制原則:
(1)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規劃編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推進科學發展、率先發展、統籌發展、和諧發展。
一是在保持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堅持開放帶動戰略和結構優化戰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傳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協調發展,堅持科教興街為主導,構造都市型經濟特色。
二是在強調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搭建人與環境的可持繼發展的空間框架,堅持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生態城區建設,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是在履行好政府經濟調節職能和市場監管職能的同時,更加重視發揮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
四是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把增加居民收入、擴大就業、社會保障等與人民息息相關的事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3)堅持以人為本。要高度關注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深入開展“解難創優”活動,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努力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構造和諧繁榮的新街道。
(4)可操作性原則。根據國家“先編規劃、后審項目”的新要求,在進一步突出戰略性、宏觀性、前瞻性和政策性的同時,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化總體規劃的空間指導與約束功能;突出重點,將專項規劃做深做實,將重大項目的安排實施列入規劃,使規劃真正成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指引。
(5)科學、民主決策原則。加強調查研究,增加規劃工作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集思廣益,提高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使規劃編制成為一個發揚民主、科學的決策過程。大力做好規劃編制的基礎調查、信息搜集、課題研究、項目論證等前期工作。
第三節發展目標
——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按照黨的十七大要求,著力構建低碳發展產業,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9.12億元,年均遞增8%,人均生產總值超過28.16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10億元。五年城區新增就業5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樓宇經濟的戰略定位進一步確立和鞏固。
突出特色產業為主旋律,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集中展示其獨特風貌,進充分利用好閑置資產,做好一元片歷史風貌保護的宣傳工作,加快江岸沿江商務區一元片區發展步伐。
要依托同興里的歷史文化底蘊,開展歷史文化街區的功能置換與更新,大力發展精品商貿、休閑文化等現代服務業,全力參入打造沿江商務區的天津路商業、數碼經濟軸。要依托三陽路設計創意產業基礎,為全面改造延慶里,著手延慶里居民概況、房屋結構調查,加快營造設計交流平臺,全力參入打造沿江商務區的三陽路現代服務業拓展軸、智力三陽創意板塊。
要依托“八七”歷史街區的歷史人文資源,整合黎黃陂路沿線歷史建筑,打造“黎黃陂路精品名店一條街”。大力推進獨具俄法風情的時尚生活歷史街區,全力參入打造沿江商務區的風尚珞珈商旅板塊。
要以現有創意產業園(外灘里)功能為基礎,積極發展和延伸金融、商貿、商務辦公等現代服務業,從黎黃陂路向三陽路依次形成金融證券、商貿精品、商務辦公、企業基地四大功能集聚區。全力參入打造沿江商務區的沿江大道金融商貿“金色長廊”。盡快提升特色街品質。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進一步強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產品的出口政策,努力開發和生產高附加值、低能耗產品,實現整個產業結構的低碳化。現代服務業結構比例調整到60%。自主創新能力增強,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限上商業、服務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40%。形成一批像武漢伊美尚國際美容連鎖醫院一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
——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和要素配置市場化取得新進展,民營經濟發展力求全區領先地位,多種所有制經濟更加繁榮。力圖搞好轄區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零收費服務,不斷拓展和延伸經濟發展自然界限。
服務企業要堅持動態管理,實施跟蹤服務,嚴格控制把握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規模。按照街工委辦事處“六破六立”的工作理念,即:“一破街道經濟老框框,確立區域經濟新觀點;二破沒有稅收分成就不重視發展的小團體主義思想,確立為全區經濟發展作貢獻的大局意識;三破“馬路經濟”、“圍墻經濟”、占道經營的習慣做法,確立特色路街,產業園區、樓宇經濟的新型模式;四破見商就招,來者不拒的老傳統,確立規劃先行,擇商而招的新辦法;五破制定土政策,互挖墻腳的老套路,確立服務當先,靠環境招商留人的新思維;六破只求發展不顧其他的狹隘發展觀,確立經濟與社會、經濟與環境、經濟發展與人的協調發展相統一的新觀念。”率先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
——科技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文化大市建設成效顯著。先進文化凝聚力、公共文化服務力、文化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科教興市戰略順利實施,人才資源更加豐富,爭取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到2010年,以江岸區疾病控制中心為代表的眾多科技企事業單位,通過實施科技興區戰略,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加強,科技水平明顯提高,轄區六所中小學校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100%,高中階段普及率達97%。完成各類崗位培訓,社會力量辦學培訓達100%。要進一步夯實科教基礎,切實繁榮文化事業,深入實施科教興區和人才立區戰略,加快建立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以“外灘里”為中心軸,把創意園區、創業基地、科技孵化器向一元街周邊延伸輻射,逐年加大科普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強素質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培育和打造具有一元特色的科技、經濟、文化品牌。
——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增強。加大科技投入,促進低碳技術創新。以節能降耗為抓手,推進低碳消費。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2010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力爭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5%以上,城區油煙、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左右,綠化覆蓋率穩定在20%。
進一步凸顯生態特色,切實優化人居環境。結合一元街實際,把重點放在污水油煙和噪音的監督管理,同時因地制宜推廣新的防治技術,積極推進生產裝置的挖潛改造、資源再生及綜合利用,樹立清潔生產的理念,積極發展循環經濟,達到污染治理與經濟效益雙豐收,改善區域周邊環境,從2009年開始努力把一元街建設成為武漢市第一個無油煙污染街道,從而實現由灰蒙生活區到花園式城市的歷史性跨越。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繼續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8000元。居民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堅持安全發展,推進民主法制和平安街道建設。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完善居民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落實構建和諧社會的各項政策措施,讓全街居民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不斷提高民眾的滿意率和幸福指數,努力把一元街建設成為武漢主城區的和諧新區。
- 上一篇:市委十二五規劃編制方案
- 下一篇:縣發改局十二五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