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竹業發展工作打算
時間:2022-01-03 03:23:00
導語:木竹業發展工作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林業產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加快林業社會化服務是發展現代林業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建立公益性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業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五建立健全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規范評估程序和標準。大力發展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民營林場等林業合作組織,開展自我服務,降低生產和流通成本,提高林業經營效益。支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承擔林業和經濟建設項目。鼓勵發展各類林業專業協會,引導和規范各類林業中介組織健康發展。
具有基礎性、多樣性、生態性、戰略性。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瓶頸約束效應日益凸顯,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必然要求,林業產業是涉及國民經濟一、二、三產業的復合產業群體。作為林業大縣,林業產業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尤顯重要,為適應新形式要求,搶抓發展機遇,立足科學發展觀,做大做強我縣林業產業,特編制本發展規劃。
一、林業產業現狀及發展情況
一森林資源
全縣林業用地520.6萬畝,縣具有較為豐富的森林資源。其中:有林地面積476.2萬畝,占林業用地91.4%疏林地面積3.85萬畝,占0.7%灌木林地面積17.3萬畝,占3.3%未成林造林地3.68萬畝,占0.7%宜林荒山7.54萬畝,占1.4%有林地蓄積1397.13萬立方米,有林地以杉松為主,殘次林、低產林所占比重較大。有林地平均每畝蓄積2.68立方米。
全縣森林覆蓋率72.8%林木綠化率74.5%
二林業產業現狀
生產商品木材66957立方米,商品竹材2.1萬根,鮮竹筍、油茶籽等主要林產品3300噸,各類水果2500噸;現有已經注冊并發放了木材加工經營許可證的木竹加工、林產化工企業有32家,年加工木材28150立方米,2010年我縣采伐限額11萬立方米。毛竹2.04萬根,林化產品500噸。主要產品有:杉木齒接板、杉木細木工板、竹地板、松香、童床、特種藝術品等。
經營面積3.31萬畝;現有林業產業專業戶366戶,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經營面積77206畝。其中果業68戶經營面積7909畝,藥材41戶經營面積5527畝,經濟林66戶經營面積13547畝,用材林155戶經營面積50073畝,種苗專業戶2戶經營面積150畝。
二、存在問題
且分布不均、質量差,一森林資源總量不足。全縣每畝林分蓄積2.68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0.3%且可采林木資源少。
缺乏大的龍頭企業。分散落后的小作坊式生產占有相當比重,二林產加工企業規模小。全縣32家林產加工企業中年產值3000萬以上的只有4家。
深加工精加工少,三林產加工企業粗加工多。沒有形成產業鏈,資源利用率低。深加工能力明顯不足,加工方法單一,產品趨同化嚴重,全縣32家林產加工企業中生產齒接板、細木工板的就有23家。
附加值低,四是林產工業產品整體檔次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生產工藝技術水平不高,大量小廠的產品質量達不到國家標準,造成資源的無形浪費和市場的惡性競爭。
由于受傳統觀念、體制等因素的影響,五第三產業發展滯后。加上林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林業第三產業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
三、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為統領,以林業產業戰略性調整、提高林業產業競爭力和有效增加林產品市場占有為主線,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以體制創新、政策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推動技術進步,加快自主品牌建設,淘汰落后產能,提升產業素質,提高產品質量,鞏固和提升林業產業在縣域經濟中的地位。
二基本原則
生態與產業良性互動、協調發展1堅持生態優先。
2堅持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多種森林資源
森林資源的培育、保護與利用并重3堅持可持續發展要求。
4堅持市場調節為主、政府調控為輔
三發展目標
以毛竹為主的竹產業,大力扶持發展以工業原料林等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為重點的商品林培植業。以油茶為主的名特優新經濟林業,苗木花卉業,森林旅游業和以木材精深加工為主的林產工業等六大林業支柱產業。至2015年,培植用材林和特色產業林面積300萬畝,年產商品材20萬立方米。全縣培植省、市級以上林業龍頭企業10家,創省級以上民營林場10個,森林工業產值10億元,年創稅5000萬元。
四、發展重點
一加快各類原料林基地建設
鼓勵企業和大戶創辦民營林場,培育松、杉、光皮樹等工業原料林200萬畝。工業原料林培育以企業和大戶為主。建立“企業民營林場林業合作社農戶”形式。對外來流轉山場造林及培育資源的公司或個人,不符合我縣林業產業發展規劃的應從宏觀上給予控制,限制森林資源向其流轉,對符合我縣林業產業發展規劃的給予扶持。山林流轉后應簽訂協議,要求其在一定時間內按我縣林業發展規劃實施,對無力按我縣林業發展規劃實施造林的由林業局按350元/畝標準收取造林費用后委托其他公司代造。
商品林經營區,二新造、低改毛竹10萬畝。選擇土壤肥沃、坡度平緩的地段,采用毛竹大徑材豐產培育等先進實用技術,高質量人工營造竹林5萬畝;同時在竹林資源豐富的山區選擇立地條件優越、有培育前途的竹林,實施砍雜撫育、號字經營、科學施肥、禁筍育竹、適度勾梢等經營措施,優化竹齡結構,提高林地產出,低改毛竹5萬畝。
推動林農及大戶發展。整合林業、農業、水保等項目,三培育油茶、果樹、木本藥材等高效經濟林100萬畝。高效經濟林培育以項目帶動為主。充分發揮項目的推動和帶動作用,讓項目為林業產業發展服務,做到讓項目推動一批、帶動一批,避免單純的項目實施,發展經濟林應盡量形成規模,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現象發生。
面積3000畝。苗木花卉產業的培育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四發展花卉、優良種苗、珍稀苗木基地20個。以效益為目標,因地制宜,科學布局。重點發展優良綠化用樟樹、桂花、紅花檵木、紅豆杉等苗木花卉。
設置準入條件,五全力做強森林工業。按照“規模總量控制。鼓勵精深加工,淘汰初始加工”原則發展木竹加工企業,全縣林產加工企業控制在10家。建設1個占地1000畝的林業產業園,要求所有林產加工企業全部進入林業產業園。
六加快生態建設、推進森林生態旅游發展
加強風景林營造和更新改造,加快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的申報和建設。提升景觀質量和生態文化內涵,充分利用我縣的自然、人文、社會、經濟等條件,發展與壯大第三產業,打造特色生態旅游品牌,不破壞生態功能的前提下,推動生態旅游產業發展。
五、區域布局
全部進入林業產業園。入園企業要培植產業基地3萬畝以上,六全縣林產加工企業控制在10家。加工等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確保項目產業鏈長、產品附加值高、加工增值在5倍以上,鼓勵現有加工企業靠大聯強,采取聯營、收購、合股等形式進行整合,堅決關閉違法經營加工企業,淘汰初始加工、附加值低或產品不能升級的加工企業。
六、保障措施
全面推進林業產業發展。將林業產業建設納入我縣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發展目標和工作措施,建立目標考核責任制。成立由縣領導任組長,縣發改委、財政、林業、農業、環保、經委、商務、國土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林業產業化建設領導小組,每年將林業產業建設任務下達到各鄉鎮,并列入對鄉鎮的年度考核內容,實行政府和部門的雙線”目標責任制,年終考評,兌現獎懲。各鄉鎮根據全縣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和本地實際,編制林業產業規劃,研究制訂和落實扶持政策措施,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林業部門要切實擔負起林業產業發展的重任,采取得力措施,組織實施好林業產業發展工作。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落實配套措施,積極支持林業產業的發展。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切實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林業發展的有關政策,二落實政策。整合林業工程項目以及國土資源整理、水土保持、扶貧等涉農資金,重點用于林業產業基地建設。發改部門國債資金、財政資金要加大對林業產業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重點用于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名優特經濟林發展。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大林業產業發展信貸規模,支持林業產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培植龍頭企業。整合全縣林業資源,三大力招商引資。選擇我縣的優勢項目毛竹、油茶、松脂、花卉種苗、森林旅游等,引進規模大、效益好、見效快的林業產業項目,引進有實力、有能力的投資者,加快我縣林業產業建設步伐。
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加大林業技術推廣力度,四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建立健全各級林業技術推廣和技術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基層林業工作站在科技推廣和社會化服務方面的職能和作用。加強林業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引進林業產業發展急需的各類高新技術人才,提高林業產業化建設的質量和管理水平。
- 上一篇:民政局深化行政調解實施意見
- 下一篇:民政效能建設管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