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工作計劃

時間:2022-05-28 10:27:05

導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新動力,落實《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的實施意見》,全力開創擴面工作新格局;著重抓好提質增資,做大資金歸集總量;確保資金高效可控運行,持續深化安居保障作用。以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為引領,推動服務工作、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以全面深化改革的現實成果推動公積金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為我市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二、目標任務

2014年,我市公積金工作要按照《市住房公積金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對照上級下達的年度任務指標,更大力度推進擴面增資、深化保障作用、優化服務品質、強化基礎管理和創新隊伍建設。計劃全年新增繳存職工3萬人,年末城鎮職工繳存覆蓋率力爭達到85%;計劃歸集公積金13.3億元,職工月均繳存水平同比提高10%;計劃發放貸款6.24億元,提取公積金8.5億元。

三、主要工作

1、著力推進轉型升級,構建擴面工作新格局

貫徹落實市《政府工作報告》“繼續推進住房公積金擴面工作”要求和市政府“太政發〔2013〕92號”文件精神,全面啟動新一輪公積金擴面工作。調整充實市鎮兩級擴面工作組織架構,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區鎮擴面工作平臺建設,試點建立擴面協管員制度,形成更加穩固有效的擴面網絡和工作機制。調整完善擴面考核辦法,突出擴面與維權維穩的考核要求。繼續實行項目化推進,確保按時序進度完成擴面任務。擴面重點聚焦本市城鎮職工、新就業大學生、穩定就業外來人員以及各類勞務派遣用工,著重做好各類企業的公積金擴面指導工作,幫助企業穩定員工隊伍、消除勞資糾紛隱患、加速產業升級。

2、著力提高富民保障水平,做大資金歸集總量

緊扣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明確的“提高富民保障水平”工作要求,組織開展年度公積金繳存基數調整和年檢工作,公積金最低繳存基數繼續接軌社保最低繳費基數,促使企業全員按實繳存。進一步擴大企業參調面,提高單位網上調整率,力爭繳存單位應調盡調。繼續從源頭抓起,引導督促新開戶企業全員繳存、按實繳存。對照市委全會報告提出的人均純收入增長目標,力爭年末職工公積金月均繳存水平比年初提高10%。努力實現公積金人均繳存提質和全市歸集增資,加速做大公積金資金盤子,增強公積金事業發展后勁。

3、著力深化保障作用,確保資金高效運行

突出民生改善,積極應對需求變化,繼續強化資金使用的調度安排,實行房源備案制度,努力實現資金運行更有質量、更有效益。進一步拓寬公積金制度保障安居功能作用,落實4項公積金保障工程,更多更好融入本市現代化建設。一是落實繳存者保障工程。對長期未使用公積金的繳存者銷戶提取時獎勵貼息,增進制度的互惠性和公平性。二是落實中低收入職工保障工程。落實購買保障性住房公積金優惠政策,減輕購房者購房資金支付壓力;繼續向已購保障房辦理公積金貸款者發放貸款貼息,減輕還貸壓力。三是落實人才保障工程,繼續面向高層次人才和“985”“211”工程高校畢業進企業工作的人才實施政策優惠和便捷服務,助力人才早日在本市購房安居。四是落實動遷戶保障工程。加強與區鎮動遷、建管部門的工作聯動,為動遷戶提取公積金和辦理公積金貸款提供便捷服務,為構建城鄉一體格局作出更多貢獻。

4、著力提增服務品質,加強作風效能建設

進一步強化為民服務意識,樹立“干則創一流”的理念,激發敢于爭先的銳氣,深入開展作風效能建設,努力提升服務品質。一是實行服務資源集中集約管理。大廳入駐市行政服務中心后,所有承辦銀行和擔保公司統一進駐大廳,所有單位業務和個人業務統一在大廳辦理,全面實行公積金“一站式”服務。進一步簡化優化大廳服務流程,除政策規定的個別項目外,其他全部公積金業務為即辦件。繼續調整優化網點設置,構建布局更加合理的公積金城鄉服務網。二是依托信息化平臺促進服務提效。利用好影像掃描系統,進一步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拓展短信服務功能,進一步滿足客戶需求;以“云服務”平臺為主陣地,擴大平臺覆蓋面,建立專人負責、反應迅速、處理及時的對企服務機制。三是強化窗口標準化管理。全面規范執行市中心服務貫標要求和市行政服務中心服務考核要求,大廳、網點聯動開展服務提升系列活動。大廳和網點實行周六服務和工作日午休時間服務制度,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多便利;配強配優服務人手,培育服務先進典型,建立服務監督考評長效機制,努力實現大廳和網點服務質量穩步提高,力爭在公積金系統和市行政服務中心進駐單位服務考評中保持領先。四是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開展省級青年文明號、市級文明單位、工人先鋒號、巾幗文明崗、學習型黨支部、行政服務中心職工最滿意的窗口等爭創活動。進一步強化隊伍建設,嚴格執行八項規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作風效能建設,強化廉政風險防控,深入實行績效管理,凝聚隊伍合力,促進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