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中心精準扶貧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13 04:13:47

導語:檢測中心精準扶貧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檢測中心精準扶貧工作計劃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精神,根據縣委縣政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結合中心實際,現制定2018年度精準扶貧工作計劃。

一、目標任務

中心幫扶的文化村共有貧困戶139戶,348人,必須全部脫貧消號(其中精準識別貧困戶134戶336人)2018年還須完成87戶191人的脫貧任務。其中:2018年10月底以前完成開發扶持項目56戶128人;2018年10月底以前完成危房改造戶78戶,確保村民居住安全;做好兩不愁三保障重點戶4戶8人的相關工作。村民對精準扶貧工作的認可度達98%以上。通過實施造血式扶貧和提高五保戶、低保戶保障標準,使全村農村貧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到國家扶貧標準以上,通過實施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和貧困戶危房改造、項目扶持小額信貸等系列幫扶措施,讓貧困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全村實現脫貧目標。

二、主要工作

(一)開展“十個一”活動。一是每季度進村入戶結對幫扶一次,和村民建立感情,相互了解情況;二是每月與結對幫扶戶電話聯系一次,加深印象,了解群眾意愿;三是每次進村至少一天,“拉家常、提信心、想辦法、解難題”;四是至少為扶貧戶解決問題一個,為扶貧戶辦實事一件;五是結合實際為每位扶貧戶制定年度扶貧計劃一份;六是每次下去告知貧困戶基礎信息一次,要讓貧困戶熟悉并記住本人基礎信息,抽查時能對答如流;七是落實扶貧措施一戶一策;八是宣傳扶貧政策一本通;九是每次入戶完善扶貧手冊和工作手冊痕跡記載一次。十是算收入一次。要讓扶貧戶對自己的年度收入情況說的一清二楚,抽查時對答如流。

(二)扎實抓好“四大一攻”。通過召開村組會、屋場會、進村入戶等形式,開展“全村大走訪、政策大宣講、矛盾大排查、問題大整改、集中攻項目”,每季度開展一次以上貧困戶訪談,每月電話聯系一次以上,為貧困戶辦實事1件以上,通過結對幫扶,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按照“一有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落實產業發展、易地搬遷、教育扶貧、生態補償、民政兜底等“五個一批”政策措施,開展六送六進家活動,把政策、法律、科技、信息等送到農村,送到農戶。確保按時完成年內戶銷號工作任務,并通過各級評估驗收。

(三)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堅持因地制宜、補缺補差,通過實施開發特色產業、發展社會公共事業、提高勞動素質和能力等方式,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促進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步伐。

(四)創新扶貧小額信貸模式。自主貸款為貧困戶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認真落實縣小額信貸實施辦法,協助縣扶貧辦、農商行等部門通過建立風險補償金、完善扶貧小額貸款貼息等措施,有效解決貧困戶發展生產資金短缺的難題。

(五)加大產業扶貧工作力度。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以煙業種植產業帶動輻射周邊群眾發展,增加村民收入來源。對有發展意愿和發展能力的貧困戶按各自需求采取相應扶持措施,為貧困戶增加收入拓寬渠道。

(六)開展教育扶貧,增加就業機會。在確保貧困戶子女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按照“雨露計劃”的要求,對貧困戶子女在中、高職業技術學院就讀的實施資金補貼,進一步營造社會各界和愛心人士幫助貧困戶子女完成學業的良好氛圍,增加貧困戶子女的就業機會。鼓勵貧困戶的勞動力參加各類勞動技能培訓,至少掌握一門生產技術,為實現就業提供保障。根據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實際需求,開展各類實用技術的勉強培訓,增強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七)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加強對易地搬遷和危房改造兩項政策的銜接,繼續向貧困人口傾斜,確保貧困群眾有基本住房。

(八)加強民政兜低,確保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五保、低保戶的保障能力。對因病返貧的農戶通過大病救助、大病保險等方式予以扶持。

(九)加強扶貧項目建設。結合文化村扶貧戶實際,明確責任主體,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扶貧責任。扶貧工作實行黨組書記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抓落實;各科室分工協作,相互協調,相互配合。駐村笫一書記、工作隊員對本村扶貧工作負主體責任。定期召開扶貧工作專題會,完善扶貧內容,更新工作措施,加強與貧困戶的聯系,及時掌握扶貧工作進展情況。

(二)強化宣傳教育。在村、組、社區最顯眼位置貼好新風教育扶貧標語一份。開展“立壯志除陋習樹新風”主題活動,突出精神脫貧、科普除陋、環境治理三個方面的重點。宣傳文明辦的以道德星、致富星、法紀星、計生星、科教星、團結星、衛生星、義務星、信用星、生態星為主要內容的“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組織群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解決柴草亂放、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管線亂牽的現象,以家庭為責任主體開展分戶環境衛生整治,以自然村落和集中居民點為責任主體,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與日常管護。建立環境衛生“榮辱榜”,大力宣傳“我脫貧我光榮”等活動。

(三)強化工作職責。駐村笫一書記、工作隊員要認真履行各項職責,堅持長期駐村,杜絕“走讀現象”。要幫助貧困村制定發展計劃,幫助貧困村找準發展項目,落實好幫扶措施。

(四)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整合多部門資金,在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支持貧困村和貧困戶,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個人認領扶貧項目或捐資,積極開展幫扶濟困活動。

(五)做好后勤保障。對于派駐的駐村工作隊,積極做好保障工作,與村“兩委”協商解決好吃住問題,盡一切力量為工作隊員提供方便,使扶貧人員能夠沉下心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