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局上半年工作總結暨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03 04:22:16
導語:生態環境局上半年工作總結暨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在市生態環境局的堅強領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緊緊圍繞市、縣環保工作目標扎實開展環境保護各項工作,開展工作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我縣共接到市協調聯絡組轉辦信訪案件69件。交辦的信訪件中,有11件為重復投訴,共涉及投訴27次。按污染類別涉及大氣污染問題39件,涉及水污染問題17件,涉及噪聲污染問題13件,涉及土壤污染問題8件,涉及固廢處理問題3件,涉及生態破壞問題1件,其他污染問題13件。目前,已經完成整改55件,14件正在積極整改中。整改完成率達80%。
(二)環長制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1.全縣建立了三級環長制體系。全縣共明確監督長459名,聘用監督員242名,明確了工作職責,配套了相關的制度。
2.強化履職保障,加強業務培訓,實行“N+10”培訓制度,保障監督員的履職能力和人身安全;設立有獎舉報;申請辦理“生態APP”,實行線上運行。
3.環境專項監督長和專項監督員積極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和責任區內生態環境問題的排查和上報工作。
(三)大氣污染防治方面
1.為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機制,降低臭氧引發的重污染天氣危害程度,縣大氣辦制定了《縣臭氧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并積極響應市大氣辦臭氧重污染天氣的啟動與解除。在全縣范圍內落實臭氧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降低臭氧引發的重污染天氣危害程度,減少因臭氧導致的污染天數。
2.強化污染問題整改,截至2021年6月24日,接收市大氣辦下發的污染問題事件532件,已整改完成530件,對污染問題立行立改、持續跟進,保障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處理并不再反復。
3.開展縣存量“兩高”項目排查評估排查,對高排放、高污染項目進行節能減排改造、落后產能加快淘汰等方式,解決企業高污染排放問題。
4.強化治理,精準施策。一是嚴格施工揚塵監管,對建筑施工工地防塵情況進行常態化巡查,強化道路揚塵源頭治理工作,對存在問題的施工單位進行責令整改。,并對監管責任單位下發《關于建筑工地污染問題的督辦函》,針對問題,發揮行業監管責任,立即督促整改;二是依據市大氣辦下發的《市成品油打非治違整治實施方案》、《市散煤治理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縣市場局牽頭,生態環境分局、自然規劃局配合聯合開展以打擊劣質煤銷售及散煤使用行為,徹底解決散煤污染治理專項檢查,并向散煤經營戶、煤球加工生產經營者下發《關于開展煤球加工廠環境問題專項整治的告知書》和《煤球加工廠環境問題專項整治經營者自查表》,截至目前,全縣共排查出51家非法加油站點,取締51家,查封油品約15噸;散煤整治專項整治排查煤球加工廠47家,正常經營28家,清理11家。
5.空氣質量情況。2021年截至6月24日,我縣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9%;受沙塵暴氣候影響,PM10平均濃度為10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4.7%;優良天數為129天,與去年同期增加15天。
(四)水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
一是結合實際、分步推進縣黑臭水體治理項目。一期項目對城西溝五里郢西支流及毛毛幼兒園北暴露黑臭水體實施了溝底清淤、堤岸修復及控源截污工程,設置生態浮島,增加曝氣設備。同時,對淮海路排水管道進行全線清淤、檢測、修復,新建虎山路南段、烈山南路污水管網3公里,通過截污納管,將沿線污水源就近納入新建污水管道。目前該項目竣工投入使用,城西溝西支流及毛毛幼兒園段黑臭水體治理初見成效;二期項目主要綜合整治城西溝東支流、黃橋溝的黑臭水體,已基本完成城西溝東支流及黃橋溝清淤、截污、岸線修復、污水管網施工,正在進行生態浮島及曝氣安裝,近期將全面完工;三期項目全面完善城西溝兩側污水收集管網,目前已健全汴河路、澥河路、濉河路、烈山路等污水管網約4.2公里;四期項目已完成縣城西溝清淤治理項目招標,實施城西溝清淤、截污、治理,中標企業已進場,正在進行前期勘察等工作,爭取2022年底完成治理。二是為解決臨渙鎮駐地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問題,增建了日處理300方處理能力工程,孫疃鎮駐地污水處理設施擴建工程正在積極調研。通過排查,全縣省級美麗鄉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運行基本正常。三是孟溝治理工作已全面完成,目前正在準備省級驗收。四是認真落實地表水斷面生態考核補償機制,每月對澥河、澮河、沱河、王引河等主要河流鎮園區斷面進行取樣監測。以進步壓實各級政府責任。五是對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39項水質常規指標和余氯進行監測,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配合市局對徐樓水廠等11家千噸萬人鎮級飲用水源進行了采樣監測。六是編制澥河、澮河、沱河、王引河、蕭濉新河“一河一策”實施方案。
(五)土壤污染防治方面
一是根據《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生態環境部令第3號)、《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試行)》(環辦監測〔2017〕86號)等有關規定,動態更新了我縣2021土壤環境重點監管單位11家。二是為深入推進土壤、農業農村、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根據省委、省政府對生態環境問題“大起底”“回頭看”有關工作要求,我局組織對化學品生產企業、工業集聚區、礦山開采區、尾礦庫、危險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等土壤環境開展大排查工作。三是持續開展耕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工作。四是根據《省污染地塊環境管理辦法》,繼續開展建設用地土壤環境污染狀況調查工作。
(六)執法檢查方面
一是根據《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印發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開展了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專項執法檢查工作,重點檢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項目。我局共出動執法人員48次,檢查企業47家,其中在建企業2家,已投產44家,停建1家。二是按照年度工作計劃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工作。監察人員按照雙隨機抽查名單進行檢查,上半年檢查一般源50家,重點源58家,使用執法終端將檢查情況上傳,發現的問題嚴肅查處。三是認真辦理信訪投訴案件。上半年收到136件信訪投訴件。每件均認真進行了調查,符合立案條件的,及時立案查處。做到現場檢查率100%,反饋率100%。四是配套工作開展情況。上半年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53份,處罰9家環境違法企業,罰款533.115萬元,對18家企業查封扣押并下達查封扣押決定書,移送公安機關4件。
(七)“放、管、服”工作開展情況
1.依法依規,穩步推進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工作。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審批制度,依法審批,遵守法定時限,按時辦結。上半年共審批環境影響評價報告30件,其中環境影響報告書0件,環境影響報告表30件,網上登記備案表109件。按時辦結率100%。
2.督促指導排污許可發放,保證排污許可全覆蓋。上半年共發證30家,其中首次申領4家,延續8家,變更12家,整改后申領6家,登記37家。同時對以往登記項目進行逐步核查,核查分類是否準確,填報是否完整,在保證全覆蓋的基礎上同時保證填報質量不斷提高。
3.齊心協力,做好窗口服務。從創新服務理念、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入手,進一步清理、簡化、完善和規范項目審批程序,使之更加趨于科學嚴密。積極響應政務服務中心提出的“微笑服務”、“對企業不說NO”、“最多只讓當事人跑一趟”等口號,對咨詢人員耐心解釋,對辦事人員一次告知,所有受理業務均在承諾時限內辦結,無一件出現差錯或超過承諾時限。
二、主要存在的問題
1.環境執法監測能力需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測隊伍整體能力和業務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能力建設與實際工作要求還存在差距,執法力度需進一步加大,綜合協作協調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2.城市揚塵、機動車輛污染治理亟需加強。施工揚塵、渣土運輸、企業或堆場料場防塵抑塵措施落實不到位現象仍然存在,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等移動源污染控制難度大,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尚待提高。
三、下步工作計劃
1.全面加強污染源監管防治。以重點區域和行業、農村和農業污染源、危險廢物為重點,繼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加大環保監察頻次,徹底整治環境污染問題。及時掌握群眾環保訴求,加大信訪案件辦結督查力度,杜絕已辦結案件死灰復燃。加強農村工業污染、生活污染、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全面改善人居環境。
2.徹底整改中央和省環保督查交辦事項。嚴格貫徹執行《縣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方案》,繼續全力推進全縣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抓緊辦結中央和省環保督察期間交辦的所有信訪案件。鞏固提升已有整改成果,盯緊看牢、毫不松懈,確保完成整改任務。
3.打好打贏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保衛戰”。繼續開展產業結構、能源效率、尾氣排放和工地揚塵、燃煤鍋爐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徹底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針對污染嚴重的劣V類水體,尤其是影響群眾多、公眾關注度高的黑臭水體,下決心治理好,切實保障飲用水安全。按照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實施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改善土壤環境質量。
4.繼續推進生態建設。深入開展生態村鎮創建活動。積極推進生態鎮、生態示范村、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夯實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加強環保生態宣傳。創新公眾參與機制,發揮民間環保公益組織的作用,做好環境信息公開,及時向社會公布治污減排、生態建設、環境質量情況,依法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 上一篇:環保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報告
- 下一篇:生態環境分局上半年政務公開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