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發展規劃
時間:2022-01-29 04:17:00
導語:學校發展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規劃是我校進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第一個5年發展規劃。“***”時期,既是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學校在質量、水平、層次、特色、效益等方面再上新臺階的關鍵時期。為了穩定、快速、持續地發展,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1.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從我省、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需要出發,重點發展三年制普通專科教育,兼顧五年制高職教育,按需發展成人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積極開展各類培訓。
2.堅持德育為首,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構建健康和諧校園文化。
3.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4.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教學管理,大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以培養具有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臨床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根本目標。
5.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內涵發展與擴大辦學規模相結合,綜合發展與突出特色相結合,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適應社會要求的衛生人才培養和培訓基地,為我省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則
堅持實事求是,夯實發展基礎;致力改革創新,實現跨越發展;改善辦學條件,發揮后發優勢;提高隊伍素質,增強辦學實力;加強學科建設,優化專業結構;強化辦學特色,提高辦學水平。
二、總體目標和發展思路
(一)總體目標
到2010年,實現以下目標:辦學條件在現有基礎上得到明顯改善,專業建設、教學質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辦學效益和學校綜合實力以及整體水平顯著提高,部分專業達到省內乃至周邊省份同類學校先進水平,學校的自我發展能力和競爭實力明顯增強,成為河南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應用型、技能型衛生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形成以三年制普通專科教育為主體、兼容五年制高職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體系。
(二)發展思路
“***”期間,遵循以下發展思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牢固樹立發展意識和機遇意識,以改革求發展,以創新求發展。充分認識本省、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本校實際,加強重點專業建設,堅持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努力形成本校的辦學特色。穩步發展規模,發揮辦學整體優勢;調整優化結構,理順學科專業的關系;注重提高質量,提升教學科研的水平;講求辦學效益,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的活力,使得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艱苦奮斗、奮力拼搏,到2010年,把學校建設成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實現學校在“***”期間的跨越式發展,積極向本科院校的目標邁進。
三、主要發展目標及任務
(一)辦學規模
“***”末,在校生規模達到8000人,其中,三年制普通專科學生4000人,五年制高職學生3000人,其他類學生1000人。
(二)教學設施
“***”末,校園占地面積達到800畝;校舍建筑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到3200萬元;圖書館藏書量達到50萬冊。
(三)專業和學科建設
“***”期間,學校專業建設將有較大突破。到“***”末,學校開設專業穩定在8~10個,建成臨床、護理重點專業和檢驗、口腔等特色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并在政策許可的情況下爭取開設1~2個本科專業。
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事業發展的核心與基礎,是帶動學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龍頭工程。目前我校的學科建設基本處于自然生長階段,絕大部分整體實力較弱,缺乏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各學科沒有形成明確的、穩定的研究方向,更談不上獨樹一幟的特色學科。“***”期間,我校學科建設將以體現特色、突出重點、提高內涵為指導思想,以人才梯隊建設為基礎,以重點學科建設為核心,鞏固優勢學科,大力扶持新興學科,把我校的學科建設成為專業門類相對齊全、結構布局較為合理、學科人才梯隊精干、理論與應用水平較高、自我創新與發展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綜合優勢和較為突出的醫學特色,能夠為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持的學科體系。到“***”末,學校將建成省級精品專業1~2個,校級重點學科3~5個,校級重點實驗室4~6個。
(四)附屬醫院建設
附屬醫院是醫學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期間,學校將加強以附屬醫院建設為主的臨床教學基地建設。到“***”末,學校將建成2所二級甲等附屬醫院。
(五)隊伍建設
1.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按照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潔、團結協調的要求,建設好各級領導干部隊伍。同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強化激勵競爭機制,建設一支善于治校理教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根據高等醫學教育培養模式的要求,建設一支與之相適應的具有一流學術水平和良好師德風尚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期間,通過引進和培養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造就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在教學、臨床和科研領域有一定影響的學術梯隊,培養一批在省內外同類學校知名的學科帶頭人。到“***”末,學校專任教師數量達到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生師比的要求,其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達到40%,具有博士學位者達到5%;高級職稱教師達到30%,雙師型教師達到60%。
3.本著務實、精干、高效的原則合理設置內部管理機構,逐步降低內部管理人員占全校教職工編制的比例。
(六)科學研究
1.科研工作從轉變觀念強化管理入手,迅速實現科研工作的層次升級。根據學校的辦學性質和發展需要,堅持教學科研和醫學科研兩手抓。教學科研以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為主攻方向,突出“教學研”一體化;醫學科研以“據實定位、量力而行、力求突破”為原則,突出“產學研一體化”的特點,努力為地方衛生事業發展和技術創新服務。
2.設立科研人才基金,對高水平人才實行科研優撫政策。對重點科研方向和課題實行資源優化組合和配置,在人力物力上提供優惠政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科研梯隊。
3.積極組織參加各類科研學術活動,并提交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論文。“***”期間,爭取獲得3~5項省級教學和醫學科研成果以及更多的市廳級科研成果;國內外公開刊物上在800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200篇。
4.積極鼓勵教師編寫各類著作和全國性教材,以“名人效應”擴大我校的影響和知名度。
5.創辦科學研究類的學術刊物,組建學報編輯部。“***”期間,爭取創辦有正式刊號的《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6.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使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逐年增加,到“***”末,年科研經費要達到300萬元。
(七)人才培養
1.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切實加強和改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德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
2.大力開展素質教育,樹立現代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化醫學教育改革,創新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加強精品課程建設,并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和督導機制。
3.學生技能和就業水平有較大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較好,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較強;職業技能全面達到崗位要求;學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
(八)實訓基地建設
醫學高等專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須確立“以能力為本”的教育思想,加強專業實訓基地的規劃和建設,為臨床技能教學和訓練提供相應的保證。“***”期間,將建成完善的臨床醫學、護理學、口腔醫學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專業實訓基地,并有1~2個處于國內同類學校先進水平。
(九)校園文化建設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識文化,素質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審美文化,開拓型的觀念文化和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環境文化協調發展的態勢;力求與德育工作結合,與素質教育結合,與創建和諧校園結合。在學校工作中落實“三個體現”:行政工作要有措施體現,學科教學要有內容體現,社會活動要有載體體現;以運動會、課程設置、各種專項比賽、演講、文章、板報、宣傳櫥窗、多媒體軟件、各種大型活動等為平臺,顯現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校園文化及其特色成果;形成體現學校辦學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識別系統:一是教育思想、培養目標、辦學思路的思想識別系統,二是校訓、校風、制度等行為識別系統,三是校園整體面貌和文化設施等形象識別系統。從而使校園文化體現文化教育、思想行為教育和審美情趣教育功能,對學生成長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
(十)對外交流
積極開展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爭取國際教育合作零的突破。要建立境外校際交流關系,增強辦學實力,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積極引進國外優秀的教育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中外聯合辦學。
(十一)群眾生活
“***”期間,教職工的工作、生活環境將進一步改善。學校教職工戶均住房面積達到100平方米,并實施通暖、通天然氣工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規范管理,加快規模實施步伐。
1.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切實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領導核心和團結核心作用。
2.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素質,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3.堅持并規范校、系兩級管理體制,明確職能,理順關系,科學規范,權責清晰。
(二)加強制度建設,探索、建立科學高效的教學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
1.加強學校發展戰略規劃研究,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和宏觀調控能力。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決策系統和高效的工作機制,依法治校,科學管理,促進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
2.下移管理重心,實施目標監控,充分發揮系(部)的管理職能,提高系(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3.積極穩妥地推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高等教育特點的用人機制,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4.進一步推進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逐步建立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學校后勤服務體制。
(三)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步伐
1.堅持“兩條腿走路”的辦法,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步伐。通過努力,建設一支數量、質量完全適應醫學高等教育需要的教師隊伍。一是立足于培養、培訓,鼓勵教師在職進修和讀研;二是制定優惠政策,引進高層次人才,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為客座教授。
2.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高起點搞好專業設置,創造知名專業和精品課程,凸顯名師效應,促進人才培養,把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辦成在國內有影響、有特色、高起點、高標準的地方名校。
3.建立學術委員會制度,在專業和學科建設的凝練與調整、學科隊伍的匯聚與培養、重大課題的確定與評價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四)充分依靠和發動全校教職工,弘揚商丘醫專精神。
1.轉變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創新,進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創業,以改革求進步,以創新促發展。
2.大力弘揚團結奮進、負重拼搏、搶抓機遇、無私奉獻的商丘醫專精神,并使之成為學校前進和發展的精神動力。
(五)堅持“興校發展”為第一要務
1.積極調動一切力量,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確保發展之需。同時,進一步挖掘辦學潛力,提高辦學效益,降低辦學成本,創建節約和諧型校園。
2.充分利用各級黨委和政府重視教育的社會環境優勢,最大限度地爭取省、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建設的投入和政策照顧。
3.擴大改革開放,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和企事業的聯系,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研究與合作,提高學校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六)經費籌措
“***”期間,學校發展所需經費約2.4億元,其中征地4000萬元,基本建設1.1億元,教學設備、圖書投入3000萬元,事業開支6000萬元。經費來源為:事業經費1200萬元/年,共6000萬元;學費收入1億元;政府貼息貸款8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