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效能提升意見
時間:2022-06-08 08:23:00
導語:市政府工作效能提升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田橫島旅游度假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更好地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大局,保證各項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迅速落實到位,市政府決定結合開展“三新”主題活動,進一步轉變作風、真抓實干,積極作為、敢于擔當,推動政府工作全面加速、提升、創新、增效,努力打造高效能的質量政府。現制定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第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以強化政府服務職能為核心,以提高行政效能為重點,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扁平化管理平臺,健全直線推進工作機制,勇擔新使命,爭創新業績,為加快建設開放型現代化城市提供堅強保障。
二、主要內容
(一)加速工作推進和落實。對于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要加速研究、加速執行,第一時間制定具體措施,拿出解決辦法,盡快加以落實。
1、加速推進重點區域建設。集中力量推進“藍色硅谷”核心區、汽車產業新城、城市中心區、商貿物流區和西北部現代農業區等重點區域建設,高起點編制發展規劃,高標準配套基礎設施,高質量引進建設項目,彰顯特色,打造亮點,建成精品,盡快形成城市的隆起帶和高潮區。
搭建工作推進平臺。成立重點區域建設指揮部,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擔任總指揮,有關部門和鎮負責同志為成員,統籌調度各種優勢資源和力量推進重點區域建設,統籌協調區域規劃、產業培育、項目推進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工作。
推行扁平化管理。重點區域建設指揮部下設專門工作小組或辦公室,從有關部門和鎮抽調精干力量,實行集中辦公,主要負責重點區域建設的協調推進工作。各工作小組或辦公室作為相對獨立的辦事機構,要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層層分解目標,加強協調調度,形成科學、高效、有序的工作促進機制。
改革投融資體制。堅持用財政資源撬動市場資源,重點區域的一般性建設項目、生產項目逐步退出公共預算領域和基金使用領域。按照項目投資平衡原則,重點區域建設或城中村改造等要實行綜合開發,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發揮城市開發投資公司、城市旅游開發投資公司、龍泉投資公司及市場建設服務中心等國有投融資主體作用,使其更專注、更專業,分別擔負起重點區域或城中村改造的投融資職責,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投融資體系。
2、加速推進重點項目落地。牢固樹立項目是科學發展生命線意識,集中力量促進在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成稅源。
搭建招商引資平臺。成立由市長任主任,分管市長任副主任,發改局、商務局、招商局、國土局、規劃局、環保局、工信局等部門及各鎮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市招商引資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市重點項目促進工作。委員會下設辦公室,抽調骨干力量集中辦公,專門負責產業研究、項目分析及促進和信息收集與匯總等工作。
建立專業招商體系。在商務局和招商局設立兩支專業招商隊伍,進一步充實招商人員,集中力量外出登門招商。建立發改局、工信局、科技局、外事辦、臺辦、貿促會、規劃局、金融辦等經濟部門參與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充分研究上級政策等進行定向招商。市招商引資委員會辦公室定期召開調度會議,互通信息,共享資源,集中優勢力量促進項目引進建設,形成“專業引進、全員支持、合力推進”的招商體系。設立專項經費,為招商引資提供資金保障。
完善重點項目預約服務、現場服務、登門服務和全程代辦服務制度。推行大項目審批服務直通車制度,提前介入,超前服務,暢通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打造無障礙服務環境。對于落戶的重點項目,按照《重點項目全程免費代辦暫行規定》要求,全部實行現場服務和全程免費代辦服務,指導、協助項目方提前準備各審批事項的相關資料,做好部門內部各個環節的辦理工作,保障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
推行企業設立聯合審批機制。在市民大廳設立聯辦窗口,企業在聯辦窗口告知辦理事項,一次性提交所需材料和費用,由工作人員負責基本信息輸入、材料傳遞,各聯辦部門通過審批系統同步實現信息共享,一次性發放營業執照、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和公章等,確保工作效能提高50%以上。
嚴格領導干部聯系重點項目責任制。一企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全程跟蹤督查,嚴格責任追究,以科學有效的目標激勵機制保障項目落地,打造一流的政策環境和商務環境。
3、加速推進重點工作落實。堅持立說、立行、立辦,確保各項工作全面落實到位。
抓好重點工程和民生實事落實。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為民要辦實事和重點工程等,各責任單位要全面梳理,細化措施,狠抓落實。嚴格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對不達進度的事項,加大協調力度,制定改進措施,明確完成時限,集中力量加以推進。完善溝通協作機制,逐人逐事逐崗落實責任,做到分工合理、配合順暢,推動政府機關高效有序運轉。加強過程控制,實施跟蹤監控,保障重點工程和民生實事順利完成,讓廣大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抓好會議議定事項落實。對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工作會議或市級領導召開的專題會議確定的重要事項,要逐項進行責任分解,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各承辦部門必須按要求限時辦理并及時報告辦理結果。對確實不能按期辦結的事項,要按照規定提前說明情況,并經批準后方可酌情延長辦理時限。
抓好領導批辦事項辦理。對市委、市政府領導批辦的各類事項,各承辦單位和職能部門要按照規定的時限及時辦理,并反饋辦理結果。對涉及多個部門聯辦的事項,主辦單位要切實履行牽頭職責,協辦單位接到主辦單位處理意見后,應在規定時間內反饋意見,否則視為同意主辦單位意見。對有特殊要求的批辦事項,實行特事特辦。
抓好公文順暢運轉。倡導公文辦理日清日結,不能拖壓、積壓、誤辦、漏辦。對于需要市政府領導批辦的公文,原則上不能超過兩個工作日。大力發展電子政務,盡量使用計算機網絡閱批公文和信息,推行公文“無紙化”流轉。按照“積極推進、先簡后繁、以點帶面、逐步推開”的原則,逐步實現行政審批網絡化。
(二)提升工作質量和水平。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的經驗做法,努力使各項工作走在全省或全國前列,達到一流水平。
1、切實提升工作標準。深入開展“尋標、對標、達標、奪標”活動,對照先進找差距,明確方向求突破,形成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創一流的濃厚氛圍。各鎮、各部門要對照趕超目標,進一步研究和細化工作標準,形成分類別、分階段、可操作、可驗收的標準體系,努力實現每項工作、每個環節都能達到一流標準。既要注重量的要求,更要注重質的突破,有量化指標的,要爭取有較大幅度提高、有較快增長;有質量要求的,要爭取達到新的高度、新的水平。
2、切實提升服務質量。把政府職能轉變的重心放在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上,不斷提升為企業、為群眾的服務效能,提高政府工作滿意度。
建立市鎮兩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全市統一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技術創新、人才培訓、市場開拓、信息服務、法律服務和創業輔導等服務。各鎮、各工業基地要設立專門工作場所,配備服務設施和專業(兼職)服務人員,健全服務制度和機制,最大限度地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加強與基層群眾聯系溝通。發揮市民大廳等服務平臺作用,完善市鎮村上下聯動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推動“窗口”單位服務向規范有序、便民高效轉變。對于群眾通過來信來訪、政務熱線、政府信箱等形式反映的熱難點問題,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逐一分解落實,明確責任單位、辦理時限和答復期限,確保按時、高質量辦結。
強化服務質量社會監督。確保公共服務內容滿足服務對象需求,服務過程接受服務對象監督,服務績效交由服務對象評判,以政府服務質量的提升帶動經濟社會發展質量的提升。
3、切實提升施政水平。認真履行職責,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進政府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完善行政決策機制。繼續深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行政決策制度,建立健全政府重大事項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對重大事項必須經過調查研究、聽取意見、專家咨詢、合法性審查及集體討論決定等環節,從源頭上防止決策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嚴格落實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等制度,將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時上升為制度,逐步形成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的制度體系,真正做到以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
(三)創新工作理念和體制機制。牢固樹立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營造創新氛圍,以創新贏得工作主動,搶占發展先機。
1、創新發展理念。把學習作為創新的源動力,在政府系統和公務員隊伍中大力開展專題學習、業務培訓活動,熟練掌握有關政策法規和相關業務知識。要把學習與調查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在政府系統中形成研究政策、研究問題的濃厚風氣,以思想的大解放帶動工作創新能力的大提高。各鎮、各部門要開展創新案例評選活動,努力營造人人創新、事事創新、處處創新的濃厚氛圍。
2、創新工作機制。善于總結好的經驗做法,探索內在規律,及時把創新成果提升為制度規范,建立和完善與新形勢新任務相適應的、充滿活力的工作新機制。要用創新的思維、創新的勇氣,解決發展中遇到的資金、土地等制約因素,更好地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3、創新管理體制。把功能區與行政區的融合發展作為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從政策上、體制上、具體操作協調關系上給予重點區域建設有力支持。賦予重點區域更加靈活的自主性,建立適度超前的管理體制,不斷完善集中精簡、靈活高效、親商務實的運行機制。對于重點區域的機構設置,采取宏觀控制、動態管理,以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發展為依據,充分調動具體執行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
(四)增強工作實效、提高工作效率。圍繞建設服務效能最高、行政成本最低的城市,深化政務公開、辦事公開,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全程一站式服務機制,建立政務服務“綠色通道”。
1、優化工作流程。全面梳理審批和服務事項,在不違背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環節、減少審批時限。
清理規范審批事項,凡是國務院、省和市已經明令取消的,要一律停止審批和收費,并向社會公布。對審批權限下放的事項符合一審一核條件的全部實行一審一核制,增加即辦件數量,減少承諾件的承諾時限,使行政審批效率提高25%以上。
壓縮規劃審批環節和時限。將項目地下管線納入建筑規劃方案中一并審查,施工圖審查備案與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合并進行,規劃管理驗收與核發《建設工程竣工規劃綜合驗收合格證》合并進行。在合并審查事項基礎上,規劃審批時限再壓縮30%以上。
壓縮土地審批環節和時限。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產業政策的重點項目優先供地。對市級重點建設工程用地,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提前介入、保障供地。屬于我市審批權限內的事項,土地手續辦理實行全程代辦制度。建設項目用地審核、土地使用權登記、農村宅基地審批事項由4個工作日壓縮為3個工作日。
壓縮建設審批環節和時限。將防空地下室建設、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許可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由10個工作日壓縮為7個工作日。
壓縮環保審批環節和時限。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由6個工作日壓縮為5個工作日,登記表審批由4個工作日壓縮為3個工作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與申請表合并審批,審批時限壓縮一個周。
2、強化集中辦理。全面推進部門審批權限向科室集中、科室向市民大廳集中,審批服務項目進駐大廳到位、審批職能授權到位。實行行政審批事項申報、受理、審查、咨詢、辦復、實時監察等網上辦理。在受理過程中,一次性告知辦理手續所需的全部流程、資料,承擔一次性告知職責的受理人員作為直接責任人,負責手續的跟蹤催辦。
3、推行標準化服務。按照“全面公開、程序最簡、時間最短、環節最少、效率最高”的要求,利用ISO9000國際標準質量體系,建立健全行政審批工作標準、管理標準和服務質量標準,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4、理順工作職責。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科學界定部門職能與權限,切實解決資源分散、多頭管理、職責不清等問題。明確內設機構、崗位及每個環節的具體任務、工作標準和目標要求,建立具有較強約束力的內部管理體系。
三、保障措施
(一)提升思想境界。政府系統每位工作人員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時刻保持冷靜的憂患意識、昂揚的進取精神,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干事創業上來。要發揚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敢于涉深水、破堅冰、打硬仗,千方百計多干好事、干成大事、攻克難事。要鋪下身子工作,舍得為發展勞心智、為百姓下苦功、為工作多流汗,敢啃硬骨頭、敢打攻堅戰。
(二)改進工作作風。要將抓好工作落實擺在重要位置,對重大、緊迫、難度大的工作,要扁平管理、直線推進。堅持不懈地治庸、治懶、治散、治慢、治拖、治瞞,堅決克服推諉扯皮、敷衍塞責、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問題。大興實事求是、調查研究之風,大力精簡會議文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工作落實上。
(三)加強督查考核。對市委、市政府確定事項特別是重點項目和民生實事,要按照內容具體、目標明確、可量化考核、有進度要求的原則,進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確保全面完成各項工作目標,在政府系統中形成注重實績、提高效率、突出效能、務求實效的工作氛圍和剛性標準。
(四)嚴肅工作紀律。對不依法行政、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影響行政效能的問題實施問責。對違反規定、干擾和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行為,要堅決嚴肅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在全市營造風清氣正、激情創業的良好環境。
- 上一篇:農村供水超濾技術運用問題
- 下一篇:軌道交通獨立環線特征及適用范圍